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4043
灾区拉响疾病台风警报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6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94期(总第2349期 2006.08.16)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特别是受台风“碧利斯”和“格美”的影响,在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江西等6省(区)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洪灾过后由于农村地区的厕所、粪池、垃圾站、污水池、畜圈、家畜饲养场地等被淹没,导致村民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随着灾后气候炎热、潮湿,加上农村灾民居住的帐篷拥挤,垃圾排泄物堆放杂乱,各种致病微生物生长繁衍迅速,这时极易发生各种流行病。

    对于这些潜伏着的疾病一定要加强防范,否则很可能再在灾区刮起一场“疾病台风”,所以,洪灾过后一定要做好预防免疫工作。

    一号台风:

    洪灾后皮肤病

    台风特征: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渗出

    台风危害地区:好发于四肢
, http://www.100md.com
    洪灾过后,农民朋友为了自救家园,手足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和长时间在水中作业,容易导致手足部位糜烂、脱屑和渗出,严重的可造成局部感染和溃疡。特别是双腿泡在温湿污浊的水中,双下肢皮肤容易受各种微生物的侵袭,时间一长可在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渗出而导致湿疹。发生于阴囊及邻近部位的皮肤红斑,俗称“烂裆”,是长期奋战在抗洪第一线抢险的农民中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可以选用达可宁软膏和克霉唑霜外用,效果较好。

    洪灾过后常见的皮肤病主要有:接触性皮炎,手足癣合并细菌感染,夏季皮炎,皮肤外伤合并感染。

    接触性皮炎

    主要表现:皮肤发红、肿胀、丘疹、水疱甚至糜烂。病人自觉瘙痒、灼热、疼痛等。

    处理措施:局部用醋酸铅溶液(1∶2000)或3%硼酸溶液湿敷(未糜烂的可用炉甘石洗剂),待肿胀、渗液、水疱消退仅有结痂时外用氧化锌糊剂、新氧糊剂、锌硼糊剂等。全身用药以抗过敏药为主,必要时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
, 百拇医药
    手足癣合并细菌感染

    主要表现:手指及足趾缝发白、糜烂、渗液、脱皮伴剧烈瘙痒。

    处理措施:局部使用0.1%利凡诺溶液、庆大霉素溶液等湿敷消炎,酌情加用口服抗生素。待皮肤干燥、结痂、炎症控制后,局部使用抗真菌药如克霉唑软膏、达克宁霜、咪康唑软膏等。

    夏季皮炎、虫咬皮炎

    主要表现:四肢红斑、丘疹、结痂、抓痕。主要由日晒或蚊、虫叮咬引起。

    处理措施: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肤轻松软膏、地塞米松软膏、皮炎平软膏等,必要时口服抗过敏药。

    皮肤外伤合并感染

    主要表现:皮肤裂口、溃疡、流脓、局部发热、疼痛。
, 百拇医药
    处理措施:生理盐水、双氧水、络合碘、庆大霉素等清洗创面,外涂四环素、金霉素、红霉素或百多邦软膏等抗生素软膏,口服或静脉给予抗生素(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为主)。必要时进行伤口缝合,外科换药。

    二号台风:

    肠道传染病

    台风特征:恶心、呕吐、腹泻

    台风危害地区:胃肠道

    洪灾过后,气温高、水污染、食冷食、苍蝇多、病原体繁殖快等是急性肠道传染病高发的主要原因。例如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伤寒与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等,其特点都是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人及无症状病原携带者是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受污染的水、食物或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等为主要传播方式。

    肠伤寒
, 百拇医药
    农民小花自认为自己身体棒,就是不听防疫工作人员的劝导,还是像从前一样,照样喝冷水,吃冷饭。三天后出现了发热高烧、头痛、乏力、肝脾肿大、腹泻腹痛,最后就诊医院确诊为肠伤寒,该病典型症状为发烧、困倦、头痛、全身不适及恶心、呕吐、腹泻等。

    治疗方案:氟喹诺酮类为首选,常用者为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但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忌用;或者先锋类抗生素,如先锋必;或者选用氯霉素。

    霍乱

    霍乱也是洪灾后易发的肠道传染病。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可引起流行、暴发和大流行。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治疗方案: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呋喃唑酮(痢特灵)、强力霉素、氯霉素、黄连素,或者喹诺酮类抗菌药:如氟哌酸。
, 百拇医药
    痢疾

    痢疾是洪灾后易发的另一种肠道传染病。该病以腹部疼痛、里急后重、下赤白脓血便为主症。

    治疗方案:磺胺类药:磺胺药对痢疾杆菌有抗菌活性,但如与甲氧苄氨嘧啶(TMP)合用,则有协同效果。如复方磺胺甲口恶唑(SMZ-TMP)片剂,每天2次,每次2片,儿童酌减,疗程一周。或者喹诺酮类:该类药物作用于细菌DNA促旋酶,具杀菌作用,无毒副作用,已成为成人菌痢的首选药。由于该类药可影响儿童骨骼发育,学龄前儿童忌用。成人用法如下:诺氟沙星每日600~800mg,分2~3次口服,疗程3~5天。氯霉素、四环素族等抗痢疾杆菌活性差,耐药菌株日趋增多,因而在广泛应用抗生素的某些大城市中,不宜以氯霉素或四环素族作为急性菌痢首选药物,但在农村地区仍可使用。痢特灵对本病仍有效,但呕吐等副作用较大,部分人不能口服者,可改用庆大霉素或氨苄西林等抗生素。

    要防治肠道传染病必须做到:洪灾过后一定要喝开水。在受污染地区,市民不能用生水漱口、刷牙、洗刷食具和浸泡生冷食品(蔬菜、瓜果、水产品等),不吃生冷食物,饭前饭后、便前便后都要勤洗手。特别是对甲类肠道传染病霍乱的预防,尤为重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洪灾之后在农村一定要管好水源不受污染;管好饮食不乱吃;管好粪便不乱丢;消灭苍蝇和老鼠。
, 百拇医药
    三号台风:

    流行性出血热

    台风特征:高热、头痛、皮肤有出血点等

    台风危害地区:全身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一种由老鼠传染的急性传染病,青壮年最易患此病。病人主要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主症。患者初期似感冒样,体温可高达40℃,典型症状有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面红、颈红、胸红),出血(皮肤有出血点,吐血,大小便带血),少尿。严重者还会出现抽搐,胡言乱语。此病是因出血热病毒随老鼠的唾液、尿、粪排出,污染水和食物,而传入人体的。因此,关键措施是消灭老鼠,防止老鼠污染食物,不要在被鼠粪污染的水里洗手洗脚,更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老鼠。

    治疗方案:可选用氢化考地松,每日100~200毫克,或地塞米松5~10毫克,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以及病毒唑静脉滴注如果出现急性肾衰竭采用血液透析。与治疗相比,该病的预防非常重要。所以洪灾后野外住宿时,应选择地势高和干燥的地方,搭“介”字型工棚,周围挖防鼠沟。避免睡地铺。接触病人的人应带口罩,口罩应每天换洗和消毒。如皮肤、粘膜被患者的血、尿或口腔分泌物污染,应立刻用消毒酒精擦拭消毒。被病人血、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和物品也应及时消毒,并一定要灭鼠。
, 百拇医药
    四号台风:

    虫媒传染病

    台风特征:高热

    台风危害地区:全身

    登革热

    登革热是洪灾过后容易发作的虫媒传染病之一。该病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治疗方案: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mg,一日3次;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20%甘露醇250~500mk,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
, 百拇医药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人和动物,特别是家畜,如猪、马、牛等,家禽如鸡、鸭等都可以成为传染源。在流行地区,猪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往往在人类流行前2~4周先在猪中广泛传播。蚊子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蚊于叮咬感染乙脑病毒的家畜后再叮咬人,病毒即侵入人体,使人受感染。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出现典型乙脑症状的只占少数,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发病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的儿童,尤其以3~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治疗方案:该病主要是对症治疗。高热病人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使体温保持在38~39℃(肛温)之间。成人可口服扑热息痛或阿司匹林,小儿可用安乃近滴鼻。惊厥患者可用使用镇静止痉剂,如地西泮、水合氯醛、苯妥英钠、阿米妥钠等,必要时要用脱水药物,如甘露醇、呋塞米等。对呼吸障碍和呼吸衰竭的患者可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尼可刹米、利他林、回苏林等(可交替使用)。循环衰竭者则应加用强心药物,如西地兰等。如因高热、昏迷、失水过多、造成血容量不足,致循环衰竭,则应以扩容为主。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抗炎、退热、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抑制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保护细胞溶酶体膜等作用,对重症和早期确诊的病人即可应用。待体温降至38℃以下,持续2天即可逐渐减量,一般不宜超过5~7天。过早停药症状可有反复,如使用时间过长,则易产生并发症。在疾病早期可应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如病毒唑或双密达莫治疗,退热明显,有较好疗效。
, http://www.100md.com
    预防虫媒传染病,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控制和管理传染源,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洒灭蚊药,病人要隔离。预防接种很重要,要积极组织少年儿童按时打预防针。

    五号台风:

    钩端螺旋体病

    台风特征:发热、全身无力、小腿肌肉酸

    痛、浅表淋巴结肿大

    台风危害地区:全身

    去年台风期间,温州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战斗在抗洪斗争第一线上的农民张某突然晕倒,高烧41℃,黄疸、口鼻出血,浑身颤抖、肝脏肿大并有触痛、肾损害。医院确诊为钩端螺旋体病,因急性脑水肿、脑疝及呼吸衰竭抢救无效而亡。该病起病急骤,常有畏寒、发热、四肢酸软乏力、眼结膜充血,小腿肌肉压痛和淋巴结肿大。治疗不及时,常因肾、肝衰竭而死亡。

    治疗方案:抗菌治疗青霉素为首选药,每次40万u,6~8小时肌注1次,疗程约一周。首次注射后4小时内应注意“治后加重反应”,出现反应要加强镇静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庆大霉素或四环素。但是最好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预防。与污染水源接触的人员,可根据当地疫情考虑接种疫苗,免疫力可维持1年左右。若事先未接种疫苗而又突然发生钩体病流行或接触疫水,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强力霉素等药物进行预防。

    预防钩端螺旋体病要管好猪、狗等动物,并妥善处理其粪、尿,要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医药经济报2006年 药店周刊第31期, http://www.100md.com(董飞侠 常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