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腋下小切口结扎动脉导管
摘要 目的 探讨腋下小切口结扎动脉 导管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于腋中线第3肋间至第5肋间作纵切口,长约5cm~8cm ,用 小拉构向后牵拉背阔肌,切开第4肋间肌肉和胸膜,其中20例不切开胸膜,经胸膜外分离 、结扎动脉导管。经胸腔者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经胸膜外者术后不放置胸腔闭式引流, 逐层关胸。结果 10例经胸腔结扎者均于术后第二天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第 三天下床活动,20例经胸膜外结扎者均于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30例患者都在术后10 d内痊愈出院。结论 腋下小切口结扎动脉导管效果可靠,创伤小,恢复快,费用少 ,切口隐蔽,特别是经胸膜外结扎者术后不需要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对呼吸功能干扰少,尤其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腋下小切口
我院自2000年10月~2005年1月,采用腋下小切口的方法结 扎未闭动脉导管30例,取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12岁(平均6 .1±3.4岁),术前均经临床查体、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 图检查确诊为动脉导管未闭,无其它合并畸形,无肺动脉高压。导管粗3mm~11mm( 平均7.1±2.5mm),长5mm~10mm(平均7.3±2.1mm)。
1.2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后,右侧卧位,左侧上肢悬吊于固定架上,于腋中线第3肋间 至第5肋间作纵切口,长约5~8cm,稍游离背阔肌的前缘,并用小拉构将其向后牵拉, 沿肌纤维方向分离前锯肌至肋间肌表面,切开第4肋间肌肉,早期10例切开胸膜,近期2 0例不切开胸膜,钝性分离胸膜至主动脉外膜延续处,锐性及钝性结合分离主动脉外膜,暴 露未闭的动脉导管,仔细分离导管上下窗及后壁,注意保护好喉返神经,在直角钳引导下经 导管后壁穿过两根浸湿的10号丝线,分别结扎导管的主动脉侧和肺动脉侧,探查动脉导管 处震颤消失,彻底止血后,跨肋间缝合4~6针10号丝线,在充分膨肺的情况下闭合肋间 ,10例经胸腔内结扎者于第7肋间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所有经胸膜外结扎者均不安放胸腔 闭式引流。
2 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动脉导管结扎手术,手术切口长5cm~8cm,10例经胸腔 内结扎者术后第二天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第三天下床活动,所有经胸膜外结扎者术后第二 天即开始下床活动。术后复查胸片均未见胸膜外积气、积液,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并发 症发生,术后8~10天痊愈出院,术后半个月恢复学习或正常活动,术后半年复查未见异 常。
3 讨论
动脉导管未闭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虽然一些小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可无明 显症状,但多数病人一经确诊,均应手术治疗。常规的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采用左胸后外侧 切口,经胸腔内结扎未闭的动脉导管。由于后外侧切口离断的肌肉多,术后疼痛明显,不利 于患者呼吸功能锻炼,对肺功能影响大,另外,该术式影响上肢的功能,愈合后切口疤痕也 比较明显,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及心理负担。
腋下小切口结扎动脉导管,选择腋下5cm~8cm切口,避免了胸壁肌肉的横断损伤 ,创 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微,术后对肺功能影响不大,特别是经胸膜外结扎者由于不打开 胸膜腔,保持了胸膜腔的完整性,术后不需放置胸腔闭式引流,便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术 中撑开肋间时不牵拉肩胛骨,术后上肢活动不受影响;该切口隐蔽,上肢下垂时,前后胸壁 看不到手术疤痕,美观性强;另外,该手术不需特殊器械,费用低廉。但是,并非所有患者 都适合该术式,合并其它心脏畸形者可在矫正其它畸形的过程中同时结扎动脉导管,此外, 年龄较大者也不宜采用此术式,由于成年人胸廓较深,腋下小切口不利于术野暴露和操作, 易增加手术风险。我们的经验是12岁一下儿童适宜采用此术式。本组手术顺利,无并发症 ,术后正常生活,术后半年复查,未见导管再通。采用腋下小切口经胸膜外或经胸腔内结扎 动脉导管,效果未见明显差异。但是,经胸膜外结扎者由于不打开胸膜腔,保持了胸膜腔的 完整性,术后不需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更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和恢复。
综上所述,经腋下小切口结扎动脉导管效果可靠,术后不需要胸腔闭式引流,第二天即 可下床活动,不需特殊器械,费用低,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对呼吸功能影响小,且切口隐 蔽,美观效果极佳,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时有独特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单 位: 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胸外科(成都 610083), http://www.100md.com(丁盛 俞永康 刘宝玉 姜建青 周凯 郑秀山 吴凡)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腋下小切口
我院自2000年10月~2005年1月,采用腋下小切口的方法结 扎未闭动脉导管30例,取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12岁(平均6 .1±3.4岁),术前均经临床查体、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 图检查确诊为动脉导管未闭,无其它合并畸形,无肺动脉高压。导管粗3mm~11mm( 平均7.1±2.5mm),长5mm~10mm(平均7.3±2.1mm)。
1.2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后,右侧卧位,左侧上肢悬吊于固定架上,于腋中线第3肋间 至第5肋间作纵切口,长约5~8cm,稍游离背阔肌的前缘,并用小拉构将其向后牵拉, 沿肌纤维方向分离前锯肌至肋间肌表面,切开第4肋间肌肉,早期10例切开胸膜,近期2 0例不切开胸膜,钝性分离胸膜至主动脉外膜延续处,锐性及钝性结合分离主动脉外膜,暴 露未闭的动脉导管,仔细分离导管上下窗及后壁,注意保护好喉返神经,在直角钳引导下经 导管后壁穿过两根浸湿的10号丝线,分别结扎导管的主动脉侧和肺动脉侧,探查动脉导管 处震颤消失,彻底止血后,跨肋间缝合4~6针10号丝线,在充分膨肺的情况下闭合肋间 ,10例经胸腔内结扎者于第7肋间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所有经胸膜外结扎者均不安放胸腔 闭式引流。
2 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动脉导管结扎手术,手术切口长5cm~8cm,10例经胸腔 内结扎者术后第二天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第三天下床活动,所有经胸膜外结扎者术后第二 天即开始下床活动。术后复查胸片均未见胸膜外积气、积液,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并发 症发生,术后8~10天痊愈出院,术后半个月恢复学习或正常活动,术后半年复查未见异 常。
3 讨论
动脉导管未闭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虽然一些小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可无明 显症状,但多数病人一经确诊,均应手术治疗。常规的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采用左胸后外侧 切口,经胸腔内结扎未闭的动脉导管。由于后外侧切口离断的肌肉多,术后疼痛明显,不利 于患者呼吸功能锻炼,对肺功能影响大,另外,该术式影响上肢的功能,愈合后切口疤痕也 比较明显,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及心理负担。
腋下小切口结扎动脉导管,选择腋下5cm~8cm切口,避免了胸壁肌肉的横断损伤 ,创 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微,术后对肺功能影响不大,特别是经胸膜外结扎者由于不打开 胸膜腔,保持了胸膜腔的完整性,术后不需放置胸腔闭式引流,便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术 中撑开肋间时不牵拉肩胛骨,术后上肢活动不受影响;该切口隐蔽,上肢下垂时,前后胸壁 看不到手术疤痕,美观性强;另外,该手术不需特殊器械,费用低廉。但是,并非所有患者 都适合该术式,合并其它心脏畸形者可在矫正其它畸形的过程中同时结扎动脉导管,此外, 年龄较大者也不宜采用此术式,由于成年人胸廓较深,腋下小切口不利于术野暴露和操作, 易增加手术风险。我们的经验是12岁一下儿童适宜采用此术式。本组手术顺利,无并发症 ,术后正常生活,术后半年复查,未见导管再通。采用腋下小切口经胸膜外或经胸腔内结扎 动脉导管,效果未见明显差异。但是,经胸膜外结扎者由于不打开胸膜腔,保持了胸膜腔的 完整性,术后不需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更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和恢复。
综上所述,经腋下小切口结扎动脉导管效果可靠,术后不需要胸腔闭式引流,第二天即 可下床活动,不需特殊器械,费用低,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对呼吸功能影响小,且切口隐 蔽,美观效果极佳,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时有独特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单 位: 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胸外科(成都 610083), http://www.100md.com(丁盛 俞永康 刘宝玉 姜建青 周凯 郑秀山 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