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81098
中药炮制辅料研究催生“醋标准”——我国首次建立醋中乳酸及糖的薄层鉴别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7日 《中国医药报》 2006.08.17
     本报北京讯 记者熊昌彪报道 近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毛淑杰研究员等完成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醋的规范化示范性研究”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鉴定。该项研究首次建立了醋中乳酸及糖的薄层鉴别方法。

    该项研究首次建立幸┮谥聘稀椎囊┯弥柿勘曜迹ü彝?br>荐执行的8个食用醋标准及另外建立的10项指标。毛淑杰等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首次进行全国20多省市30多个有代表性的中药饮片厂以及醋厂的走访调查摸底。他们发现,目前中药炮制辅料醋没有药用标准,相应质量管理出现空白。课题组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及自律方法对初筛出46个有代表性的中药炮制辅料醋(食醋)进行相关的分析,完成了样品的感官特性、总酸、盐、还原糖、氨基态氮、游离矿酸、不挥发酸、PH值,可溶性无盐固形物、灰分、酒精残留量、重金属、农残、乳酸含量、18种游离氨基酸、卫生学检查等共18项指标的测定,并首次建立HPLC测定醋中乳酸含量。该项目研究成果为中药炮制规范化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国家制定炮制辅料药用标准提供详实的技术资料。
, 百拇医药
    食醋行业属传统行业,目前其鉴别仅为感观、性状等经验鉴别,本项目首次建立了醋中乳酸及糖的薄层鉴别方法,并对33种不同品牌食醋进行了定性鉴别,发现固态发酵米醋中均含有乳酸及果糖,少数液态发酵醋及配制食醋中不含乳酸。在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中,研究人员采用气质联用法对10种食醋进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米醋中含有大量香气成分,包括酸类、酯类、醇类、酮类、醛类,其中酯类为主要成分。

    研究人员采用小鼠毒性实验比较不同类型醋的毒性,首次发现用工业醋酸或食用醋酸配制的食醋都有一定的毒性,引起30%左右小鼠死亡,而固态发酵米醋在同等剂量下,小鼠未见死亡及不良反应。

    该研究还进行了醋的增效作用探讨,他们采用HPLC测定延胡索经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醋炮制后的炮制品内在成分溶出量,意在筛选适和炮制用的醋品种,结果表明醋制品中内在成分延胡索乙素溶出量均较生品增加,增加幅度在6%~55%。醋制延胡索中总生物碱较生品也有所提高,其提高率由6%~60%。实验结果均证明了不同品质的醋对延胡索有效成分的影响作用不同。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延胡索生品及不同品牌醋的炮制品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热板法、扭体法),且炮制品作用强于生品。他们同时进行了延胡索及其炮制品指纹图谱比较,初步探讨了延胡索及其炮制品的指纹特征。试验数据表明,醋制后延胡索生物碱类成分含量均较生品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初步认为这一系列含量增加的成分为生物碱类。通过比较其醋制品的变化。对不同醋炮制后的样品指纹峰进行了比较,为醋制延胡索增效原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也反映出不同品牌的辅料醋的差异。
, 百拇医药
    研究还发现,不同醋炮制使芫花中有毒成分芫花酯甲的含量较生品均有所下降,且下降幅度不相同。说明不同质量的醋对芫花中有毒成分的影响确实不同。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生芫花引起小鼠死亡50%,醋制芫花毒性降低,除个别配制醋炮制的芫花制品小鼠死亡20%。大多数醋制品小鼠未见死亡,说明醋制可使其毒性降低,且不同品质的醋作用不同。

    ■相关链接:

    中药炮制辅料是指对中药饮片具有辅助作用的物料,它能起到增强主药疗效、降低主药毒性、影响主药的理化性质,改变药性的作用。如:酒制升提引药上行,可增强温补肝肾、活血通络作用;醋制入肝,增强活血祛瘀、理气止痛作用;蜜制后有明显增强其润肺止咳的作用。另外,辅料炮制还可缓和药性、消减副作用、改变质地、有利于中药的粉碎和药效成分煎出、矫味、矫臭等。中药饮片炮制的常用辅料有29种左右,酒、醋、盐、姜、蜜等是中药炮制中最常用的辅料。常用的中药饮片有40种左右是醋制,因此,有关部门将醋、酒作为第一批中药炮制示范化研究对象。,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