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47869
调节情志有助于走出亚健康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89期
     亚健康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表现为活力降低,反应能力减退,适应能力有所下降,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忧郁焦虑,胸闷心悸,失眠健忘,精神不振,疲乏无力,腰酸背痛,易感疾病等,但在医院进行全面系统检查时往往找不到肯定的病因所在。所以,亚健康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也有人称之为“第三状态”、“中间状态”。

    中医认为,引起亚健康的原因有情志失调、劳倦过度、饮食不节、起居失常等,其中情志失调是导致亚健康的主要原因。情志即情感和意志,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心理反应和积极、进取、消极、坚韧、脆弱等心理状态。情志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正常心理反应,一般情况下,外界刺激不会引起亚健康的发生。但如果刺激过度或过久,超过了正常的适应能力,就会引起亚健康状态的出现乃至造成疾病。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提高,但也使人们更多的面临激烈的竞争,生活紧张,工作单调,经济状况不好,家庭婚姻不稳定,人际关系复杂,各种利益冲突,情感交流空乏等环境,不良情绪的长期刺激,如紧张、压力、恼怒、忧思悲伤、惊恐均是引起亚健康的原因,属中医七情内伤范畴。七情致病主要是通过影响脏腑气机,导致气的运行失常或精气亏虚,并涉及到血液与津液,使机体精气血津液失调,阴阳失衡,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
, 百拇医药
    其一,扰乱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恐则气下”,一有情志变动,即会导致气机的某种性质和程度的改变,严重的可表现为气机紊乱而为病变。

    其二,耗损正气。《素问·举痛论》说:“悲则气消”。指出过度的悲哀,易使正气消耗,尤其是易致肺气耗伤,失司起职。临床可见气短懒言,声低息微,神疲乏力,意志消沉,易伤风感冒等。李东垣《脾胃论》则指出“凡怒忿、悲、思、恐惧,皆伤元气。”思虑过度,不仅可使脾胃气机升降不畅,损伤脾胃,脾失健运,出现不思饮食、腹胀、倦怠、营养不良等症状;且能暗耗心血,使心神失养而见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等证;严重者尚影响肝肾,出现男子阳痿、遗精或滑精,女子白带增多,月经不调等,《素问·疏五过论》指出:“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离绝菀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可见,情志过用,日久不已,则易引起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虚损。

    其三,化火伤阴。情志亢奋可致脏腑气机升降逆乱,气盛阳亢而化火,此即“气郁化火”。化火则易伤阴血,阴血耗损,又使阴不制阳而易化火热,导致阴虚火动,二者常互为因果。
, 百拇医药
    其四,易致痰瘀。津液与血的正常输布运行有赖于脏腑功能的正常与气的推动。情志失调,直接伤及脏腑,使脏腑功能紊乱,气机不畅,则导致津液凝滞而为痰湿,血行不利而成瘀。痰凝血瘀之形成,进而又可影响气血津液的化生与输布,使病证虚实夹杂。

    情志失调,意志消沉,情绪低落,会影响人的应变能力和承受能力,造成多种负性心理反应,严重者还会出现应激性心理障碍和应激性生理障碍。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变化频繁,突发的和不可预见的因素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心理素质差,感情脆弱,意志不坚强,承受力和应变力低,就可能出现精神茫然,意识模糊,注意狭窄,反应迟钝等应激性心理障碍和生理功能紊乱等应激性生理障碍。

    情志失调,精神过于紧张,或长期抑郁,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减弱对外界致病因素的抵抗力。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压力增加,使人的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就业上的困难,工作中的挫折、事业上的失意、退休后的孤独,会导致精神上的抑郁。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情绪状态与A型免疫球蛋白(S-IGA)的分泌有直接关系,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强S-IGA的分泌并提高免疫反应水平,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则减弱S-IGA的分泌,并降低免疫反应水平L。不良精神刺激常可引起情绪低落,较严重者也可引起抑郁症状;长期焦虑、紧张、抑郁或睡眠障碍,高强度的工作缺乏适当的放松及休息,均可引起紧张性头痛。

    亚健康状态作为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具有双向转化的特点。处理得当可向健康状态转化,处理不当可导致相应疾病的发生。调节情志是促使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重要方法。首先要加强心理训练和自我修养,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其次要学会移情、宣泄和找乐,实现心理平衡:再次要适当心理治疗,当个人遇到严重心理障碍,处于亚健康不能自拔时,应求助心理医生。通过心理治疗,改变不良心理状态,消除各种心理生理障碍,促使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回归和转化。, 百拇医药(张立侠 田 丹 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