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脂肪性肝病,1胰岛素增敏剂,2降脂药物,3针对肝病的药物,4其他药物,5中医中药,6小结,【参考文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尽管NAFL发生NASH的概率可能仅有10%~20%,然而10年内有可能有15%~25%的NASH并发肝硬化,其中30%~40%最终死于肝病。虽然,NAFLD的发病机制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尚未阐明,但是NASH的有效治疗对预防肝硬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其药物治疗研究已成为脂肪肝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有关NASH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1 胰岛素增敏剂
研究资料显示,胰岛素抵抗可能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与发展,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的重要因素[1]。Day提出的以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为中心的“二次打击”学说[2]认为,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脂质代谢异常是脂肪肝形成的第一次打击。因此,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即胰岛素增敏剂可能成为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方法。(1)双胍类药物。 该类药物降低血糖的机制之一是改善胰岛素抵抗,代表药物为二甲双胍。该药能明显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有一定的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作用。Marchesini[3]尝试使用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通过对比,对照组试验发现二甲双胍能显著降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平均浓度(50%),患者肝脏体积缩小(20%),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有6例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痊愈。试验中还发现二甲双胍能有效逆转脂肪肝。在另一项试验中,应用二甲双胍850mg每日2次,与对照组比较,6个月后胰岛素抵抗程度减轻,肝炎活动度得到改善[4]。但该药在肝功能储备较差的患者中应慎用,因其有引起乳酸中毒的可能。(2)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其作用机制是降低脂肪细胞游离脂肪酸(FFA)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释放,增加葡萄糖的利用,同时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调节血糖和FFA的水平,从而抑制脂质过氧化和TNF-α的活性,并能够选择性的将脂肪从内脏转移到皮下组织。代表性的药物有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但由于曲格列酮可诱导致死性的肝毒性,已经撤出市场。Neushwander等[5]对肝穿活检证实的3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患者,给予罗格列酮(4mg,每日2次)治疗48周,在治疗前后进行肝功能检查、肝穿刺活检和胰岛素敏感性测定,结果25例患者完成了试验,其转氨酶降低,组织学异常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明显改善,不良反应主要是体质量增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7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