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的“大”与“小”
【故事一】小小咳嗽难坏了医生
“你们这么大的医院怎么连小小的咳嗽都治不好?”刚进入办公室,我就听到病房那边传来的“男高音”。
“医院的大小竟然和能否治好咳嗽挂钩,有这种道理吗?”我感慨着走向病房。
“主任,这名45岁的女性患者,6天前开始咳嗽,并且不能平卧,水肿得厉害,2天前被送到我们医院,当时已经心衰、肾功能不全,经过抢救,现在水肿略为好转,心衰也好转了一些,复查肾功能达到尿毒症的标准,但仍然咳嗽。家属非常不满意,我们怎么说都听不进去。”看到我进来,值班医生快速地汇报道。我看了一下病床旁的家属,是两个中年男人,一个满脸愤慨,另一个高高瘦瘦。询问过病史并查看辅助检查结果后,我把两名家属叫到了办公室。
“请问你们是患者的什么人?我现在把患者的病情和你们交流一下。”我尽量缓和气氛地说。
, http://www.100md.com
“我是她弟弟,你跟我讲也没用。你们这么大一间医院,竟然,连咳嗽的这样的小毛病也治不好,医生到底有没有对症治疗啊?”满脸愤慨的那位重复着他刚才的话,一副不听任何解释的样子。
“你凭什么认为咳嗽就是小毛病?又凭什么认为医生没有对症治疗?除了咳嗽,你知不知道患者的病情有无好转?”我提高了声音,直觉告诉我,遇到这类家属,兵来将挡是最直接的方法,“知道病情是患者及家属的权利,你现在是她身边最亲的人,我有义务跟你详细说明她的病情。”
“我不懂什么医学,咳嗽就是小毛病嘛!”在我的几个问句前,他的声音仍然很高,但有点底气不足。我尽量通俗地告知病情,并增加了部分医嘱,两个家属听着,似懂非懂,但已经有一点理解了。
【故事二】大事不好病人昏迷了
一名58岁的男性患者,被5名家属从村里冒雨送到医院,查体发现患者昏迷、抽搐,经辅助检查后被诊断为尿毒症性脑病。患者儿子一个劲地问:“医生,我爸爸是不是病得很重,是不是没救了?”
, 百拇医药
原来,患者两天前就昏迷、抽搐了,家里人认为肯定他是患了大病,而且大限将至,但等了一天患者还没断气,只好送到大医院看看。
我告诉家属:“是大病,但不是没得救”,家属当时的神情和今天这两位家属的类似,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又有点难以抉择。在医生对患者给予急诊透析后,家属决定带那名58岁的男性患者回家。不料,昨天患者家属又将他送到医院,因为患者醒了,他们要求住院再透析治疗。
两名患者,完全相同的疾病,却透出人们对疾病的不同理解。其实疾病的大小、轻重不能单一地用症状来衡量,它需要医学的综合判断。如第一例患者,咳嗽频繁是由尿毒症心衰引起的,这是非常危重的疾病,和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咳嗽不可同日而语;第二例患者,尿毒症昏迷是一个严重的症状,但昏迷不等于就没救了。这其中折射出一些问题:
大医院与小医院
很多患者认为大医院设备好、专家多、技术好,不管什么毛病都能治疗,就是死也要到大医院确定一下是不是真的死了;对于小医院却缺乏必要的信任,即使是普通感冒,也要到大医院找专家看,浪费医疗资源,加重看病难、看病贵的危机。
大道理与小关心
一些医生缺少对病人的关心,只会对病人讲大道理,而家属能完全理解的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患者家属尽管讲了好多大道理,但是家属还是和医生大声地吵闹,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这时,不如俯下身子亲切地问病人好些没有,或者问病人家属好些了吧,多做些感情交流,多关心病人,反而会收到好的效果。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35期, 百拇医药(汗思)
“你们这么大的医院怎么连小小的咳嗽都治不好?”刚进入办公室,我就听到病房那边传来的“男高音”。
“医院的大小竟然和能否治好咳嗽挂钩,有这种道理吗?”我感慨着走向病房。
“主任,这名45岁的女性患者,6天前开始咳嗽,并且不能平卧,水肿得厉害,2天前被送到我们医院,当时已经心衰、肾功能不全,经过抢救,现在水肿略为好转,心衰也好转了一些,复查肾功能达到尿毒症的标准,但仍然咳嗽。家属非常不满意,我们怎么说都听不进去。”看到我进来,值班医生快速地汇报道。我看了一下病床旁的家属,是两个中年男人,一个满脸愤慨,另一个高高瘦瘦。询问过病史并查看辅助检查结果后,我把两名家属叫到了办公室。
“请问你们是患者的什么人?我现在把患者的病情和你们交流一下。”我尽量缓和气氛地说。
, http://www.100md.com
“我是她弟弟,你跟我讲也没用。你们这么大一间医院,竟然,连咳嗽的这样的小毛病也治不好,医生到底有没有对症治疗啊?”满脸愤慨的那位重复着他刚才的话,一副不听任何解释的样子。
“你凭什么认为咳嗽就是小毛病?又凭什么认为医生没有对症治疗?除了咳嗽,你知不知道患者的病情有无好转?”我提高了声音,直觉告诉我,遇到这类家属,兵来将挡是最直接的方法,“知道病情是患者及家属的权利,你现在是她身边最亲的人,我有义务跟你详细说明她的病情。”
“我不懂什么医学,咳嗽就是小毛病嘛!”在我的几个问句前,他的声音仍然很高,但有点底气不足。我尽量通俗地告知病情,并增加了部分医嘱,两个家属听着,似懂非懂,但已经有一点理解了。
【故事二】大事不好病人昏迷了
一名58岁的男性患者,被5名家属从村里冒雨送到医院,查体发现患者昏迷、抽搐,经辅助检查后被诊断为尿毒症性脑病。患者儿子一个劲地问:“医生,我爸爸是不是病得很重,是不是没救了?”
, 百拇医药
原来,患者两天前就昏迷、抽搐了,家里人认为肯定他是患了大病,而且大限将至,但等了一天患者还没断气,只好送到大医院看看。
我告诉家属:“是大病,但不是没得救”,家属当时的神情和今天这两位家属的类似,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又有点难以抉择。在医生对患者给予急诊透析后,家属决定带那名58岁的男性患者回家。不料,昨天患者家属又将他送到医院,因为患者醒了,他们要求住院再透析治疗。
两名患者,完全相同的疾病,却透出人们对疾病的不同理解。其实疾病的大小、轻重不能单一地用症状来衡量,它需要医学的综合判断。如第一例患者,咳嗽频繁是由尿毒症心衰引起的,这是非常危重的疾病,和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咳嗽不可同日而语;第二例患者,尿毒症昏迷是一个严重的症状,但昏迷不等于就没救了。这其中折射出一些问题:
大医院与小医院
很多患者认为大医院设备好、专家多、技术好,不管什么毛病都能治疗,就是死也要到大医院确定一下是不是真的死了;对于小医院却缺乏必要的信任,即使是普通感冒,也要到大医院找专家看,浪费医疗资源,加重看病难、看病贵的危机。
大道理与小关心
一些医生缺少对病人的关心,只会对病人讲大道理,而家属能完全理解的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患者家属尽管讲了好多大道理,但是家属还是和医生大声地吵闹,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这时,不如俯下身子亲切地问病人好些没有,或者问病人家属好些了吧,多做些感情交流,多关心病人,反而会收到好的效果。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35期, 百拇医药(汗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