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诊所医疗现状若人忧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29日
我国社区诊所医疗现状若人忧市场报报道,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偶染感冒到大医院去看病开药,即使不包括打掉瓶的时间,一来一去恐怕也得耗上半天,花钱就更不用说了,少则一二百元,多则五六百元。老百姓总结了一句话———“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现在是得病容易看病难。”10年前,当这个问题初见端倪,我国就引进了国外的社区卫生服务体制,来方便群众就医,提出“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观点,予化解这个矛盾。如今,10年时间已经过去,悄然兴起的社区医疗机构虽然已经在许多地方生根发芽,受到了越来越多居民的青睐,但记者进行走访后发现,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离当初的目标相差甚远。
现状 受冷落
90%的人表示从未跨入过社区医院;而到社区医院就医的90%以上都是老年人,且以量血压或输液者为主。如果血压显示不正常,他们会到大医院进行诊治。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北京很多街道都设置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或者社区服务站,它们的建立本是卫生部门有效解决看病难的一个重要举措,为的是让居民就近就能享受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然而,目前作为国家保健两大主力军之一的社区医疗却遭受着少人问津、蹒跚而行的现状,大多数居民有了头疼发热这一类的小病仍是撇下近在眼前的社区医疗中心,情愿走远路排长队到大医院就诊,这样就导致了医疗机构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大医院越忙越忙,社区医院越闲越闲。
那么,市民看病为何放着社区中心不去非要舍近求远去大医院?难道在市民心中社区服务只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而已?
位于朝阳区朝阳北路的一家三层楼的社区中心,这家中心建在密密麻麻的居民楼中间,从外观看是新建的,比较干净。当记者掀起厚厚的挡风帘进入中心时,里面异常冷清,门对面是一张简陋的挂号台,右边是划价与取药室,分别有一个医生在当班。记者随后佯装头晕挂了个内科的号。记者观察到,这家社区中心科室的设置还算齐全,一层有内科、输液室、中医科、放射科、急诊等,但病人却寥寥无几。这些科室中最热闹的就属内科了,前后共有五六个病人来看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7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