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佳品茉莉花
自古以来,茉莉花以其清丽馨香,简约而不失高雅,深为人们喜爱,被用于装饰和观赏。同时,茉莉花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保健功能和养颜功效。茉莉花还有提神功效,可安定情绪,舒解郁闷。有支气管炎等呼吸器官疾病的宜多饮用,对于便秘、腹痛及头痛也有帮助。《中药大辞典》中记载:茉莉花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的功效,并对痢疾、腹痛、结膜炎及疮毒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
茉莉的花、叶、根均可入药。花,性温,味甘、辛。叶,性凉,味辛。根,性温,味苦。常饮茉莉花,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风解表、疗瘘、坚齿、益气力、降血压、强心、防龋、防辐射损伤、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使人延年益寿,身心健康。
下面特辑一些茉莉花和根的药用方法,供读者参考。
腹胀、胃脘隐痛 茉莉花干品10g或鲜品20g,粳米50g。加水如常法煮粥,熟则热服。具疏肝理气、健脾运湿、醒脑提神之效。适用于腹胀、纳呆、胃腕隐痛等症。女性经期宜食用,特别对痛经有缓解作用。
胸胁疼痛 茉莉花5g,白糖适量。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煎至开,去渣饮用。具有理气止痛、舒肝解郁的功效。适用于治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疼痛。
慢性胃炎 茉莉花8g,石菖蒲6g,青茶10g,白糖适量。茉莉花、石菖蒲、青茶用温开水洗净后控干,然后混合加工研成细末,每天一剂,沸水冲泡,加入白糖,代茶饮。具有理气化湿、消食止痛之效。适用于慢性胃炎、腕腹胀痛、纳谷不香等症。
痛经 茉莉花10g,玫瑰花5朵,粳米100g,冰糖适量。将茉莉花、玫瑰花、粳米分别去杂洗净,粳米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锅内,煮沸后加入茉莉花、玫瑰花、冰糖,改为文火煮成粥。此粥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疼痛、慢性肝炎后遗胁间痹痛、妇女痛经等病症。
疮疡肿毒 茉莉花5g,白砂糖适量。将茉莉花、白砂糖加水1500ml煎好,去渣饮用。此饮甘甜芬芳,具有疏肝理气、止痢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胸胁疼痛、下痢腹痛、疮疡肿毒病症。
痢疾 茉莉花5g,金桔饼10g,粳米100g。将茉莉花研为细末,金桔饼切成丁状;粳米淘洗干净,加水煮成稀粥,再加入金桔饼煮二三沸;于粥中调入茉莉花末即可食用。此饮清香可口,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止痢的功效。适用于梅核气、腹胀腹痛、痢疾等病症。
目赤肿痛 用适量茉莉花煎水熏洗;或配金银花9g,菊花6g,煎水服。
龋齿 用茉莉根研末,熟鸡蛋黄调匀,塞龋齿内。
失眠 用茉莉根1g,磨水服用。
肝炎 用茉莉花5g,绿茶3g,水500ml,煎沸2分种后,加蜜糖少量多次饮用。
除疲劳
在煮冬瓜汤时,加入适量的茉莉花食用。可以消暑清热、化湿、健脾止泻、宁心除烦。, 百拇医药(曹祈东)
茉莉的花、叶、根均可入药。花,性温,味甘、辛。叶,性凉,味辛。根,性温,味苦。常饮茉莉花,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风解表、疗瘘、坚齿、益气力、降血压、强心、防龋、防辐射损伤、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使人延年益寿,身心健康。
下面特辑一些茉莉花和根的药用方法,供读者参考。
腹胀、胃脘隐痛 茉莉花干品10g或鲜品20g,粳米50g。加水如常法煮粥,熟则热服。具疏肝理气、健脾运湿、醒脑提神之效。适用于腹胀、纳呆、胃腕隐痛等症。女性经期宜食用,特别对痛经有缓解作用。
胸胁疼痛 茉莉花5g,白糖适量。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煎至开,去渣饮用。具有理气止痛、舒肝解郁的功效。适用于治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疼痛。
慢性胃炎 茉莉花8g,石菖蒲6g,青茶10g,白糖适量。茉莉花、石菖蒲、青茶用温开水洗净后控干,然后混合加工研成细末,每天一剂,沸水冲泡,加入白糖,代茶饮。具有理气化湿、消食止痛之效。适用于慢性胃炎、腕腹胀痛、纳谷不香等症。
痛经 茉莉花10g,玫瑰花5朵,粳米100g,冰糖适量。将茉莉花、玫瑰花、粳米分别去杂洗净,粳米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锅内,煮沸后加入茉莉花、玫瑰花、冰糖,改为文火煮成粥。此粥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疼痛、慢性肝炎后遗胁间痹痛、妇女痛经等病症。
疮疡肿毒 茉莉花5g,白砂糖适量。将茉莉花、白砂糖加水1500ml煎好,去渣饮用。此饮甘甜芬芳,具有疏肝理气、止痢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胸胁疼痛、下痢腹痛、疮疡肿毒病症。
痢疾 茉莉花5g,金桔饼10g,粳米100g。将茉莉花研为细末,金桔饼切成丁状;粳米淘洗干净,加水煮成稀粥,再加入金桔饼煮二三沸;于粥中调入茉莉花末即可食用。此饮清香可口,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止痢的功效。适用于梅核气、腹胀腹痛、痢疾等病症。
目赤肿痛 用适量茉莉花煎水熏洗;或配金银花9g,菊花6g,煎水服。
龋齿 用茉莉根研末,熟鸡蛋黄调匀,塞龋齿内。
失眠 用茉莉根1g,磨水服用。
肝炎 用茉莉花5g,绿茶3g,水500ml,煎沸2分种后,加蜜糖少量多次饮用。
除疲劳
在煮冬瓜汤时,加入适量的茉莉花食用。可以消暑清热、化湿、健脾止泻、宁心除烦。, 百拇医药(曹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