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医疗管理
编号:11196262
广州废除三级医疗体系?医改起争议(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4日 第一财经日报
     “像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已经不需要三级医疗体系了,只需要两级,就是‘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山一院院长王深明

    “我觉得这种做法恰恰跟目前城市二级医院下沉转型的改革思路是相反的。”——广东省卫生厅某官员

    8月28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正式接管广州市东山区人民医院及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山一院成为全国首家同时拥有三级医疗网络的大型医院集团。

    8月30日,原广州市东山区人民医院以及越秀区东片六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纷纷改头换面,挂出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院(社区服务中心)”的牌子。在东山区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里,赫然打出了“三甲医院的服务,二甲医院的收费”的招牌,“欢迎中山一院专家到我社区坐诊”的横幅醒目地挂在了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门上头。

    这一广东省医疗卫生界的“盛事”却引发了一场争论,争论的双方为当地主管机构和当事方中山一院的决策层,核心问题是二级医院是向上提升还是下沉。
, 百拇医药
    “像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已经不需要三级医疗体系了,只需要两级,就是‘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山一院院长王深明说。

    针对王的说法,广东省卫生厅的一位官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这种做法恰恰跟目前城市二级医院下沉转型的改革思路是相反的。”

     7家市属医院悄然改旗易帜

    根据7月28日签订的协议,越秀区人民政府将东山区人民医院及越秀区管辖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移交给中山一院。按照协议,新并入中山一院的5家医疗服务机构保持“四不变”,即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不变、资产不转移,所移交人员(含离退休人员)的原有身份不变、待遇不下降。

    这是该院继7年前接管广州市黄埔区人民医院之后,又一次接管地方医院的重大行为。

    东山区人民医院是一家二级甲等医院,现拥有200张病床,383名医护人员,2005年东山区并入越秀区,由越秀区管辖。东山区人民医院前身为邝磐石医院,创建于1917年,1985年后更为现名。
, 百拇医药
    除东山区人民医院外,一同并入的还有东湖街、农林街、大塘街、梅花街、白云街和黄花岗街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6个社区医疗点,覆盖了原东山区的130万居民。

    移交前及挂牌时,中山一院向外界做了大量宣传,此起接管案在全国范围内成为三级医院如何利用自身资金及技术进行有效的医疗资源整合,承担一级医院体系建设的一种有益探索。

    但接管之后,中山一院开始转入低调行事,并统一对外口径,将对外消息发布权收归中山一院本部管理。

    “管委会现在不愿意再说了,半年后吧,(你们)再来看效果。”中山一院宣传科科长陈起坤对本报记者说。主管部门不赞成跨层级接管

    “多说无益,接管这7家医疗机构,其实市卫生局和省卫生厅的领导都并不赞成。”中山一院一位管理层人士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 百拇医药     据了解,从资产权属上来看,中山一院属于部属医院(直属教育部),东山区人民医院属于区属医院,也属广州市卫生局管。据知情人士透露,卫生主管部门反对这种不同层级间的资产接管一个重要理由是兼并双方“虽属国有资产,隶属不同层级”。

    而广东省卫生厅的一位官员则认为,中山一院此举是“思路不成熟,目标不明确”。认为在这期间,越秀区政府是抱着一种甩包袱的心理,而中山一院作为三甲大医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并不符合他们的定位和出发点。

    对于这次的接管行为,即使是在中山一院内部,也存在不同的声音。

    王深明说:“我曾收到两封措辞尖锐的信,反对接管,认为这只会影响到中山一院的效益和人员的收入。”

    该院另一位曾参与此前收购和管理黄埔区医院的人士则对记者说:“这可能算是一种探索,但不会是一种趋势。”
, 百拇医药
    七年前,该院就曾接管过广州市黄埔区人民医院。

     资源布局带来的困局

    东山区人民医院是一家综合医院,地处广州医疗密集高地的中山一路,运营情况一直不太理想。在周围不到一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广州最具实力的两家三甲医院,中山一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还有众多的民营医疗机构。

    广州市卫生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广州目前共有30多家区级医院,去年的全年病人量仅有1000多万,不足病人总量的1/4,不管是人均门诊费用还是人均每次的出院费用,区级医院都远低于市级以上的大医院。

    去年,广州三甲医院中人均一次出院费用最低的市级医院为13688元,而区级医院的人均一次出院费用仅为5294元,不到大医院的一半,人均的门诊费用三甲医院平均为146元,区级为106元,相差40元。
, 百拇医药
    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于大医院,医保报销比例低,居民医疗消费不理性的状况下,东山区人民医院的门庭冷落与中山一院的人满为患形成了形明的对比,处在夹缝生存的状态。早在前几年,原东山区政府每年须承担其财政拨款额度为800万元,并且由于历史长,冗员比较多,现有200名离退休人员。

    据记者了解,关于东山区人民医院的出路问题,早在几年前,原东山区政府便有意将其移交给广东省人民医院,但广东省人民医院一直并未同意。

    而作为承担“六位一体”功能(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及健康教育)的社区卫生中心,则普遍生存状况不理想,原东山区辖下有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算前期的建设费用和其他卫生费用投入,市区两级政府每年还需按10~20元/人的标准拨予财政补贴,按原东山区130万常住居民计算,要达到100%覆盖每年投入须达到1300万~2600万元。政府被指“甩包袱”

    据中山一院管理人士透露,在双方始于去年的接触谈判中,越秀区政府是计划将原东山区辖下的这11家社区卫生中心连同东山区人民医院一起打包移交中山一院,但中山一院只愿接管东山区人民医院,并不愿接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谈判,最后中山一院只同意接管6家条件较好的社区卫生中心。

    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中山一院接管这7家医疗机构之后,越秀区政府保持三年内的财政投入额度不变,医疗机构收费标准不变、政府监管不缺位。

    三年后,政府将不再投入;中山一院也给东山区人民医院下达了800万元的年增收目标,而这刚好是区财政对该院一年的投入。

    “这就是政府甩包袱的‘伏笔’,社区医疗没有政府的投入,必然将导致功能弱化,走向趋利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广东省卫生厅的一位官员如此评价。, 百拇医药(邢少文)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