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74702
通心络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06期
     炎症反应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相互黏附、聚集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发生的起始环节,而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是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裂解产物,可在血液中被检出。最近,民航广州医院罗镝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潘德茂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中药复方制剂通心络胶囊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且可明显改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

    研究人员收集最近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住院的患者病例90例。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组45例,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等。两组在年龄、性别、伴发症和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 http://www.100md.com     治疗方法

    通心络胶囊组和对照组均按心绞痛治疗原则进行常规治疗,以低分子肝素钠4000国际单位皮下注射,每天2次;美托洛尔25mg口服,每天2次;单硝酸异山梨酯10mg口服,每天2次;阿司匹林100mg口服,每天1次;辛伐他汀20mg口服,每晚1次。通心络胶囊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每粒0.38g)口服,每次4粒,每天3次。以上口服药物均以8周为1个疗程;低分子肝素仅用1周。

    细胞因子的检测方法 90例患者均在入院后次日清晨以及服药8周后空腹采外周静脉血10ml(分离血清后,于低温下保存待测),以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转化生长因子-β用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疗效评定标准
, 百拇医药
    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80%;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或症状加重者。

    治疗结果①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通心络胶囊组治疗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通心络胶囊组治疗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降低更明显(均为P<0.05)。通心络胶囊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通心络胶囊组治疗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降低更明显(P<0.05),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②临床表现改善情况:通心络胶囊组治疗显效12例,有效28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9%;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8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6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良反应:通心络胶囊组有2例出现轻微恶心,可自行缓解;其余患者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 百拇医药
    研究人员介绍说,大量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与各种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相互黏附、聚集,导致内皮细胞受损而引起炎症反应。肿瘤坏死因子-α是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具有多种炎症作用的细胞因子,在各种疾病的炎症反应中均起着重要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是影响细胞生长、分化的调控因子,参与胞外基质的构成及降解,是机体重要的抗炎因子,并可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释放入血液循环,使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下调,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故以上四种因子在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认为,通心络胶囊是由人参、水蛭、土鳖虫、全蝎、蜈蚣、蝉蜕、赤芍和冰片等纯中药制成,具有补气、活血、化瘀和镇痛等功效;而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证实,通心络胶囊具有解除心血管痉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以及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此外,还有调整血脂、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逆转受损的心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作用,从而起到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保护心血管以及明显改善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

    研究人员还认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和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发现通心络胶囊组治疗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则下降更为明显——这说明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通心络胶囊可明显降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而通心络胶囊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下降,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则却上升,但对照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均无明显差异,这充分说明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通心络胶囊可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下降,使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升高,并通过上述机制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保护心血管和改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 百拇医药(陈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