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医生走进农民心里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大环境下,政府正逐渐加大对基层三级医疗网络体系的建设投入,农村的医疗技术力量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一些地方积极尝试新的做法,以改变农民“看病难”的现状,“驻村医生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这种模式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鲜事:
政府派来“驻村医”
王晓军(化名)是浙江省泰顺县筱村镇东村村民,因为读书较多,他一向很留意发生在村里的一些变化。早在一年前,细心的他就发现村里多了一个新面孔,这张面孔时常出现在村民的家门口,甚至田间地头。干净整洁的白大褂、传统的药箱,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医生,但显然不是本村的村医。
当时王晓军和其他一些村民都很纳闷,其实村里一直都有村医,就是早年所说的“赤脚医生”。平日里,大家有个头疼脑热的,基本上都是打电话或者直接上村医的诊所寻求帮助。而这个新来的医生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村民的家门口,他不仅帮村民看病,还经常问这问那,比如“家里有几口人”、“有没有人经常生病”、“都生过哪些比较严重的病”,有时还会掏出小本子记下来,像查户口的。一开始,很多村民很谨慎,不愿多说。但这新医生还是不厌其烦地多问、多记。
, 百拇医药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晓军在电视里看到新闻报道,才知道这位新医生原来是政府派来的驻村医生。新闻里特别强调,驻村医生是专门上门来为村民提供健康保健服务的,号召广大村民积极主动地配合驻村医生的工作。
这天,这位已和大家日渐熟悉的新医生走进了王晓军的家里,确实像村民们所说的那样,他问得非常多,甚至连他上两辈人的健康情况都问到了,并一一记录了下来,说是了解家族病史。由于已经知道了相关政策,王晓军没有再排斥医生的多问,他欣喜地发现这位医生“还是比较专业的”,因为从他嘴里时常能听到一些比较专业的医学名词,而且他对一些小病的治疗方式及解释让人心服口服。而村里的“赤脚医生”往往很少能做到。
接下来的时间里,王晓军和其他村民一样,完全打消了对这张“陌生”面孔的质疑,相反,只要他一进村来,村民们都会很尊敬地和他打招呼,有时也拉拉家常,大家相处得很融洽。
送医上门: 公共卫生是重头戏
, 百拇医药
这种情形让泰顺县卫生局副局长郑云蒸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作为浙江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示范县,泰顺县从去年开始推行“驻村医生制”,郑云蒸是直接负责人。
推行之初,郑云蒸并不是很自信,因为以往在农村,村民的基本医疗都是由分散在各村的村医来做的,由于大多数村医属于个体经营,必须承认,他们不少人还是比较看重经济利益。而按照国家三级医疗网络体系构建的初衷,最基层的村医处于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的“网底”,除了满足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以外,国家卫生政策的宣传、妇女儿童的防疫保健、慢性病防治、传染病的监测与上报、计划生育等涉及基层公共卫生的工作也是要求村医配合完成的。但现状确实不尽如人意,尽管一些村医在接受了政策培训以后,开始逐渐承担起公共卫生职责,但毕竟一直以来都是以提供有偿医疗服务为主,而这些预防保健职能大多是义务性的,没有报酬而且还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所以一些村医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应付检查做做样子,有些人则干脆不闻不问,只顾自己行医挣钱。这显然与政府的要求严重不符。
, 百拇医药
“网底”不严,就需要赶紧补漏。泰顺县卫生局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全力推行“驻村医生制”。据了解,一开始,泰顺县就挑选出300名基层医生,以驻村医生的身份“进驻”全县300个村。这300名驻村医生当中,一部分是一直口碑不错的乡村医生,一部分则是从基层医疗机构中选拔出来的执业医师。
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驻村医生的服务内容包括入户体检、B超、心电图等方面的检查以及卫生指导、计生指导、健康教育等多项内容,还要为占全县总人口52.2%的16.7万名农民建立人手一份的健康档案,然后把健康档案和相关资料、治疗方案输入电脑,实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此外,驻村医生还要把印有自己姓名、联系电话的便民服务卡一一发放给所驻村的村民手中,做到24小时随叫随到和每周一次的跟踪随访服务。
根据当地农民患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等慢性病较多的实际情况,在驻村之前,县卫生主管部门对所有驻村医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理念,慢性病的跟踪、随访、转诊等实用的知识。
, 百拇医药
泰顺县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提高驻村医生在基层的实际工作效率,保证驻村医生能真正担负起基层医疗网底的作用,主管部门对所有驻村医生实行一年一聘、严格考核,专业不过关者将被“末位淘汰”。截至2006年7月底,全县驻村医生已对6930名慢性病患者展开适时的跟踪服务,与1.5万多农户签订了家庭卫生保健合同,开设家庭病床2200多张。从去年至今,全县住院分娩率达99.89%,其中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孕产妇死亡率为零。该县卫生局一位主管官员说:“驻村医生制初步实现了运行机制、投入机制、保障机制的转变,改变了基层卫生机构片面追求效益而造成农民‘看病难’的状况,大大增强了基层医疗的‘网底’功能。”
思考: 如何获得持续发展
“源于农民看病难的呼声,才有驻村医生制的产生。”浙江省开化县卫生局一位官员在总结驻村医生制时说,开化县当前也正在推行驻村医生制,并已派出400名驻村医生服务于全县农民,驻村医生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家庭医生”。
, 百拇医药
但这位官员也坦承:“驻村医生制显然不能只是面子工程,通过有效的机制保证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才是一件真正惠及农民的好事。”一些正积极准备引入驻村医生制的地方卫生主管官员也表示“要探求驻村医生制度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驻村医生制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到底在哪里?“前提条件是不能只是政府主管部门一头热,要让农民知道驻村医生是干什么的,宣传要到位。”由于宣传意识不够,一开始,很多村民没有闹明白驻村医生的真正意图和目的,以致于有些村民对这些突然“空降”的驻村医生产生了很强的戒备心理,甚至抵触情绪。
专家认为,当前农村的宣传工具日渐丰富起来,农民对相关的政策很有兴趣,只要通过当地电视、报纸、广播,或与村干部进行有效的沟通,让老百姓接受驻村医生不是难事。泰顺县卫生局办公室的一位官员就自信地说:“我们很快就意识到宣传的重要性,并立即加大了对驻村医生制的宣传,现在估计全县没有哪家农户不知道驻村医生是干什么的。”
, 百拇医药
驻村医生应该拥有更高的技术和专业素质。记者了解到,正在推行驻村医生制的地方政府一直都在强调驻村医生的选拔,但是到底选拔的标准是怎样的,还没有形成一个成文的制度。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村民对高水平医生的期待。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心卫生院负责人谭崇民不无担忧地表示:“一般的乡村都有个体诊所和乡村医生,在没有驻村医生之前,生病都是去找村医,但村医大多水平一般;现在政府既然专门安排了驻村医生,如果水平和以前的村医没什么两样,那么驻村医生制又有什么意义呢?”
需要充分考虑驻村医生的待遇。一位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医生向记者表达了这样一个想法:“政府也在乡镇卫生院选拔医生驻村,作为基层卫生工作人员,我们确实应该有这个意识,而大家都知道,把各项公共卫生职能的工作都做起来,驻村医生的工作量将非常大,现在政府部门对驻村医生的考核制度也很严,怎么样才能推动驻村医生的工作热情呢?显然,最重要的应该体现在对驻村医生的经济补贴和各方面待遇上面。”该医生认为,驻村医生工作量大而且辛苦,在为实现国家基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奋斗的同时,政府理应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支持,这也是很实在的动力。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38期, 百拇医药(汪言安 摄影报道)
新鲜事:
政府派来“驻村医”
王晓军(化名)是浙江省泰顺县筱村镇东村村民,因为读书较多,他一向很留意发生在村里的一些变化。早在一年前,细心的他就发现村里多了一个新面孔,这张面孔时常出现在村民的家门口,甚至田间地头。干净整洁的白大褂、传统的药箱,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医生,但显然不是本村的村医。
当时王晓军和其他一些村民都很纳闷,其实村里一直都有村医,就是早年所说的“赤脚医生”。平日里,大家有个头疼脑热的,基本上都是打电话或者直接上村医的诊所寻求帮助。而这个新来的医生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村民的家门口,他不仅帮村民看病,还经常问这问那,比如“家里有几口人”、“有没有人经常生病”、“都生过哪些比较严重的病”,有时还会掏出小本子记下来,像查户口的。一开始,很多村民很谨慎,不愿多说。但这新医生还是不厌其烦地多问、多记。
, 百拇医药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晓军在电视里看到新闻报道,才知道这位新医生原来是政府派来的驻村医生。新闻里特别强调,驻村医生是专门上门来为村民提供健康保健服务的,号召广大村民积极主动地配合驻村医生的工作。
这天,这位已和大家日渐熟悉的新医生走进了王晓军的家里,确实像村民们所说的那样,他问得非常多,甚至连他上两辈人的健康情况都问到了,并一一记录了下来,说是了解家族病史。由于已经知道了相关政策,王晓军没有再排斥医生的多问,他欣喜地发现这位医生“还是比较专业的”,因为从他嘴里时常能听到一些比较专业的医学名词,而且他对一些小病的治疗方式及解释让人心服口服。而村里的“赤脚医生”往往很少能做到。
接下来的时间里,王晓军和其他村民一样,完全打消了对这张“陌生”面孔的质疑,相反,只要他一进村来,村民们都会很尊敬地和他打招呼,有时也拉拉家常,大家相处得很融洽。
送医上门: 公共卫生是重头戏
, 百拇医药
这种情形让泰顺县卫生局副局长郑云蒸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作为浙江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示范县,泰顺县从去年开始推行“驻村医生制”,郑云蒸是直接负责人。
推行之初,郑云蒸并不是很自信,因为以往在农村,村民的基本医疗都是由分散在各村的村医来做的,由于大多数村医属于个体经营,必须承认,他们不少人还是比较看重经济利益。而按照国家三级医疗网络体系构建的初衷,最基层的村医处于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的“网底”,除了满足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以外,国家卫生政策的宣传、妇女儿童的防疫保健、慢性病防治、传染病的监测与上报、计划生育等涉及基层公共卫生的工作也是要求村医配合完成的。但现状确实不尽如人意,尽管一些村医在接受了政策培训以后,开始逐渐承担起公共卫生职责,但毕竟一直以来都是以提供有偿医疗服务为主,而这些预防保健职能大多是义务性的,没有报酬而且还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所以一些村医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应付检查做做样子,有些人则干脆不闻不问,只顾自己行医挣钱。这显然与政府的要求严重不符。
, 百拇医药
“网底”不严,就需要赶紧补漏。泰顺县卫生局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全力推行“驻村医生制”。据了解,一开始,泰顺县就挑选出300名基层医生,以驻村医生的身份“进驻”全县300个村。这300名驻村医生当中,一部分是一直口碑不错的乡村医生,一部分则是从基层医疗机构中选拔出来的执业医师。
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驻村医生的服务内容包括入户体检、B超、心电图等方面的检查以及卫生指导、计生指导、健康教育等多项内容,还要为占全县总人口52.2%的16.7万名农民建立人手一份的健康档案,然后把健康档案和相关资料、治疗方案输入电脑,实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此外,驻村医生还要把印有自己姓名、联系电话的便民服务卡一一发放给所驻村的村民手中,做到24小时随叫随到和每周一次的跟踪随访服务。
根据当地农民患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等慢性病较多的实际情况,在驻村之前,县卫生主管部门对所有驻村医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理念,慢性病的跟踪、随访、转诊等实用的知识。
, 百拇医药
泰顺县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提高驻村医生在基层的实际工作效率,保证驻村医生能真正担负起基层医疗网底的作用,主管部门对所有驻村医生实行一年一聘、严格考核,专业不过关者将被“末位淘汰”。截至2006年7月底,全县驻村医生已对6930名慢性病患者展开适时的跟踪服务,与1.5万多农户签订了家庭卫生保健合同,开设家庭病床2200多张。从去年至今,全县住院分娩率达99.89%,其中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孕产妇死亡率为零。该县卫生局一位主管官员说:“驻村医生制初步实现了运行机制、投入机制、保障机制的转变,改变了基层卫生机构片面追求效益而造成农民‘看病难’的状况,大大增强了基层医疗的‘网底’功能。”
思考: 如何获得持续发展
“源于农民看病难的呼声,才有驻村医生制的产生。”浙江省开化县卫生局一位官员在总结驻村医生制时说,开化县当前也正在推行驻村医生制,并已派出400名驻村医生服务于全县农民,驻村医生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家庭医生”。
, 百拇医药
但这位官员也坦承:“驻村医生制显然不能只是面子工程,通过有效的机制保证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才是一件真正惠及农民的好事。”一些正积极准备引入驻村医生制的地方卫生主管官员也表示“要探求驻村医生制度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驻村医生制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到底在哪里?“前提条件是不能只是政府主管部门一头热,要让农民知道驻村医生是干什么的,宣传要到位。”由于宣传意识不够,一开始,很多村民没有闹明白驻村医生的真正意图和目的,以致于有些村民对这些突然“空降”的驻村医生产生了很强的戒备心理,甚至抵触情绪。
专家认为,当前农村的宣传工具日渐丰富起来,农民对相关的政策很有兴趣,只要通过当地电视、报纸、广播,或与村干部进行有效的沟通,让老百姓接受驻村医生不是难事。泰顺县卫生局办公室的一位官员就自信地说:“我们很快就意识到宣传的重要性,并立即加大了对驻村医生制的宣传,现在估计全县没有哪家农户不知道驻村医生是干什么的。”
, 百拇医药
驻村医生应该拥有更高的技术和专业素质。记者了解到,正在推行驻村医生制的地方政府一直都在强调驻村医生的选拔,但是到底选拔的标准是怎样的,还没有形成一个成文的制度。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村民对高水平医生的期待。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心卫生院负责人谭崇民不无担忧地表示:“一般的乡村都有个体诊所和乡村医生,在没有驻村医生之前,生病都是去找村医,但村医大多水平一般;现在政府既然专门安排了驻村医生,如果水平和以前的村医没什么两样,那么驻村医生制又有什么意义呢?”
需要充分考虑驻村医生的待遇。一位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医生向记者表达了这样一个想法:“政府也在乡镇卫生院选拔医生驻村,作为基层卫生工作人员,我们确实应该有这个意识,而大家都知道,把各项公共卫生职能的工作都做起来,驻村医生的工作量将非常大,现在政府部门对驻村医生的考核制度也很严,怎么样才能推动驻村医生的工作热情呢?显然,最重要的应该体现在对驻村医生的经济补贴和各方面待遇上面。”该医生认为,驻村医生工作量大而且辛苦,在为实现国家基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奋斗的同时,政府理应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支持,这也是很实在的动力。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38期, 百拇医药(汪言安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