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6年第9期
编号:11175491
苯巴比妥过敏相关性1型糖尿病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9期
抗惊厥药物过敏综合征;副作用;苯巴比妥;糖尿病;儿童,,抗惊厥药物过敏综合征;副作用;苯巴比妥;糖尿病;儿童,1病历摘要,2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抗惊厥药物过敏综合征(AHS)是一种急性致命性疾病。它的发生与芳香族抗惊厥药的芳香氧化物类代谢产物有关。通常于用药2~8周后发生, 而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和内脏损害等典型表现出来后才被认识诊断。本文通过个例报道和文献复习,探讨苯巴比妥过敏相关性1型糖尿病(T1DM)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方法 苯巴比妥过敏相关性T1DM个例报道和文献复习。结果 1例5岁女童在服用苯巴比妥13天后出现发热、皮疹、非病毒性肝炎和血清IgE升高,应用皮质激素和其他抗过敏药后,病情有所好转,然而在发病4周左右出现多饮、多尿、脱水和伴阴离子间隙增高(33.3mmol/L)的严重代谢性酸中毒(-26.3mmol/L)表现,高血糖(31.2 mmol/L)、高血酮(4.7mmol/L)、高糖化血红蛋白(7.2%)、低胰岛素(4.3mmol/L)和低C肽(0.6mmol/L)确诊患儿合并1型糖尿病,加用胰岛素替代治疗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住院45天后出院,继续应用胰岛素(诺和林30R上午和下午分别为10IU和4IU)。出院随访1年病情稳定,持续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出院1个月时复查高糖化血红蛋白为7.3%。查阅中英文文献,仅曾报道有1例与AHS相关的成人爆发性T1DM,其抗癫痫药物为卡马西平。结论 AHS发生率很低,但在服用芳香族抗惊厥药(包括苯巴比妥)患者出现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多脏器损伤时要注意AHS可能,争取早期应用皮质激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AHS患者时要注意其胰岛β细胞同时受损可能。这是第一篇关于苯巴比妥过敏导致儿童T1DM的报道。

    【关键词】 抗惊厥药物过敏综合征;副作用;苯巴比妥;糖尿病;儿童

    抗惊厥药物过敏综合征(Anticonvulsant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AHS)是一种急性致命性疾病。它的发生与芳香族抗惊厥药(苯巴比妥、苯妥因和卡马西平)的芳香氧化物类代谢产物有关。通常于用药2~8周后发生, 而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和内脏损害等典型表现出来后才被认识诊断[1~3]。在此,我们报道首例5岁女孩由于苯巴比妥过敏而出现儿童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以对这种罕见临床疾病有一初步了解。

     1 病历摘要

    1.1 症状和体征 患儿,女,5岁,因“发热和皮疹10余天,浮肿4天,少尿1天”于2005年1月30日入住本院。此前有3个月的癫痫病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6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