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数理医药学杂志》 > 2006年第4期
编号:11177250
原位杂交检测NFκB p65在皮肤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
http://www.100md.com 《数理医药学》 2006年第4期
血管瘤;核转录因子;,,血管瘤;核转录因子;,原位杂交检测NFκBp65在皮肤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1材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NFκB p65在血管瘤发生、发展及退化过程中的表达状况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及内皮中NFκB p65的表达水平,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NFκB p65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结果: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NFκB p65表达水平高于退化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NFκB p65表达水平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NFκB p65可能通过调控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而促进血管瘤的形成。

    关键词:血管瘤;核转录因子;

    血管生成因子皮肤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是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特征。在血管瘤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血管生成被公认为是其关键环节。在众多血管生成因子中,已证明TGFβ、TNFα、IL1α、IL8、ICAM1等含有NFκB的特异性结合位点,其表达受NFκB的调控,而这其中的一些因子,例如TGFβ、ICAM1等,已被证实与血管瘤的病理演变过程有关。为此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了同时期人皮肤血管瘤组织中以及正常皮肤组织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以探讨NFκB p65在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材料来源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1996~2001年皮肤血管瘤存档蜡块49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3例;最小年龄2月,最大年龄68岁,平均年龄30.3岁。这些血管瘤所在的部位有头皮、前额、眼睑、耳背、颈部、背部、上臂、大腿、手和足的皮肤等。患者术前均未做任何辅助性治疗。

    112材料分组蜡块切片厚5 μm,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按Mulliken分类标准并结合PCNA的表达进行分组。增生期血管瘤27例,退化期血管瘤22例,另取瘤组织周围正常皮肤组织5例作对照。

    12试剂与仪器

    121主要试剂NFκB p65mRNA原位杂交检测试剂盒;浓缩型鼠抗人NFκB p65单克隆抗体;即用型鼠抗人PCNA单克隆抗体;即用型兔抗人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即用型SP通用型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及多聚赖氨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9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