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5057
西藏,准备好了吗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20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09期(总第2364期 2006.09.20)
     对于长期远离复杂商业环境的高原企业而言,青藏铁路贯通所带来的商机,更像是一次严峻的挑战。青藏铁路开通后,内地药企纷纷进军西藏地区,开发藏药资源,使得藏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颇受人关注的话题之一。

    虽然西藏药材资源丰富,但青藏高原的生态极其脆弱,一些名贵药材生长的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便无法恢复原貌而濒临灭绝。目前,冬虫夏草、藏茵陈等多种野生动植物藏药材已经面临严重退化。同时,藏药采集和管理相对无序的状态,也加大了藏药原材料竭泽而渔的风险。

    据了解,像康美药业拟投资的红景天药物开发项目所需要的红景天原料药,一般至少要生长3~4年才能入药,而且需要连根部一起入药,其资源繁衍再生能力有限,因此有必要通过中药材资源的人工引种栽培和繁殖驯养,增强其药材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几年前,曾有中医药专家指出,制药企业发展过快是导致中药材资源面临枯竭的一大原因。这一观点曾给中药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业内人士认为,市场需求量是决定整个行业规模的最终因素,中药业的长远发展本身就要求突破自然资源的制约。

    由于西藏游热潮渐涨,人们对预防高原反应的红景天等藏药原料的开发力度亦随之加大,即使是采取人工种植,可能仍然无法满足青藏铁路开通后所带来的巨大需求。同时,红景天等藏药原料的市场价格也不断攀升,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以红景天为原料的诺迪康胶囊,随着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其来自原材料的压力已经凸显。据西藏诺迪康药业公司西藏管理总部总经理王江滨介绍,2003年,红景天的市场价是4元/公斤,而今年拉萨的行情已经达6.0元~6.8元/公斤。“公司正面临着做大规模的契机,而一旦做大,马上就会暴露出更严峻的问题。”王江滨表示,成本压力将使企业进退两难。

    虽然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已经在积极开展“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栽培技术”项目,以拯救濒临灭绝的药材资源,但一两年之内,面对藏药资源的巨大需求,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实际上,一旦打开市场大门,西藏药企在公司实力和体制上的弱势也将显现出来。

    众所周知,传统藏药具有3大顽症:崩解度、丸重差异和微生物超标,传统的藏医药工艺如何与国际生产工艺接轨,是个重要的技术门槛。同时,藏药特殊的疗效来自于其特殊的自然生长环境,而人工种植除了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外,其药性、生长周期等等,都是技术难题。此外,缺乏严格的标准规范,产品质量技术含量低,是西藏药企走进内地市场的另一障碍。据了解,目前西藏藏药企业生产的360多种藏成药中,有218种藏成药已经制定了国家标准,还有一部分藏成药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毒性过大,尚未建立科学的质量规范,存在疗效不准确,质量不稳定的情况,达不到国家标准。

    对于生长在青藏高原的西藏药企来讲,虽然他们能够适应稀薄的氧气,但市场经济和商业环境的缺失,以及由青藏铁路贯通所带来的商业气息,或许会令其感到窒息。“尽管机会扑面而来,但西藏其实并没有准备好。”西藏自治区招商局副局长康浩直言自己的忧虑。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109期, http://www.100md.com(王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