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学术交流
编号:11181928
中医晋职考试与中医教学改革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27日
    摘要:振兴中医的关键在于中医的人才的培养。而实用型医学人才需要有创新精神、需要创造力。中医教学如何面对医学人才市场,适应需求,顺利取得晋职考试的合格证,并取得最佳效果呢?具体方法是:(1)加大改革力度,突出学科特色(2)智能组卷,从学校就开始适应(3) 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强化记忆(4)题目尽量简洁,模棱两可的题目尽量杜绝。

    卫生技术干部晋职考试属于晋升职称中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如何让学生既能熟练掌握书本知识,又能顺利拿到职称和职业医师执照,还能顺利完成临床任务。是中医教学工作中每个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通过参加主任中医师晋职考试,觉得两者之间还是可以沟通的,感慨之余,不揣冒昧,将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一浅探。相信对中医院校的教学人员和学生都会有点启发。

    关键词:晋职考试;中医教育;教学改革

    1.加大改革力度,突出学科特色
, http://www.100md.com
    中医院校的教学一直以来沿袭的是传统方法。老师面面俱到地讲,学生事无巨细地听,不厌其烦地背。一考完就忘得八九不离十了。到临床实习时,带教老师的随意性又很强,辨证大多数不按教材上的证型来,给学生的错觉是脱节了。教科书上的东西可以不用掌握。其实不然,晋职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表明,教科书仍然是指导实践的标准,是衡量对错的准绳。所以中医教学改革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应对的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的问题。我认为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突出学科特色上。可以大幅度删减基础课时,因为中医有中医的特点,不像西医的实验知识,不可缺或。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贯通法”采取“以病证为中心的教学法”(这是我院的重点课题)。就是在教学方法上把中医基础理论的讲解贯穿在病证讲述中,以临床各科常见病证为中心,串讲该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治则、方剂、中成药及针灸、推拿、拔火罐、艾灸等治疗方法。尽可能多地请典型病人作教学模特,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见习机会,以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严格按培养目标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在总结研究成果上采取“对比分析法”

    以培养目标为准绳,对两种教学方法实施结果产生的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及中医临床实际操作技能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总结教改的成功经验。所有学过中医的人都应该尊重这样一个事实,学习再吃力的人,通过加大教学讲解与多媒体手段,反复灌输,反复记忆,并通过经常的临床见习,对常见病的理解与治疗也会记忆深刻的,而这种深刻记忆对将来必须要面对的各种考试将是受益匪浅的。即便你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出口成章的原文背诵能力,有真才实学,甚至是临床上有独到见解之人,是当地德高望重之人。都需要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有多委屈都必须通过考试。分数必须到线。但是不是说只要会背教材上的内容,就万事大吉就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难免会出现一批高分低能者,甚至眼高手低,夸夸其谈之辈。但实践仍然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比如本次考试的题量虽然偏少,以中医内科为例:只考了头痛、眩晕、咳嗽、喘证、哮证、胃脘痛、痹证等病证,总共五十九道小题,一点即过,不能返回。内容比较详实,在头痛的问答题里问了一些引经药、头痛部位与经络的关联问题,对一些注意记忆的人来说没有多少难度。但对病因病机的分析和治疗上就加了一些灵活运用的知识点。光靠死记硬背是难于得到理想成绩的。又如考胃脘痛和咳嗽等病证时增加了一些西医的内容。也应该是有难度的。而且将来随着考试制度的日臻完善,考试题库的日渐加大,本人认为考试的题量必将增加,内容也将不断丰富。需要强调的是,要改变人们对中医传统方法和思维的偏见,中医领域的教学改革所取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中医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甚至是举足轻重的。而学科带头人的产生应该是学院派占据主流的。教学改革意义深远,但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勇气也需要支持,为了让国人引发新一轮的中医热浪。为了“国粹”的发扬光大,我们这代人应该付出,应该努力。我们责无旁贷。
, 百拇医药
    2.应该大力提倡智能组卷,从学校就开始适应

    晋职考试题目的顺序是颠倒的,各学科各专业的人员交叉混坐,理论上讲,作弊的可能很小。但由于专业考试内容完全相同,而且题量比较少,如此一届届考下来,难免会被一些人钻空子,出现舞弊现象。而学校的舞弊之由来已久,依本人的管窥之见,应该采取上机考试,并对传统的考试软件进行改革,采取智能组卷,少则几秒钟,多则几分钟即可随机组出每人不同的一份试卷。现在中学生的学习软件早已有了先例,只要稍加改革即可。根据考试的专业、内容及时间安排的不同,鼠标一点即可轻松地随意地搭配组合出符合要求的试卷。每人的考卷都不相同,每次的考卷都不相同。可以彻底杜绝舞弊现象。以中医内科为例,可以把大纲要求掌握的所有病证都输进去,重点还是放在常见病上。常见病的题目多多益善。这很容易。只需要在做题库时掌握好尺度就可以了。比如霍乱现在发病率很低了。那么题库里就只需要做几个证型即可。寒霍乱:轻证藿香正气散合纯阳正气散重证附子理中汤。热霍乱:燃照汤或蚕矢汤。干霍乱:玉枢丹等等。当然困难是有的,需要题库的题目量比较大,工作量也随之增大,制作人员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但此举无疑是最科学、公正和智慧的事情。如果此建议被采纳,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将引发教学改革的新思路。甚至改单一理论考试为理论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理论与操作比为6:4),即课程结束后,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出同样的试题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同时进行理论和技能操作的测试,并进行阅卷评分;并购置SPS统计软件。将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及对比分析,并得出教改的结论。既可解决目前我院专科非中医专业的中医教学课时少,内容不当,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少的矛盾及其与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问题。又可解决中医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中医的方法,提高中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是最符合中医教学实际的。
, 百拇医药
    3.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强化记忆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各学科的最新进展不断被媒体报道。世界的变化,社会的变化也同样触动着中医这根古老的神经。逆潮流而动者必将被淘汰。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在搞好本学科建设的同时,不断接受新事物,不断更新观念,不断与同行们切磋交流。汲取别人的宝贵经验,少犯或者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尽量让自己有满满的一桶水,让各学科间的知识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得心应手。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看书的效果不是很好,今天看完,明天忘记是常有的事。所以强调有压力不是件不好的事情。而考试是最好的促进自己用心看书,与专家交流心得的的绝好机会。相信大家都有同样的感觉,只有考试日期临近,看书的效果才会越来越好。比如考题中出现了需要背诵的方剂,中医内科需要完整背诵天麻钩藤饮、羌活胜湿汤、芎芷石膏汤、黄芪建中汤等方剂。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要求一字不差,可能会难住部分人。但因为有了这样的题目,会促使专业人员背诵更多的方剂。记忆更多的知识点,把遗忘的知识一点点温习回来,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自己。同时受益还有你的学生,你的下属和需要你指导的人的。如果把这种心得带给需要在考试中顺利过关的人,他们必将受益匪浅。对于题目中出现的一些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内容,也会应对自如。师生均受益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 百拇医药
    4.题目尽量简洁,模棱两可的题目尽量杜绝

    教学过程是检验老师教学能力和影响力的过程,考试结果是检验学生学得如何的标准之一。但考试题目是否过偏、是否过难、题量是合适也是条件之一。还要尽量简洁,模棱两可的题目尽量杜绝。如果一些附带条件并不明显,可以这样选也可以那样选。容易引起歧异的题目尽量不用。在临床上是应该允许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但考试毕竟是考试,应该尽量不让人产生误解。比如这次考的中医内科的一道题,病名很明显,是哮证。而且按教科书上的辨证分型应该是热哮。既然是热哮,方剂就应该是定喘汤。问题是此病人是年青人,而且有发热38℃。教科书上热喘证型中没有明确列出有发热,是低热还是高热,据于此,不少人选择了麻杏石甘汤。理论上讲这也是可以的。用石膏退其热,麻杏甘化痰平喘。当然,道理归道理,评分还是有统一标准的。还有痹证一题,大家都知道治疗时要加入活血化瘀之品,但此病人病程日久,夜间疼痛甚,需要加滋阴或者补气之品吗?理论上讲是需要的,但又担心选多了答案要倒扣分,又没有明确的方可套用,所以比较为难。选择药物时就出现多种答案,而且在临床上都是说得通的。出来后大家一对,各不相同。不像选择羌活胜湿汤等方那样有说服力。所以希望这种有争议的题目少点为佳。尽量把题目出得简洁些,有书本可参照而不模棱两可为选择标准。应该广泛征求意见,题库题量大,范围广,专家意见多些,试卷就会越出越好的。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的管窥之见,出于对中医教学改革的关注,出于对中医事业的热爱。晋职考试过后,把两者之间可能进行的改革进行浅探,希望抛砖引玉,有更多的人来关心中医教学改革,关注晋职考试。有理由相信,中医的未来应该是让人有信心的。, http://www.100md.com(许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