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37期
编号:11184421
治愈ALT“正常”慢性丙肝——从临床观察到积极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28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37期
     长久以来临床上一直将ALT“正常”的慢性丙肝视为正常携带者,采取观察-等待的治疗策略。但是许多研究已经指出,ALT正常的慢性丙肝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脏损伤,甚至是桥接纤维化或肝硬化;并且生活质量调查表明,即使ALT“正常”的慢性丙肝患者生活质量也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随着对慢性丙肝的深入了解也发现,ALT“正常”的慢性丙肝患者ALT存在波动,一项长期监测(72周)研究发现,监测初期ALT“正常”的慢性丙肝患者中,52%在监测期间出现ALT升高。

    现在有许多专家对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ALT正常范围存在异议,因为该正常范围的参照人群中包括了许多丙肝和脂肪肝患者。近期的研究已经发现,血脂代谢异常以及许多其他因素是ALT的独立影响因素。

    随着对ALT“正常”慢性丙肝认识的深入,各项国际指南逐步修订其治疗策略。NIH 2002年指南已经指出,ALT“正常”和ALT升高患者抗病毒治疗的SVR相似,并且AASLD 2004年指南推翻了ALT“正常”患者采用干扰素治疗会导致ALT爆发性升高的推论。

    2004年发表的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的大规模、国际多中心研究中,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ALT正常的慢性丙肝,48周疗程获得的总体SVR为52%(图6),与ALT升高患者相似(56%);基因1型的SVR分别为40%;基因2/3型24周疗程和48周疗程SVR相似(72%对78%)。其中空白对照组中因为没有药物干预,没有1例患者发生自发缓解。此外获得SVR的患者治疗过程中ALT进一步降低,提示患者治疗前ALT水平升高。

    因此,应该放弃观察-等待的治疗策略,积极治疗ALT“正常”的慢性丙肝。,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