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2285
我尖叫,我存在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2日 2006年智慧公社总第六期(2006.6)
     我们的声音因每一个选题而深入,因每一个版面而洪亮,因每一个策划而彰显影响力。

    挪威表现主义绘画大师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在其著名作品《尖叫》中用一种梦魇状态说明现代人的焦虑、恐惧和孤独心态。而对于当下的人们来说,这种形而上的状态已是活生生的压抑,尤其对于一惯内省的人来说,尖叫的意义具有突破性的精神释放。在我们周围,“请勿大声喧哗”不止是种卫生习惯,还是一种公共礼仪——传统戏曲中,“咆哮公堂”甚至是足以引起打板子的严重“违纪”行为,这给人的印象是,尖叫包含着不妥协的反叛成分,在与现实的抗衡中,声音的高低往往会淹没理智的光辉。鲁迅“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警句和张国荣“沉默是金”的唱词渲染了不出声的力度,但内心的呐喊却从不停息,这已将尖叫已上升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高度。而对于大多数乡绅型的男人来说,可能的尖叫形式只能是回避锋芒,声带的断裂和隐忍让我们远离天真和放纵已很久了,即便痛苦或愤怒,所谓的君子风范总会适时地调整出故作深沉的姿态,谁见过一个大喊大叫的男人能与世俗平易近人地媾和过?
, 百拇医药
    但事实上,尖叫确实无处不在——娱乐版正用“尖叫指数”衡量英超、F4、甲A和明星演唱会的人气氛围,而尖叫成为市场行为的商标之一正在被广泛推广和应用,有一种叫做“疯狂英语”的学习方法还被搬上了春节晚会,其精髓正是要突破中国人惯于羞怯的个性(这种“羞怯”本来就是一种遮掩,“理直气壮”或“气壮山河”之类同样是儒家文化的声色符号);包括,一种吸引眼球的“尖叫产业”亦被批量制造着,从游乐场所极限体验的“尖叫项目”(蹦极、鬼屋、过山车)到视角领域的“尖叫系列”(恐怖惊悚片、惊吓FLASH),尖叫的含金量顺利实现了开发赢利的转轨。尖叫之后的疲惫同样需要下一场尖叫的刺激,我们需要娱乐,尖叫是奋勇加入作秀行列的方式——我尖叫,我存在。

    据说有一种尖叫减肥的邪方子,有无科学根据不好说,但尖叫耗费热量、清肺利咽应是无疑,这不失为一种低成本的健身方法。曾看过Peark台播出的一段英国小孩比赛尖叫的短片,那种歇斯底里的大无畏态度除了给人以酣畅,还使我的静室充满莫名的动感。

    几年前出版界开发《孔雀的尖叫》(网络写手夏紫烟愁作品)和卫慧的《蝴蝶的尖叫》之类女性作品,其发行与销售效果出奇之好,再次证明了文化产业界将“尖叫”转化为生产力的商业市场价值。相对于女性的尖声犀利,男人之吼,带有喘息、嘶哑、喉节颤抖、脸红脖子粗的动感,更能表现地动山摇、雄心万丈的野心——影视作品中的末路英雄常常会这么悲天悯人地质问天地,其悲凉感加剧了嘶吼的现实意义。仔细想来,男人的尖叫意象确实不同于女性这般细腻、优雅,多半与“狼嗥”、“虎啸”之类相关,似乎用“嚎叫”更有气势(也可能与男女的声带生理构造有关)。今年是艾伦•金斯堡 1926-1997以“垮掉的一代” (Beat Generation )为宣言的代表作《嚎叫》出版五十周年,其渲泄的精神意义远远大于被广泛误读的文字符号,而表达的是一种理性男性的破坏性张力,这与时下营销界热衷寻求的“破坏性商业机遇”有异曲同工的影响价值。遗憾的是,会叫的男人越来越收敛了,除了手机上发发“幽默段子”、喝酒时讲讲“豪言壮语”,余下的就是在K歌房里声嘶力竭般地叫唤。其实,男人是最需要发泄的脆弱动物,既然在都市的丛林中不能像在黄土高原上肆唱信天游,那么,心底的抑郁只能盘踞在嗓子眼儿,找一个适当的角落和时机,试着“尖叫”,直抒胸臆,一吐为快。
, 百拇医药
    其实,当尖叫成为一个小资词汇与减压发生关系时,我们看到了浮躁的现实驿动的心灵,不安、漂泊、动荡和迷惘,这种无所不在的恐惧昭示着现代人脆弱的一面——对于未来,一己的声音实际上是多么的不明朗和底气不足啊。

    然而,当我们以专业媒体的声音抒发一个专业产业领域的现状和将来时,我们的话语权力就是对这份情系公众健康的医药产业领域的增值性“尖叫”开发,因为我们的关注、研究、思索和报道不再是个人声音的疲软,而是一种责任的合力与媒体精神的共鸣,我们的声音因每一个选题而深入,因每一个版面而洪亮,因每一个策划而彰显影响力,以每一个融入智慧公社的内容制造者的共同追求和价值观,内省而光芒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舞台一角表达:我的声音无论大小,但热情的温度足以煮开“我尖叫,我存在”的个人竞争力之内核。

    医药经济报2006年 智慧公社总第六期(2006.6), http://www.100md.com(李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