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5393
从“选我”到“我选”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2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14期(总第2369期 2006.10.02)
     笔者近日与几家医药物流企业的交流时欣然发现,在对国外资本引进和合作伙伴的选择上,企业越来越趋于理智,正在实现从“选我”到“我选”的转变,从过去的盲目追捧到现在的有意识的选择,这真是一种令人欣喜的现象。尽管医药物流发展的虚火尚未完全褪去,但不少企业显然已经开始回归理性。

    “现在应该是说整个行业恢复理智的时候。”一位专业从事第三方医药物流的老总如此感叹。

    中国医药流通企业一直笼罩在“一小二多三低”的阴影之下。“一小”指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二多”指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三低”指企业集约度低、利润率低、管理效能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部有大额投资加入,很容易在行业内造成新一轮兼并、重组热潮,一些不能适应竞争形势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一些大型企业将逐渐取得区域垄断地位,赚取高额垄断利润。业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外商强大的资金与物流管理经验引入中国医药物流建设,必将对现有医药流通企业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由一般传统型向大型化、现代化方式发展。因此,对于引进外资也成为国内企业的一块“心病”。而遗憾的是,在过往的案例中鲜有成功。

    2006年的中国医药物流业,在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后,呈现出内外企业在竞争中整合,市场在增长中细分的景象。在“扩大”与“做强”的辨识中慷慨激辩,外资物流企业争唱独资大戏,延伸专业触角,而国内物流企业对于利润的焦灼与对于迅速壮大的憧憬同样强烈。也许有的未进入者面对“高投入、薄利润”的物流环节顿生寒意,而各路国际资本却在寻求机会布局谋篇。

    面对资本的追逐,现在国内医药物流企业却有了自己的考量。刚刚与一跨国投资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的全洲医药物流港在获得2亿资金投入的同时,还将获得对方对其国际物流市场与医药进出口业务的运营提供有力支持,以及协助全洲物流的境外上市辅导工作,而资金之外的业务合作正是该企业所看中的。而之前仅仅是单纯的投资行为的资本方,该企业选择了放弃。坚持这个原则的原因,就在于从自身企业的情况出发,使合作业务能得到长期持续的发展。而资本的特性就是逐利,衡量的唯一标准就是投资回报率。对于这类合作的开展,不少企业有了更谨慎的态度,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不少企业认为对于合作方的选择应该是理念很相近的合作伙伴,对于合作的开展并不急功近利,而愿意慢慢等待和有意识地选择,直到碰到最合适的那个。否则,如果供需的目的性不一致,合作将会是痛苦而短暂。因此,追求水到渠成的合作日益成为共识。

    合作是期待双赢的。在习惯了被动的被选择之后,在经历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循环之后,国内的物流企业终于意识到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从“选我”到“我选”,这种日渐理智与清醒的姿态对于处于低潮期的医药物流业无疑具有非同一般的积极意义。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114期, 百拇医药(康义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