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人人都有“自己的医生”
头疼脑热不必去大医院,这是我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卫生部统计,去年上大医院看病的共有24亿人次,但真正住院的只有6000万人,所占比例很小。这说明“大多数人根本没有因患大病才上大医院”。如果将这部分人分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医院的就医环境可能会好很多。虽然不一定能解决“看病贵”,但这对解决“看病难”不失为一剂良方。
种种迹象表明,这剂良方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卫生发展模式,事实证明,这样的模式在他国运行得比较成功,公民也乐意接受,但到目前为止,为什么大多数人还不愿意进社区,而是“全国人民上协和(协和医院)”呢?
其中的原因,除了国民素质和就医观念外,还在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中的不少地方只学到别家成功模式的皮毛,而放弃了对精华部分的吸纳。换句话说,部分地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少有些“假模假式”:一样都是花钱,一样都是看病,甚至一样都是冰冷的脸和漠然的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大医院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笔者所在社区里设有一家卫生服务中心,其医疗价格并不比大医院便宜多少,医生水平相对大医院却明显单薄,医疗器械和就医环境也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为什么不去大医院而专挑社区?甚至可以说,在现阶段,凡是对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负责的患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他们没理由不选择上大医院看病。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卫生服务又是怎么样的呢?笔者近期偶然在某知名刊物上看到原央视名嘴姜丰发表的《英国女病人》,写到她在留学剑桥期间生了一场病,这本来没什么稀奇,但其中间接记录下英国医疗的现状,让笔者好生羡慕。在英国,患者是否需要住院并不取决于患者的主观意愿,而取决于医生认为“确有必要”,并且这些“确有必要”住院的患者是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过来的。社区医生熟知自己所接诊的患者的情况,能对患者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当社区医生解决不了时,再安排患者到大医院。大医院诊断完毕,医生会写一封信,详细交代患者的治疗情况,交还患者带给“自己的社区医生”。
笔者认为,所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人人在自家附近都有”自己的医生“在那儿上班,而目前我国不少地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只是规模较小的普通医院而已,远未能使每一位居民都拥有“自己的医生”。于是,一些患者萌生了这样的念头:如果到大医院看病与到社区看病一样,我们所要面对的都是陌生的医生,何不找一个相对更值得信赖的大医院的陌生医生呢?
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才进医院,这不只是简单的说教和劝导,更不能成为一种粗暴的强制,而必须首先确保患者能在社区获得更好的服务。笔者认为,只有“人人都有自己的医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才是真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我的医生”成为进入人们日常词汇用语里的那一天,小病不出社区的愿景才能真正实现!
如果您是一名社区医生,或熟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作与发展,欢迎将您的观点写成随笔,发至yyjjb@21.cn.com,注明社区医疗版收。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40期, 百拇医药(舒圣祥)
种种迹象表明,这剂良方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卫生发展模式,事实证明,这样的模式在他国运行得比较成功,公民也乐意接受,但到目前为止,为什么大多数人还不愿意进社区,而是“全国人民上协和(协和医院)”呢?
其中的原因,除了国民素质和就医观念外,还在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中的不少地方只学到别家成功模式的皮毛,而放弃了对精华部分的吸纳。换句话说,部分地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少有些“假模假式”:一样都是花钱,一样都是看病,甚至一样都是冰冷的脸和漠然的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大医院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笔者所在社区里设有一家卫生服务中心,其医疗价格并不比大医院便宜多少,医生水平相对大医院却明显单薄,医疗器械和就医环境也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为什么不去大医院而专挑社区?甚至可以说,在现阶段,凡是对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负责的患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他们没理由不选择上大医院看病。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卫生服务又是怎么样的呢?笔者近期偶然在某知名刊物上看到原央视名嘴姜丰发表的《英国女病人》,写到她在留学剑桥期间生了一场病,这本来没什么稀奇,但其中间接记录下英国医疗的现状,让笔者好生羡慕。在英国,患者是否需要住院并不取决于患者的主观意愿,而取决于医生认为“确有必要”,并且这些“确有必要”住院的患者是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过来的。社区医生熟知自己所接诊的患者的情况,能对患者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当社区医生解决不了时,再安排患者到大医院。大医院诊断完毕,医生会写一封信,详细交代患者的治疗情况,交还患者带给“自己的社区医生”。
笔者认为,所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人人在自家附近都有”自己的医生“在那儿上班,而目前我国不少地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只是规模较小的普通医院而已,远未能使每一位居民都拥有“自己的医生”。于是,一些患者萌生了这样的念头:如果到大医院看病与到社区看病一样,我们所要面对的都是陌生的医生,何不找一个相对更值得信赖的大医院的陌生医生呢?
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才进医院,这不只是简单的说教和劝导,更不能成为一种粗暴的强制,而必须首先确保患者能在社区获得更好的服务。笔者认为,只有“人人都有自己的医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才是真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我的医生”成为进入人们日常词汇用语里的那一天,小病不出社区的愿景才能真正实现!
如果您是一名社区医生,或熟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作与发展,欢迎将您的观点写成随笔,发至yyjjb@21.cn.com,注明社区医疗版收。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40期, 百拇医药(舒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