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分析化学》 > 2006年第9期
编号:11201555
质谱技术研究海兔大脑神经节超微量多肽内切酶和酸性多肽酶解产物
http://www.100md.com 《分析化学》 2006年第9期
海兔,大脑神经节,酸性多肽,二聚体,多肽内切酶,,海兔,大脑神经节,,酸性多肽,二聚体,多肽内切酶,1引言,2实验部分,3结果与讨论
     摘要 采用ESIQTOF质谱分析了由2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酸性多肽(AP)的一级结构。选用RPHPLC和MALDITOF质谱非在线技术分离与鉴定海兔大脑神经节(CG)多肽与蛋白质的组成与分布,发现CG中含有AP酶解的二聚体短肽。这些短肽序列分别为2(NKDEEQRELLKAISNLL)、2(NKDEEQRELLKAISNL)、2(SGVSLLTSNKDEEQREL)和2(LTSNKDEEQRE LL),均以L—R(氨基酸残基)方式断裂。以AP为探针,结合MALDITOF质谱分析技术,发现CG中含有超微量的L—R多肽内切酶,其分子量为7821825Da。本研究中的分析方法也适合于研究其他生物体内超微量多肽及多肽酶分布与功能。

    关键词 海兔,大脑神经节, 酸性多肽,二聚体,多肽内切酶

     1 引言

    海兔(aplysia)主要分布于沿海浅海区域,属于腹足纲类的软体动物。由于海兔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结构简单,易分离和细胞定位,因而它的CNS一直是神经分子生物学的经典比对模型[1,2]。目前有关海兔CNS蛋白质与多肽组的分离、纯化与鉴定研究甚少,其原因是缺少可行性分离与纯化CNS多肽与蛋白质组的方法[3]。Rubakhin[4]曾采用MALDITOF质谱技术直接分析加洲海兔(AC)囊细胞(bag cell)外表层多肽组成与分布,并发现了酸性多肽(AP)组成。Hummon等[5]发现了AC口腔神经节中含有酶切AP (一级结构:SSGVSLLTSNKDEEQRELLKAISNLLD)LL酰胺键的多肽酶。近期,作者也发现了海兔CG外表层含有AP的酶解产物,推测酶解顺序是从AP的N端到C端,并以LR方式酶解AP[3]。吴韩志等[6]采用MALDITOF质谱技术研究厦门蓝斑背肛海兔(NLCS)CNS连索外表层超微量多肽组成与分布时,也发现了神经连索外表层上含有AP酶解产物和聚合态。由于海兔CNS的AP、AP酶解产物和多肽内切酶含量很微,难于采用常规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给予分离与纯化,从而限制了对分子结构的研究。

    本实验采用RPHPLC和MALDITOF质谱分析技术,分离与鉴定海兔大脑神经节(cerebral ganglion,CG)中超微量AP酶解产物的组成与结构;以AP为探针和MALDITOF质谱为分析技术,研究海兔CG中多肽内切酶的功能,进而研究AP的生理功能。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5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