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药发展相对滞后的基本原因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新疆的维吾尔药(以下简称维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区现已有7家现代化的维药生产企业,注册上市47个维药品种,并建立了全国营销网络,形成了5000万元的年销售规模。而和田、喀什等地区的维吾尔医院、诊所和维吾尔医院的制剂室,也都获得了较快发展。
在看到维药产业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应看到,与其它地区的民族药相比,新疆维药产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据统计,2004年,全国民族药产值为55亿元,新疆全区的维药产值却只有约5000万元;全国民族药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品种有近20个,新疆维药尚没有年销售过千万元的品种;全国年销售额过亿元的民族药生产企业近15家,新疆目前尚无一家年销售额过亿元的民族药生产企业。
造成新疆维药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新疆维药经典品种被其它企业大量仿制,给维药发展带来困难,并造成两大恶果。第一个恶果是加剧了恶性竞争。目前,新疆的27个维药经典品种被131家药品生产企业仿制,其中仿制百癣夏塔热片的有35家,仿制除障则海甫片的有13家,仿制通滞苏润江胶囊的有11家,仿制阿娜尔妇洁液的有9家,仿制益心巴迪然吉布亚颗粒的有7家,仿制祖卡木颗粒的有6家。第二个恶果是药材资源更加紧缺。新疆维药生产所用药材,60%本地自产或从周边国家进口,药材资源十分有限。维药品种被大量仿制,必然造成相关药材的过度开采,这既影响生态环境,又无法保证药材质量。近年来,维药药材价格一涨再涨,有的品种甚至有价无货,药材抢购和囤积居奇现象已经出现。同时还应看到,维药品种被大量仿制,也与新疆维药研制、生产单位的品种保护意识不强有关。贵州苗药有154个品种,其中2/3以上的品种申请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中药品种保护;在藏药上市的几十个品种中,近60%的品种申请了中药品种保护;而在新疆47个维药品种中,有专利保护和行政保护的品种却极少。
打造新疆维药品牌,促进维药产业健康发展,一靠国家政策扶持,二靠理性的宣传推广,三靠加大资金投入,四靠科学技术支撑。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报请国家有关部门控制维药品种的仿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虽然不负责医药经济的行业管理,但还是应当主动了解和研究维药产业乃至整个医药经济的发展现状,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加强监管,才能引导维药产业健康发展。
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注册处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