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63162
当心!“医闹”之手伸向社区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9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15期(总第2370期 2006.10.09)
     最近,笔者所在的福建南平发生了一起影响恶劣的医疗纠纷:一所非常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为一起医疗纠纷,当天就被“死者家属”砸烂,导致医生出走。最后,社区中心不得不满足“死者家属”的不合理要求,赔了一大笔钱,平息了这场纠纷。

    笔者以为,发生这样的事情并非偶然。过去,大型医院的医疗纠纷发生率比较低,是因为有些患者不敢和大医院闹,大医院也保持着神秘感:社会关系比较复杂,背后有政府“撑腰”。但后来,随着“医闹”的诞生,索赔成了一种职业。这是因为不良分子看上了大医院的经济实力,认为大医院承受得起颠簸。

    由于“医闹”的“叫板”,管理部门和不少大医院开始出台对策,整治这些不良分子。近期,“医闹”们开始有所收敛。

    许多纠纷正发生在中小型医疗机构,他们既要接受危重病人,而且由于投入和人才问题,质量隐患也较多,因此纠纷多、处理也难。相对来说,社区中心因为和患者同处一区,关系熟、态度好,纠纷也少些。可目前这样的情况正悄然发生改变,稍有不慎,社区医生同样面临被索赔的局面。

    由于医疗分布点多,同时病人担心直接去大医院看病,价格上难以承受,一部分危重急诊病人也选择了社区中心就医。对于这些患者,稍有怠慢和疏忽,就可能酿成医疗纠纷。

    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社区医生其实处在风口浪尖上。由于政府投入不足,不少社区中心都是只有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等简单的诊疗设备。而如今,医疗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越来越严,社区中心出现医疗缺陷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风险随之增加。尽管社区中心的重点在常见病、多发病,但遇到紧急情况,社区中心也不可能撒手不管。此外,意外的用药不良反应造成患者伤亡,在社区中心也时有发生。

    而另一方面,患者家属或“医闹”认为,社区中心比较“好欺负”:规模小、人员少、没靠山,根本不像大医院那样难对付。所以,对社区医生们下手,“成功率很高”。

    社区医疗纠纷不断增加,也与整体社会中的医患关系紧张有关,即使大多数社区医生有着良好的服务态度,也无济于事。针对这种现象,从根本来说,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社区中心的投入,全面规范社区中心的医疗行为;有关部门在保护大型医疗机构的同时,更应重视对这些小型医疗机构的保护。而社区中心也应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定位,对于危重病人及时建议其到大医院就诊,以免后患。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41期, 百拇医药(吴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