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53659
人体肥大细胞成为心脏卫士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13日 解放日报
     人体内有一种肥大细胞,会引起过敏反应和哮喘。但肥大细胞既可伤人,也可护人。

    张庆勇博士发现,如果将肥大细胞聚集和激活,有利于心肌内新生血管的生成,进而保护心脏。

    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第16届世界心脏病大会暨欧洲心脏病学会上引起轰动,35岁的张庆勇因此荣获“杰出青年研究奖”,成为此次大会唯一入选并获奖的亚洲青年学者,这也是我国学者首次在欧洲心脏病年会上获此殊荣。

    张庆勇解释,心脏的结构就像一棵大树,由心肌细胞、大血管和小血管构成,分别好比“叶子”、“树干”和“树根”。“树干”起着传递和运输血液的作用,但“树根”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密密麻麻的“树根”,不仅把氧气和养料供给心肌细胞,还把这些“叶子”产生的废物带走,是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此外,“树根”还可调节外周血,为心肌供血提供一个稳定的血压和血流。

    近年来,心脏介入和心脏搭桥等手术大量用于临床,但血栓这个心血管疾病常见并发症,一直伴随着上述手术。出现微血栓导致的并发症后,严重者可导致心肌“无复流”的发生,死亡率极高。另外,这类手术使病变血管开通后,病人依然可能有胸痛、胸闷等症状存在。专家认为,这些症状产生,主要是因为缺少对“树根”———微小血管的保护,导致部分小血管出现功能障碍。

    如何修补被破坏的小血管呢?多年来,张庆勇一直把目光聚焦在肥大细胞上。尽管存在于多种器官中的肥大细胞,其直径只有20至40微米,肉眼看不见,但张庆勇及其团队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一直被视为“坏家伙”的肥大细胞,能促进小血管生成,具有修补血管功能。不过,这得有个条件,那就是对肥大细胞进行聚集和激活。张庆勇表示,这正是他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专家认为,张庆勇的发现具有较高临床价值。“根”深才能“叶”茂,只有将“树根”保护好,微小血管的功能才能得以正常发挥。这提醒医生,被广泛应用的心脏介入和心脏搭桥等手术开通大血管后并非万事大吉,实际上更要注重对微循环血管及其肥大细胞的保护。

    欧洲心脏病学会主席米歇尔·科马加:张庆勇博士的获奖论文是从2891份36岁以下青年学者的论文中筛选出来的,并经学会严格评判,被认为是最出色的论文之一,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