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62997
“中医”更重要的是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16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18期(总第2373期 2006.10.16)
     双节期间,正值普天同庆、合家团圆之际,却传来一则让欢欢喜喜过节的国人颇感意外的消息,据10月6日《广州日报》报道,近日韩国在成功申报端午祭之后,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此报道一出,各大媒体随即跟进,国人敏感的神经再次绷紧,一时间各门户网站论坛上,有人被气得咆哮,有人痛心不已,有人深刻反思,仿佛中华民族又一次到了“最危急的时候”,“维护传统”、“保护中医”等呼声再次高高扬起。当然,对此事漠然置之和持支持态度的亦大有人在。

    在这个群情激涌的时刻,特别需要媒体和国人的理性以待。事实上,据韩国媒体报道,他们要申报的是韩国的一本传统医书《东医宝鉴》。此书编纂于1613年,著者为韩国朝鲜时代的太医许浚。在韩国人眼里,这本书的地位相当于中医中的《本草纲目》,值得大大彰扬(据10月8日《环球时报》4版)。即是说,不是“韩医”申遗,而是韩国的医学专籍要申遗。国内一些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发生了误差,在被放大事实的报道面前,国人的神经“过于敏感”。

    然而,国人的神经因何敏感?为何“韩医”的概念忽然而生似乎要与“中医”分庭抗礼?不是“韩医”申遗我们就可以放下心来了吗?这其中,实在有一种忧虑,需要反复回味。大的命题“维护传统文化”我们不去讲,就谈中医药,对其保护还是发展哪个更重要?抑或是“两手都要硬”?
, 百拇医药
    就保护而言,早在今年2月初,中国传统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确定,将中医理论、养生、诊法、疗法、方剂、中药、针灸和民族医药(含藏医药和蒙医药)等8项内容,列入中国传统医药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名录。中医自此走上“申遗之路”。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医到底是否需要申遗,在中医界内部的争论还非常激烈。相当一部分意见认为,对于中医来说,更重要的命题应该是发展,而不是保护。此次“韩医”申遗事件,笔者亦采访了广东中医界的几位名家,他们对此反应冷淡,认为韩医脱胎于中医是全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国人对此不必过于激愤,更需要做的是,如何把中医药继续发展好。

    确实,于中华民族甚至整个人类发展而言,勿庸置疑,中医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珍贵遗产,从历史角度来讲,中医药申遗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果政府和国人把过多的热情倾注于此而忽略了对其发展的重视,那么将来,中医药可能真的会成为“遗产”。

    发展是硬道理。虽然,目前国内对于中医药如何发展尚未形成很明确的思路,但是我们毕竟在不断尝试和努力,中药现代化已经做了10年,而目前中医药标准化的工作亦已启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计划到2010年制定出500项中医药标准。这不失为发展中医药的一个较有实质性的举动。毕竟,中医药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标准,是不能真正发展和走向世界的。
, 百拇医药
    链接

    中医药之辩

    6月1日,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功耀教授在博客上发表第一篇文章《告别中医中药比破除迷信更容易》,拉开了他批判中医中药的序幕。6月13日,张教授又发表了《从中医药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说起》一文,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反响,评论达百条。其中表示反对意见的占大多数,之后张功耀围绕这一话题继续撰文多篇。10月7日,张功耀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起了“征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公告”的签名活动,短短几天,签名人数过万,其中有很多是医卫工作者。

    西医认识“标”和“本”比中医深刻

    ■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张功耀

    中医中药在整个世界科学史上是最没有地位的,连一章都写不满。西医对“标”和“本”的认识比中医深刻得多。此外,不能说“西医治疗”有后遗症。有没有后遗症,不是治疗过程决定的,是疾病本身决定的。而且,西医对于治疗后的后遗症问题,大多可以预言。这一点中医是望尘莫及的。中药治病引起“后遗症”才是真正由于治疗而引起的。西医的安全防线很明确。遵守西医治病的规则,不会有什么问题。中医中药则不然。不用说别的,中药连“有效期”的概念都没有。你怎么可以保证中药不产生“后遗症”呢?
, http://www.100md.com
    “中医”不会退出国家医疗体制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 毛群安

    中医药既是我们的国粹,也是目前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在现实生活中中医仍是我们解除病痛的一个重要选择。如果有这样的签名行为,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是对现实中中医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无知,卫生部坚决反对这样的言论和做法。

    虽然目前中医药的发展确实面临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但是,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之一。在“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发扬光大中医药事业。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118期, 百拇医药(钟可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