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保健品只是辅助手段
市场上的保健品五花八门,功能越来越多,让人眼花缭乱。
“虚假宣传,夸大效果,坑的都是老百姓!”张小姐忿忿地对记者说,因为她母亲就特别相信保健品广告里的说辞,人家宣传什么买什么,哪个说的神就吃哪个。有数字显示,2005年,我国保健品市场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随着人们对保健品越来越青睐,这个庞大的市场中,不可避免会出现鱼龙混杂、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况。近日,有消息称,2006年年底前,中国工商总局将采取措施打击虚假宣传,分品种、分阶段开展药品、保健品广告专项整治。而记者在北京几家百货商场采访时,销售人员介绍说,现在进入了老百姓常说的秋冬进补时节,虽然气温一天天降低,保健品市场却日渐红火。据业内人士透露,中秋期间保健品的销售额甚至占到全年总销售额的30%。自己吃、送亲友……保健品不仅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更越来越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常客。那么,单靠保健品就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吗?
保健品已经成了生活必需品
, http://www.100md.com “我最早接触的保健品就是减肥茶。当时觉得这东西挺神的,虽然后来知道这些产品几乎都含有泻药成分,但效果还行,所以会心动。”50岁的张女士谈起保健品来可是津津乐道:“后来流行过深海鱼油、维生素啥的,一样我都没落下。最近,有人说蛋白粉好,现在我每天早上喝一杯,一上午都不饿。”而年近70岁的李大爷本是“大病当小病治,小病当没病养”的人,可子女们看不过去,这个送“脑白金”、那个送“黄金搭档”。李大爷也发现身边的老伙伴都在吃各种各样的保健品,“看来,以前那套养生观真过时了。”李大爷对记者说,“过去觉得年纪大了吃点清淡的,多活动活动腿脚就算养生了,现在不来点新玩意儿还真跟不上形势!”其实,像张女士和李大爷这样的保健品消费者并不在少数。田小姐的爸爸十几年如一日,天天都吃保健品,“有进口的,有国产的,花花绿绿,在桌子上摆了一大排。我爸说有营养对身体好,花多少钱都不在乎。”
采访中,不少专家告诉记者,吃保健品其实是中国人“进补”传统在现代的一种延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广告宣传的推波助澜,“老要补钙、小要补脑、男要补肾、女要补血、胖要减肥”已经成了不少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于是,但凡挂上“保健”二字的产品,愿意花大钱的消费者也就不在少数了。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额达250多亿美元,同比增长23.52%;到2010年,我国保健品人均消费可达100元,保健品市场的消费总额将达到1300亿元;2020年市场总量甚至有望突破4500亿元。这些数据都说明,保健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 百拇医药
什么人在吃保健品
为了进一步了解人们对保健品的认识,近日,《生命时报》联合搜狐健康频道共同进行了一项大型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在服用保健品的人群中,女性约占60%,年龄多在20至40岁之间。而香港去年进行的一项万人调查也显示,中年、女性、教育程度高者服用保健品的比例较高。在这些人当中,一半人吃过维生素补充剂类保健品,20%的人服用过中药或中药制品,10%的人坚持服用鱼油产品。当被问及购买保健品的目的时,80%的人表示是为了“强身健体”,10%的人希望“通过保健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而且,大部分人服用保健品之前都没有征求医生的意见。
记者在京城多家药店和超市看到,货架上的洋参制剂、钙补充剂和助眠类保健品仍是市场热点。购买这些保健品的消费者大多家中有老人或小孩。一位正在购买“脑白金”的女士对记者说:“听说这个可以改善记忆、治疗失眠、增强抵抗力,所以我们家老老少少都吃。”而被问及是否咨询过医生时,这位女士惊奇地反问道:“医生都是管开药的,哪管保健品呀?”
, http://www.100md.com
除了自己吃,保健品也是很多人眼中的馈赠佳品。本报调查显示,30%的被调查者服用的保健品来源于亲友或公务馈赠。而保健品的礼品用途一般有以下几种:探望病人,亲戚朋友间的人情往来,公务用途。不过,大部分收礼者表示,对于收到的保健品,既担心产品不正规,也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所以大都选择束之高阁或转送他人。
广告夸大宣传的3种手法
在众多保健品购买者中,大部分人抱着“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想法,但市场潜力巨大,不可避免地让一些非法保健品钻了空子。采访中,记者发现,近80%的受访者对保健品的相关法规及科学原理缺乏了解,决定他们是否消费的主因就是广告,尤其是电视广告、亲友和销售人员的介绍。更为严重的是,部分患病的消费者存在“以保健品代药”的心理,甚至不惜放弃正常治疗,导致病情恶化。其实,那些诱人的广告宣传主要有3种手法:“号外”产品、广告轰炸和高科技代言。
所谓“号外”,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没有卫生部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产品。这些生产企业只在当地弄个普通食品批号,吹嘘自己有多种保健功能,甚至暗示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第二种是伪造批号的产品。为了蒙骗消费者,企业伪造卫生部门的批准文号,标在产品标签上,甚至出现在广告中,冒充保健品,浑水摸鱼非法经营。第三种是违法生产、危害性更大的“三无”产品。这些产品为了躲过相关部门的追查,基本只在中小城市或农村叫卖。
, 百拇医药
现在比较普遍的是广告轰炸。所谓轰炸已远不是广告遍地开花那么简单,义诊、免费试用、专家讲座、明星代言、雇“托”造势、免费旅游等,这些充满温情的陷阱让不少消费者“迷了眼”。住在北京西城区的王大妈在超市花了399元买了一瓶阿拉斯加深海鱼油。此后,该鱼油的销售人员隔三差五就拉着王大妈和其他购买者去郊游。为了享受这种服务,王大妈吃完一瓶又买一瓶。殊不知,一瓶鱼油成本仅几元,旅游花消实际是王大妈自己掏的腰包。
还有一些产品连“亲情”面具都不戴,“技术含量高、疗效全”就足以虏获消费者的芳心。借助“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风,有些保健品抢先一步,声称自己的“功力”已经深厚到可以修补基因了。另外,随着靶向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保健品也乘胜追击,声称自己的产品可以“智能追踪癌细胞,一击就中,从此免受放疗、化疗的折磨”。有些商人还盯上了最近流行的纳米技术,生产出能“百分之百”被人体吸收的“纳米钙”,声称“一举破解困扰中国人多年的补钙难题”。
保健品只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 百拇医药
那么,保健品该怎么吃才能发挥功效?专家们一致指出:选择保健品要对症下“药”。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贾健斌提醒消费者,一定要注意保健品的标识、批号、产品标签和功能成分,并仔细研读保健品的标识和说明书,不能盲目听从商家的广告宣传。而且,为儿童、老年人和病人选择保健品更要慎重,否则耽误了治疗,甚至加重病情,就失去了“进补”的意义。
北京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则表示,吃补品就像“量体裁衣”,讲究辨证施治。许多家长为孩子买人参、鹿茸等珍贵药材进补,对此,王宜说:“人参等补品主要适合年老体虚、大病初愈的人,儿童正处于生长最旺盛的阶段,吃这些补品不但起不到滋补作用,反而会出现嘴角起泡、流鼻血等症状,无异于拔苗助长。”
对于“老少咸宜”的“脑白金”等助眠类产品,清华大学附属玉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耿同超教授对记者说,目前对于脑白金的主要成分——褪黑素的研究仅限于动物试验,它对人体究竟有哪些作用仍不明确,因此不建议人们服用含有这一物质的保健品。耿教授指出,长期服用褪黑素会引起自身免疫性肝炎、意识混沌、视神经疾病,还会导致睡眠障碍、精神疾病、眩晕等。
, http://www.100md.com
至于目前比较流行的复合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剂,专家们表示,这类产品比较安全,可以根据体质吃一点。贾健斌介绍说,第四次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的结果显示,人群中确实存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等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以及儿童、妇女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高的现象。其中,学龄儿童生长发育快,且易伴有厌食、挑食等情况,因此是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高危人群;其次是孕妇、产妇、乳母等,容易出现微量营养素缺乏;老年人由于食量减少、消化功能减弱,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量营养素缺乏。这些人应该合理搭配膳食,以达到合理营养的目的,也可以选择吃一些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
其实,除了吃保健品,良好的心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张一民说,从《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的数据来看,虽然70%以上的人都有体育锻炼的意识,了解体育锻炼的好处,但能长期坚持并达到规定运动强度的只有不到1/3。在参加锻炼的人中,青年人和老年人占了绝大多数,而“工作劳累、家务繁忙”的中年人为数甚少。因此,专家们提醒,保健品只是辅助手段,健康养生还要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平衡心态,戒烟限酒。▲
(来源:生命周刊), http://www.100md.com
“虚假宣传,夸大效果,坑的都是老百姓!”张小姐忿忿地对记者说,因为她母亲就特别相信保健品广告里的说辞,人家宣传什么买什么,哪个说的神就吃哪个。有数字显示,2005年,我国保健品市场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随着人们对保健品越来越青睐,这个庞大的市场中,不可避免会出现鱼龙混杂、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况。近日,有消息称,2006年年底前,中国工商总局将采取措施打击虚假宣传,分品种、分阶段开展药品、保健品广告专项整治。而记者在北京几家百货商场采访时,销售人员介绍说,现在进入了老百姓常说的秋冬进补时节,虽然气温一天天降低,保健品市场却日渐红火。据业内人士透露,中秋期间保健品的销售额甚至占到全年总销售额的30%。自己吃、送亲友……保健品不仅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更越来越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常客。那么,单靠保健品就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吗?
保健品已经成了生活必需品
, http://www.100md.com “我最早接触的保健品就是减肥茶。当时觉得这东西挺神的,虽然后来知道这些产品几乎都含有泻药成分,但效果还行,所以会心动。”50岁的张女士谈起保健品来可是津津乐道:“后来流行过深海鱼油、维生素啥的,一样我都没落下。最近,有人说蛋白粉好,现在我每天早上喝一杯,一上午都不饿。”而年近70岁的李大爷本是“大病当小病治,小病当没病养”的人,可子女们看不过去,这个送“脑白金”、那个送“黄金搭档”。李大爷也发现身边的老伙伴都在吃各种各样的保健品,“看来,以前那套养生观真过时了。”李大爷对记者说,“过去觉得年纪大了吃点清淡的,多活动活动腿脚就算养生了,现在不来点新玩意儿还真跟不上形势!”其实,像张女士和李大爷这样的保健品消费者并不在少数。田小姐的爸爸十几年如一日,天天都吃保健品,“有进口的,有国产的,花花绿绿,在桌子上摆了一大排。我爸说有营养对身体好,花多少钱都不在乎。”
采访中,不少专家告诉记者,吃保健品其实是中国人“进补”传统在现代的一种延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广告宣传的推波助澜,“老要补钙、小要补脑、男要补肾、女要补血、胖要减肥”已经成了不少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于是,但凡挂上“保健”二字的产品,愿意花大钱的消费者也就不在少数了。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额达250多亿美元,同比增长23.52%;到2010年,我国保健品人均消费可达100元,保健品市场的消费总额将达到1300亿元;2020年市场总量甚至有望突破4500亿元。这些数据都说明,保健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 百拇医药
什么人在吃保健品
为了进一步了解人们对保健品的认识,近日,《生命时报》联合搜狐健康频道共同进行了一项大型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在服用保健品的人群中,女性约占60%,年龄多在20至40岁之间。而香港去年进行的一项万人调查也显示,中年、女性、教育程度高者服用保健品的比例较高。在这些人当中,一半人吃过维生素补充剂类保健品,20%的人服用过中药或中药制品,10%的人坚持服用鱼油产品。当被问及购买保健品的目的时,80%的人表示是为了“强身健体”,10%的人希望“通过保健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而且,大部分人服用保健品之前都没有征求医生的意见。
记者在京城多家药店和超市看到,货架上的洋参制剂、钙补充剂和助眠类保健品仍是市场热点。购买这些保健品的消费者大多家中有老人或小孩。一位正在购买“脑白金”的女士对记者说:“听说这个可以改善记忆、治疗失眠、增强抵抗力,所以我们家老老少少都吃。”而被问及是否咨询过医生时,这位女士惊奇地反问道:“医生都是管开药的,哪管保健品呀?”
, http://www.100md.com
除了自己吃,保健品也是很多人眼中的馈赠佳品。本报调查显示,30%的被调查者服用的保健品来源于亲友或公务馈赠。而保健品的礼品用途一般有以下几种:探望病人,亲戚朋友间的人情往来,公务用途。不过,大部分收礼者表示,对于收到的保健品,既担心产品不正规,也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所以大都选择束之高阁或转送他人。
广告夸大宣传的3种手法
在众多保健品购买者中,大部分人抱着“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想法,但市场潜力巨大,不可避免地让一些非法保健品钻了空子。采访中,记者发现,近80%的受访者对保健品的相关法规及科学原理缺乏了解,决定他们是否消费的主因就是广告,尤其是电视广告、亲友和销售人员的介绍。更为严重的是,部分患病的消费者存在“以保健品代药”的心理,甚至不惜放弃正常治疗,导致病情恶化。其实,那些诱人的广告宣传主要有3种手法:“号外”产品、广告轰炸和高科技代言。
所谓“号外”,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没有卫生部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产品。这些生产企业只在当地弄个普通食品批号,吹嘘自己有多种保健功能,甚至暗示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第二种是伪造批号的产品。为了蒙骗消费者,企业伪造卫生部门的批准文号,标在产品标签上,甚至出现在广告中,冒充保健品,浑水摸鱼非法经营。第三种是违法生产、危害性更大的“三无”产品。这些产品为了躲过相关部门的追查,基本只在中小城市或农村叫卖。
, 百拇医药
现在比较普遍的是广告轰炸。所谓轰炸已远不是广告遍地开花那么简单,义诊、免费试用、专家讲座、明星代言、雇“托”造势、免费旅游等,这些充满温情的陷阱让不少消费者“迷了眼”。住在北京西城区的王大妈在超市花了399元买了一瓶阿拉斯加深海鱼油。此后,该鱼油的销售人员隔三差五就拉着王大妈和其他购买者去郊游。为了享受这种服务,王大妈吃完一瓶又买一瓶。殊不知,一瓶鱼油成本仅几元,旅游花消实际是王大妈自己掏的腰包。
还有一些产品连“亲情”面具都不戴,“技术含量高、疗效全”就足以虏获消费者的芳心。借助“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风,有些保健品抢先一步,声称自己的“功力”已经深厚到可以修补基因了。另外,随着靶向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保健品也乘胜追击,声称自己的产品可以“智能追踪癌细胞,一击就中,从此免受放疗、化疗的折磨”。有些商人还盯上了最近流行的纳米技术,生产出能“百分之百”被人体吸收的“纳米钙”,声称“一举破解困扰中国人多年的补钙难题”。
保健品只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 百拇医药
那么,保健品该怎么吃才能发挥功效?专家们一致指出:选择保健品要对症下“药”。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贾健斌提醒消费者,一定要注意保健品的标识、批号、产品标签和功能成分,并仔细研读保健品的标识和说明书,不能盲目听从商家的广告宣传。而且,为儿童、老年人和病人选择保健品更要慎重,否则耽误了治疗,甚至加重病情,就失去了“进补”的意义。
北京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则表示,吃补品就像“量体裁衣”,讲究辨证施治。许多家长为孩子买人参、鹿茸等珍贵药材进补,对此,王宜说:“人参等补品主要适合年老体虚、大病初愈的人,儿童正处于生长最旺盛的阶段,吃这些补品不但起不到滋补作用,反而会出现嘴角起泡、流鼻血等症状,无异于拔苗助长。”
对于“老少咸宜”的“脑白金”等助眠类产品,清华大学附属玉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耿同超教授对记者说,目前对于脑白金的主要成分——褪黑素的研究仅限于动物试验,它对人体究竟有哪些作用仍不明确,因此不建议人们服用含有这一物质的保健品。耿教授指出,长期服用褪黑素会引起自身免疫性肝炎、意识混沌、视神经疾病,还会导致睡眠障碍、精神疾病、眩晕等。
, http://www.100md.com
至于目前比较流行的复合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剂,专家们表示,这类产品比较安全,可以根据体质吃一点。贾健斌介绍说,第四次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的结果显示,人群中确实存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等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以及儿童、妇女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高的现象。其中,学龄儿童生长发育快,且易伴有厌食、挑食等情况,因此是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高危人群;其次是孕妇、产妇、乳母等,容易出现微量营养素缺乏;老年人由于食量减少、消化功能减弱,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量营养素缺乏。这些人应该合理搭配膳食,以达到合理营养的目的,也可以选择吃一些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
其实,除了吃保健品,良好的心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张一民说,从《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的数据来看,虽然70%以上的人都有体育锻炼的意识,了解体育锻炼的好处,但能长期坚持并达到规定运动强度的只有不到1/3。在参加锻炼的人中,青年人和老年人占了绝大多数,而“工作劳累、家务繁忙”的中年人为数甚少。因此,专家们提醒,保健品只是辅助手段,健康养生还要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平衡心态,戒烟限酒。▲
(来源:生命周刊),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