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23695
过度医疗何时终结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24日 《中国妇女报》 2006.10.24
     “过度医疗”是近年来医务界受到社会诟病最多的“顽症”之一,其中,滥检查、滥用高档耗材是其典型“症状”之一,明明是拍个普通片子就能解决问题的却让你做CT乃至核磁共振,做个单项检查就能解决问题的却让你做整套检查。“小病大治”、“大病豪治”的结果,病人的医疗费成倍乃至几倍、十几倍地上翻。过度医疗一方面损害了广大患者利益,给身心处于痛苦中的病人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少数医务人员的“丑劣行为”严重败坏了整个医务界形象。

    小病大治寻常见

    在某市轻工系统工作的王女士感冒一周退烧后,一直咳嗽,于是到某医院就诊,挂了个专家门诊号。医生问了王女士的病情后,说先要做血常规,然后再CT检查一下。难道感冒就诊也需要如此复杂的检查?将信将疑的王女士思索了一会,决定到另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复诊。这家医院呼吸内科的医生取出听诊器,在王女士的前胸后背听诊后,认为没有什么问题,稍有杂音,是感冒综合征。当王女士问到是否需要CT检查一下,医生回答完全没有必要。
, http://www.100md.com
    其实,像王女士这样到医院看病,医生动辄就让做CT、核磁共振等检查的现象屡见不鲜。

    那么,是否现在的医生医疗水平不行了,离开先进的医疗仪器就真的不会看病了?其实,诊断设备的现代化并不完全意味着医生水平的下降。据笔者了解,过去我国医疗器械工业比较落后,医院的诊断设备主要是依靠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老三件”,中医则依靠传统的“望闻问切”手段,可是,“老三件”和传统医疗手段难以对付一些疑难杂症,因此,需要用现代高科技的医疗设备来解决医疗难题。不过,一般疾病并不一定需要用高科技设备诊断,CT热后面另有猫腻。

    “生财有道”引发看病贵

    有关专家告诉笔者,我国现行医疗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目前医院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国家财政拨款、技术劳务收入和药品批零差价。如今由于国家财政拨款这块数额不足,所以医院要靠“自找财源”来补充收益。“以药养医”、“以械创收”成了不少医院和医生的“生财之道”。开大处方、过度检查导致了患者“看病贵”的现象。
, http://www.100md.com
    自1998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为整治药价虚高问题,共出台了18次“药品降价令”,涉及药品上千种,尽管此举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药价虚高的势头。同时,实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后,限制了医生开大处方。然而,在医疗领域,“左手是药品,右手是器械”。这“两只手”成为医生的基本工具。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笔者采访时透露,如今在国家多次政策调整之下,医院在药品销售上开始变得谨慎起来,“以药养医”表面上不再轰轰烈烈。然而,“以械创收”却方兴未艾。这叫做:“左手力不足,右手大发力”。与药品相比,医疗器械的利润更加可观,当然回扣也更加诱人。虽说医疗器械的销售额不能与药品相比,但是,600亿元的销售市场、5000个品种、30000余个规格的医疗器械产品,对于医院来说,还是一块“大蛋糕”。因为通过虚高的医疗器械收入同样可以补充医疗服务收入的不足。现在,一些医院除了使用“左手”增加财富外,还是用“右手”增加财力,“左右开弓”开通了“以药养医”和“以械创收”的“双通道”。相比之下,医院使用“右手”创收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加陌生;对于医院来说,这是一条比“以药养医”更为秘密的通道,能够使更丰厚的回扣链充分挖掘患者的腰包。
, http://www.100md.com
    大凡住过医院的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出院结账清单逾万元不是稀奇事情。在清单中,除了药费外,昂贵的仪器检查费和巨额一次性植入器械费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对于仪器检查,患者一般比较了解,使用较多的是CT和核磁共振。尽管这类医疗设备价格不菲,但是医院却热衷于使用,而且使用的基本上是进口货。来自上海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医学高峰会议”信息称,截至2004年的不完全统计,我国县以上医院CT拥有量超过5000台(另有调查显示为8000台以上),核磁共振则达到488台。更令国外同行费解的是,2004年末64层CT首次在北美放射年会上亮相后,短短10个月间,仅某大城市就有15家医院引进了这一顶级设备。2005年,我国从国外进口了600亿美元的医疗设备。有数据显示,我国大型医疗设备已占大医院固定资产的60%以上,部分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数量远远超过了多数发达国家。

    那么,一些价格在上千万元的医疗设备,医院热衷于引进就不怕成本回收不了吗?据业内人事透露,一般来讲,三级甲等医院核磁共振设备的成本回收期设置在10~15年,事实上根本用不了这么多时间,在三级甲等医院往往出现排队检查的现象,结果大大加快了成本回收时间。
, 百拇医药
    另外,进口大型医疗设备除了医院能够进账,相关人员也可得到“实惠”:一是“公关费”,有的“公关费”高达设备费的三分之一;二是“曲线公关”,如果感到“公关费”烫手,可以采用变通的隐蔽方式,诸如出国访问、送领导孩子出国求学,或出资让有关人员获得各类职称、学术头衔等。

    对于一次性植入器械,不一定是所有住院者都清楚。但是,这是一类更加厉害的“以械创收”武器。如果说大型医疗设备的引入主要是医院赚钱,那么一次性植入器械就成了手术主刀医生的“摇钱树”。以人工关节为例,国产货的价格在1万元至1.5万元之间,而进口货价格在3万元左右。多数患者使用的是进口人工关节,患者的使用基本上与主刀医生的竭力推荐有关系。业内人士透露,经销企业每销售一个人工关节,要支付给主刀医生一定比例的回扣,无疑进口人工关节的回扣远高于国产人工关节。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也难怪医生“热情”推荐进口货了。而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手术的价格更加昂贵,高达5万元。为此,医院里的一些医生也会“抱怨”:现在外科主刀医生“赚钱”不费力,内科医生靠开药一个月的“外快”不及他们一天的“外快”。
, 百拇医药
    治标,更需治本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着手整治医疗器械价格虚高问题。国家发改委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强植(介)入类医疗器械价格监测和管理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为降低部分医疗器械的价格做好准备。卫生部已宣布将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集中采购管理,集中采购的范围包括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政府和国有企业举办的县级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必须参加医疗的器械集中采购。单台价值20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必须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采购。

    国家相关部门的举措是否能真正遏制“以械创收”的现象?能否彻底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业内人士的对此看法是不容乐观。从已经实施了多年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情况来看,尽管集中招标采购规定医院药品销售价格在出厂价的基础上顺加15%,但这仅仅是明扣。在现实操作中,不排除有的医院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而希望药价越高越好,因为药价高,才能有充分的空间给医生拿回扣,这就是所谓的暗扣。另外,一些经销商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一旦这个药品价格下降了,于是降价的药品就会在药店、医院“蒸发”了。由此可见,药品价格虚高的根子不在生产企业,而在于过多的流通环节,流通中的价格层层加码,加上医院或医生的回扣,难怪药价居高不下了。医疗器械同样如此,以金属接骨钛板为例,每经过一级代理或一个环节,价格都要增加一定比例,最后一级代理给医院的价格可能已经是厂家供货价的10倍至20倍了,其中包括流通环节和医院的回扣。

    有关专家指出,“CT热”、“核磁共振热”等热潮,在浪费国家卫生资源的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这种医疗设备“热岛效应”的形成,势必会影响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必须建立卫生技术劳务的补偿机制,适当提高技术劳务收入报酬,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高值医用耗材收费标准。此外,应健全医疗单位内部竞争机制,激励医务人员努力钻研业务,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在利益分配上向技术性、劳动性医疗服务项目倾斜,以减少用“高”设备、高值医用耗材带来的负面效应。, 百拇医药(邬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