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效与副反应或“功过相抵”
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病性的阳性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的不断恶化与日常生活能力的进行性减退,并出现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
目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主要集中于通过各种途径暂时改善和减慢患者认知功能的衰退速度,从而减轻患者症状。而如何尽可能地发挥药物治疗的疗效,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产生的副反应,是时下研究的焦点。
奥氮平、喹硫平和利培酮是近年来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一些精神病性症状的新一代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是,最近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这类药物并不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所伴随的精神病性的阳性症状(如情绪激动、易怒等),其药物副反应与疗效作用相互抵消。甚至,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给此类药物还贴上了这样的警告标签: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患者服用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有增加死亡率的危险。
, http://www.100md.com
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病或精神激动(有或没有精神病)的首选药物。过去的研究认为,这些药物比常规神经安定药物较少发生严重的副反应,如帕金森病和迟发性运动障碍。
为了证实第二代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在控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的疗效反应,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Lon Schneider教授及其同事设计了一项共有42个临床医学中心参加的随机、双盲对照的大样本研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于近期发表了试验第一阶段的研究结论(详见相关摘要)。
药物副反应抵消治疗效果?
该试验持续时间为36周,共有421名患者参与进行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精神病、激惹和攻击行为的治疗研究。入选试验的患者均为老年人,平均年龄近80岁。试验分为4组,在治疗期间每组分别给予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以及作为对照的安慰剂;依据患者疾病进展的需求和对药物的依从程度,及时调整用药。研究人员旨在探讨患者对该药物所能耐受的治疗时间。
, http://www.100md.com
82%的患者在试验期间因为各种原因中断了用药。包括安慰剂组在内的4组患者,持续用药时间的范围在5~8周。而分别服用3种不同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中,有16%~24%是由于诸如镇静、震颤、运动障碍的药物副反应而停药。与之相比,安慰剂组中停药的仅有5%。
患者在用药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的人数相似:3组服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有26%~32%显示好转;而安慰剂组为21%。
研究者认为,统计数据显示这些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的副反应几乎抵消了其治疗效果。
停止服用上述药物后,患者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如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研究者在论文中解释说,患者自身具有药物的选择权,也是导致他们最终放弃服用试验指定药物的因素之一。
上述结果只是该项持续5年的药物研究的第一阶段结论,那些停药并改变治疗方案的患者将继续进入第二阶段的研究程序,此后进一步的研究成果预计于2007年年初公布。
, http://www.100md.com
研究人员分析认为:“尽管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曾在过去大样本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其与安慰剂有明显的差异性,但本次研究并没有发现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益处优于安慰剂组。”
研究负责人的态度:用药宜慎之
研究负责人Schneider教授对目前得出的试验第一阶段结论评价说:“不同药物都有其各自的疗效,但是它们可能只在某些方面显效,倘若疗效与其副反应相抵,那么就只能让患者停药。”
Schneider教授还称:“此次研究针对的是那些对难治性的精神病性症状尤其有效的药物。研究中比较了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在停药时间和用药期间的疗效的差异性,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服药的患者并没有从药物的疗效中获益,这个结果令我们非常惊讶。”
Schneider教授指出,基于他们的研究结果,医生在患者用药的同时,应注意密切监测随访。部分患者可因用药期间没做好监测,而出现明显的副反应。“若持续用药数星期而未显疗效或有严重的副反应时,应及时调整治疗,停药并换用其他药物替代。”就此,Schneider教授总结认为,“既然疗效不显,临床医生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抗精神病药处方应持谨慎态度。”
, 百拇医药
同行述评:药物利弊,因人而异
与此同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还报道了宾夕法尼亚大学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心Jason Karlawish教授的述评。
在奥氮平、喹硫平和利培酮的疗效方面,Karlawish教授认为奥氮平和利培酮在行为治疗上胜于喹硫平和安慰剂。
Karlawish教授评论说,这项研究提示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疗,新一代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在一定疗程内的可预见疗效非常有限,但是可使一小部分副反应较小的患者受益。因此,这些药物最适用于具有精神病监护条件的患者,以便医生根据药物副反应的危险性对患者及时调整用药。
Karlawish教授最后指出:“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可显著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或调节疾病进展的干预措施尽早出现。”
相关摘要
, 百拇医药
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比较
Effectiveness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s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Lon S. Schneider, M.D., Pierre N. Tariot, M.D., Karen S. Dagerman, M.S.,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5: 1525-1538
背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各种精神病性症状、激惹和攻击行为,但是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今尚未完全肯定。本文评估了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治疗中的实际疗效。
方法:试验选择42个研究中心,用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对421名阿尔茨海默病的出院患者随机给予奥氮平(5.5mg/d)、喹硫平(56.5mg/d)、利培酮(1.0mg/d)以及安慰剂。药物按需及时调整,所有试验对象均随访至36周。研究结果来源于开始治疗至因为各种原因中断治疗的时间段,以及患者在12周时的临床对变化的整体印象评分(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of Change,CGIC)的比较。
, 百拇医药
结果:3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持续用药时间并没有显著差异(P=0.52):奥氮平(中位数:8.1周)、喹硫平(中位数:5.3周)、利培酮(中位数:7.4周),安慰剂(中位数:8.0周)。因药物疗效丧失而停药的时间比较:奥氮平(22.1周)和利培酮(26.7周)均长于喹硫平(9.1周)和安慰剂(9.0周),有显著性差异(P=0.002)。因药物副反应或不能耐受而停药的时间比较:安慰剂组占了优势,仅有5%的患者因此停药,而服用奥氮平、喹硫平和利培酮的患者分别有24%、16%和18%(P=0.009)。各组患者在第12周时的CGIC评分表现上并无显著差异性。
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激惹和攻击行为中所产生的药物副反应与药物疗效作用相互抵消。(欢霁)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40期, http://www.100md.com(董欢霁)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的不断恶化与日常生活能力的进行性减退,并出现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
目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主要集中于通过各种途径暂时改善和减慢患者认知功能的衰退速度,从而减轻患者症状。而如何尽可能地发挥药物治疗的疗效,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产生的副反应,是时下研究的焦点。
奥氮平、喹硫平和利培酮是近年来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一些精神病性症状的新一代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是,最近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这类药物并不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所伴随的精神病性的阳性症状(如情绪激动、易怒等),其药物副反应与疗效作用相互抵消。甚至,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给此类药物还贴上了这样的警告标签: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患者服用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有增加死亡率的危险。
, http://www.100md.com
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病或精神激动(有或没有精神病)的首选药物。过去的研究认为,这些药物比常规神经安定药物较少发生严重的副反应,如帕金森病和迟发性运动障碍。
为了证实第二代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在控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的疗效反应,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Lon Schneider教授及其同事设计了一项共有42个临床医学中心参加的随机、双盲对照的大样本研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于近期发表了试验第一阶段的研究结论(详见相关摘要)。
药物副反应抵消治疗效果?
该试验持续时间为36周,共有421名患者参与进行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精神病、激惹和攻击行为的治疗研究。入选试验的患者均为老年人,平均年龄近80岁。试验分为4组,在治疗期间每组分别给予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以及作为对照的安慰剂;依据患者疾病进展的需求和对药物的依从程度,及时调整用药。研究人员旨在探讨患者对该药物所能耐受的治疗时间。
, http://www.100md.com
82%的患者在试验期间因为各种原因中断了用药。包括安慰剂组在内的4组患者,持续用药时间的范围在5~8周。而分别服用3种不同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中,有16%~24%是由于诸如镇静、震颤、运动障碍的药物副反应而停药。与之相比,安慰剂组中停药的仅有5%。
患者在用药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的人数相似:3组服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有26%~32%显示好转;而安慰剂组为21%。
研究者认为,统计数据显示这些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的副反应几乎抵消了其治疗效果。
停止服用上述药物后,患者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如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研究者在论文中解释说,患者自身具有药物的选择权,也是导致他们最终放弃服用试验指定药物的因素之一。
上述结果只是该项持续5年的药物研究的第一阶段结论,那些停药并改变治疗方案的患者将继续进入第二阶段的研究程序,此后进一步的研究成果预计于2007年年初公布。
, http://www.100md.com
研究人员分析认为:“尽管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曾在过去大样本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其与安慰剂有明显的差异性,但本次研究并没有发现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益处优于安慰剂组。”
研究负责人的态度:用药宜慎之
研究负责人Schneider教授对目前得出的试验第一阶段结论评价说:“不同药物都有其各自的疗效,但是它们可能只在某些方面显效,倘若疗效与其副反应相抵,那么就只能让患者停药。”
Schneider教授还称:“此次研究针对的是那些对难治性的精神病性症状尤其有效的药物。研究中比较了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在停药时间和用药期间的疗效的差异性,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服药的患者并没有从药物的疗效中获益,这个结果令我们非常惊讶。”
Schneider教授指出,基于他们的研究结果,医生在患者用药的同时,应注意密切监测随访。部分患者可因用药期间没做好监测,而出现明显的副反应。“若持续用药数星期而未显疗效或有严重的副反应时,应及时调整治疗,停药并换用其他药物替代。”就此,Schneider教授总结认为,“既然疗效不显,临床医生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抗精神病药处方应持谨慎态度。”
, 百拇医药
同行述评:药物利弊,因人而异
与此同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还报道了宾夕法尼亚大学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心Jason Karlawish教授的述评。
在奥氮平、喹硫平和利培酮的疗效方面,Karlawish教授认为奥氮平和利培酮在行为治疗上胜于喹硫平和安慰剂。
Karlawish教授评论说,这项研究提示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疗,新一代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在一定疗程内的可预见疗效非常有限,但是可使一小部分副反应较小的患者受益。因此,这些药物最适用于具有精神病监护条件的患者,以便医生根据药物副反应的危险性对患者及时调整用药。
Karlawish教授最后指出:“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可显著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或调节疾病进展的干预措施尽早出现。”
相关摘要
, 百拇医药
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比较
Effectiveness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s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Lon S. Schneider, M.D., Pierre N. Tariot, M.D., Karen S. Dagerman, M.S.,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5: 1525-1538
背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各种精神病性症状、激惹和攻击行为,但是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今尚未完全肯定。本文评估了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治疗中的实际疗效。
方法:试验选择42个研究中心,用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对421名阿尔茨海默病的出院患者随机给予奥氮平(5.5mg/d)、喹硫平(56.5mg/d)、利培酮(1.0mg/d)以及安慰剂。药物按需及时调整,所有试验对象均随访至36周。研究结果来源于开始治疗至因为各种原因中断治疗的时间段,以及患者在12周时的临床对变化的整体印象评分(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of Change,CGIC)的比较。
, 百拇医药
结果:3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持续用药时间并没有显著差异(P=0.52):奥氮平(中位数:8.1周)、喹硫平(中位数:5.3周)、利培酮(中位数:7.4周),安慰剂(中位数:8.0周)。因药物疗效丧失而停药的时间比较:奥氮平(22.1周)和利培酮(26.7周)均长于喹硫平(9.1周)和安慰剂(9.0周),有显著性差异(P=0.002)。因药物副反应或不能耐受而停药的时间比较:安慰剂组占了优势,仅有5%的患者因此停药,而服用奥氮平、喹硫平和利培酮的患者分别有24%、16%和18%(P=0.009)。各组患者在第12周时的CGIC评分表现上并无显著差异性。
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激惹和攻击行为中所产生的药物副反应与药物疗效作用相互抵消。(欢霁)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40期, http://www.100md.com(董欢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