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你需要的好医生?
是不是态度和蔼的医生,就是我们需要的好医生?是不是名声远扬的医生,就是我们需要的好医生?
我曾见过这样三位医生。
一位是待人和善的女医生,她对病人总是轻声细语,关怀同情。但这位医生直到50岁,依旧是副教授。同事评价她临床逻辑不太清楚,很少更新知识,更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
一位是当到副教授后,中途出国读了个药理学博士学位,在美国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发表了不少科研文章。然后有一天,他回国发展,回到临床。因为他的科研优势,很快在医院就获得了教授职称,还当上了科主任。但是在真正手术的时候,他的技能其实不如一位天天泡在临床的主治医生。可是,这样的内情,一个普通病人在门诊是无法知晓、也无法判断的。
还有一位是做心导管非常出色的医生,但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有一个致命的环节,就是学历是本科。这直接影响了他的晋升,影响了他列席各种学会获得光鲜头衔的可能。在一个不知情的病人眼里,根本了解不到他真正的临床技术,也就是病人最关心的医术。
那么,怎么给自己选一个好医生呢?在现在的医生评价体系中,一位资深的医生,其学术成就,或行政头衔,都会带来更多的名气。但对病人来说,更重要的其实是,人情味和医术。如果实在不能兼备,医术应该是更重要。
一个朋友患了子宫肌瘤,需要做手术,本来觉得腹腔镜就能解决,问我去看谁,我给她推荐了一位专家。结果她看完告诉我,这位专家告诉她,因为肌瘤的位置长得比较棘手,周围有血管和尿管,所以腹腔镜未必能解决,恐怕需要开腹。于是,我问了问一位同行,结果她一听就明白了,说因为那位专家的手术风格就是过分细心,别人用两小时就能做完的手术,她可能会做上三小时。有人不觉得危险的位置,她可能会觉得风险很大,所以才会建议朋友的子宫肌瘤做开腹手术。
我把这番话告诉了朋友,她才恍然大悟。我对她说:“你是愿意肚子上只开三个小洞做腹腔镜呢?还是愿意为了确保安全做开腹手术,这只能由你自己来决定……既然就做这一次手术,就要想办法尽可能去找个最适合你病情的好医生。”
中国医生的医术究竟如何呢?一位国内免疫内科的教授对我直言:“不要以为美国的风湿免疫学有多强,他们只不过掌握了科研话语权,有基金去搞基础研究,实验室结果出得比我们多。要是论临床经验,我感觉他们还不如我们中国医生。我一上午的门诊,能接触到好几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我们病人多,病种多,但是在美国,如果一个病房收治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几乎全内科的实习医生、住院医生、教授都会跑来看。”
摘自《医事》,讴歌著,北京出版社出版。
讴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医学系博士,毕业后赴美于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抗结核药物课题研究一年,于宾西法尼亚大学从事血友病基因治疗研究两年。2002年回国投入抗肿瘤生物一类新药的临床开发。现居北京,任职于某著名跨国制药公司。, 百拇医药
我曾见过这样三位医生。
一位是待人和善的女医生,她对病人总是轻声细语,关怀同情。但这位医生直到50岁,依旧是副教授。同事评价她临床逻辑不太清楚,很少更新知识,更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
一位是当到副教授后,中途出国读了个药理学博士学位,在美国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发表了不少科研文章。然后有一天,他回国发展,回到临床。因为他的科研优势,很快在医院就获得了教授职称,还当上了科主任。但是在真正手术的时候,他的技能其实不如一位天天泡在临床的主治医生。可是,这样的内情,一个普通病人在门诊是无法知晓、也无法判断的。
还有一位是做心导管非常出色的医生,但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有一个致命的环节,就是学历是本科。这直接影响了他的晋升,影响了他列席各种学会获得光鲜头衔的可能。在一个不知情的病人眼里,根本了解不到他真正的临床技术,也就是病人最关心的医术。
那么,怎么给自己选一个好医生呢?在现在的医生评价体系中,一位资深的医生,其学术成就,或行政头衔,都会带来更多的名气。但对病人来说,更重要的其实是,人情味和医术。如果实在不能兼备,医术应该是更重要。
一个朋友患了子宫肌瘤,需要做手术,本来觉得腹腔镜就能解决,问我去看谁,我给她推荐了一位专家。结果她看完告诉我,这位专家告诉她,因为肌瘤的位置长得比较棘手,周围有血管和尿管,所以腹腔镜未必能解决,恐怕需要开腹。于是,我问了问一位同行,结果她一听就明白了,说因为那位专家的手术风格就是过分细心,别人用两小时就能做完的手术,她可能会做上三小时。有人不觉得危险的位置,她可能会觉得风险很大,所以才会建议朋友的子宫肌瘤做开腹手术。
我把这番话告诉了朋友,她才恍然大悟。我对她说:“你是愿意肚子上只开三个小洞做腹腔镜呢?还是愿意为了确保安全做开腹手术,这只能由你自己来决定……既然就做这一次手术,就要想办法尽可能去找个最适合你病情的好医生。”
中国医生的医术究竟如何呢?一位国内免疫内科的教授对我直言:“不要以为美国的风湿免疫学有多强,他们只不过掌握了科研话语权,有基金去搞基础研究,实验室结果出得比我们多。要是论临床经验,我感觉他们还不如我们中国医生。我一上午的门诊,能接触到好几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我们病人多,病种多,但是在美国,如果一个病房收治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几乎全内科的实习医生、住院医生、教授都会跑来看。”
摘自《医事》,讴歌著,北京出版社出版。
讴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医学系博士,毕业后赴美于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抗结核药物课题研究一年,于宾西法尼亚大学从事血友病基因治疗研究两年。2002年回国投入抗肿瘤生物一类新药的临床开发。现居北京,任职于某著名跨国制药公司。,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