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比卡因复合液与普鲁卡因复合液局部注射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比较
关键词 布比卡因;普鲁卡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既往常用普鲁卡因和醋酸泼尼松复合液痛点注射,有一定疗效,但仍存在诸多缺点。为此作者采用布比卡因、地塞米松复合液行痛点注射,治疗急性腰扭伤2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5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16~72岁,平均41.5岁,病史1~12 h。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肌肉痉挛,躯干呈僵直状态,腰部活动受限,行走不便。局部有明显压痛点,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
1.2 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25例,均行痛点注射治疗,每点注射5~7 mL,3 d 1次,3次为1疗程。治疗一疗程无效者改用其它治疗方法。药物配方:Ⅰ组为1%普鲁卡因10 mL、醋酸泼尼松50 mg、0.9%NaCk 8 mL,共20 mL。Ⅱ组:0.5%布比卡因10 mL、地塞米松10 mg、VitB12 1 mg、B6 50 mg、0.9%NaCk 6 mL共20 mL。
1.3 疗效标准 局部注射1次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腰部活动自如,恢复正常工作者为优;注射2次后获上述效果者为良;注射3次达到上述效果者为可;注射3次后未获上述效果者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秩和和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后1周根据疗效标准评定的结果见表1。每组随访
表1 两组疗效比较(略)
Ⅰ组vsⅡ组P<0.01;*vs** P<0.01; △vs△△P>0.05
2个月者均为15例(占60%),均无复发。Ⅰ组中有1例(6.6%)注射部位出现反应性结节。
3 讨论
90%急性腰扭伤患者发生于腰骶部,多因弯腰活动时用力过猛或搬抬重物以及姿势不当引起,致使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因受过度牵拉而损伤,扭伤后软组织因有渗出、水肿、撕裂或出血而产生剧烈疼痛。全身软组织损伤都存在局部无菌性炎症,并因而致痛[1]。本组观察表明,两配方总有效率相近,说明均能阻断外周痛觉传入而具有镇痛、消炎作用。但Ⅱ组的疗效及优良率明显高于Ⅰ组(P<0.01)且显效速度快,探讨其原因,可能由于Ⅰ组配方中的普鲁卡因局麻时效短,扩散穿透能力差,并具有明显的血管扩张作用,不利于急性腰扭伤的恢复;加之醋酸泼尼松为混悬液,作用速度慢,刺激大,存留时间长,易形成反应性结节。而Ⅱ组配方中的地塞米松为水溶液,在抗炎强度和作用速度上较泼尼松强而快[2],且由于布比卡因穿透性强,无血管扩张作用,维持时间为普鲁卡因5~10倍[3],更有利于减少病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恶性刺激,改善局部环境,加快治疗速度。
综上所述,布比卡因复合液配方较为合理,其能使急性腰扭伤治疗时间缩短,优良率提高,无副作用,不需皮试,节省人力和时间,比普鲁卡因复合液优越,有临床应用价值。
4 参考文献
1 宣蛰人主编.软组织外科学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114
2 桂林医学专科学校主编.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32
3 刘俊杰,赵俊主编.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11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湛江524001), 百拇医药(姚业兴)
急性腰扭伤既往常用普鲁卡因和醋酸泼尼松复合液痛点注射,有一定疗效,但仍存在诸多缺点。为此作者采用布比卡因、地塞米松复合液行痛点注射,治疗急性腰扭伤2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5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16~72岁,平均41.5岁,病史1~12 h。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肌肉痉挛,躯干呈僵直状态,腰部活动受限,行走不便。局部有明显压痛点,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
1.2 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25例,均行痛点注射治疗,每点注射5~7 mL,3 d 1次,3次为1疗程。治疗一疗程无效者改用其它治疗方法。药物配方:Ⅰ组为1%普鲁卡因10 mL、醋酸泼尼松50 mg、0.9%NaCk 8 mL,共20 mL。Ⅱ组:0.5%布比卡因10 mL、地塞米松10 mg、VitB12 1 mg、B6 50 mg、0.9%NaCk 6 mL共20 mL。
1.3 疗效标准 局部注射1次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腰部活动自如,恢复正常工作者为优;注射2次后获上述效果者为良;注射3次达到上述效果者为可;注射3次后未获上述效果者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秩和和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后1周根据疗效标准评定的结果见表1。每组随访
表1 两组疗效比较(略)
Ⅰ组vsⅡ组P<0.01;*vs** P<0.01; △vs△△P>0.05
2个月者均为15例(占60%),均无复发。Ⅰ组中有1例(6.6%)注射部位出现反应性结节。
3 讨论
90%急性腰扭伤患者发生于腰骶部,多因弯腰活动时用力过猛或搬抬重物以及姿势不当引起,致使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因受过度牵拉而损伤,扭伤后软组织因有渗出、水肿、撕裂或出血而产生剧烈疼痛。全身软组织损伤都存在局部无菌性炎症,并因而致痛[1]。本组观察表明,两配方总有效率相近,说明均能阻断外周痛觉传入而具有镇痛、消炎作用。但Ⅱ组的疗效及优良率明显高于Ⅰ组(P<0.01)且显效速度快,探讨其原因,可能由于Ⅰ组配方中的普鲁卡因局麻时效短,扩散穿透能力差,并具有明显的血管扩张作用,不利于急性腰扭伤的恢复;加之醋酸泼尼松为混悬液,作用速度慢,刺激大,存留时间长,易形成反应性结节。而Ⅱ组配方中的地塞米松为水溶液,在抗炎强度和作用速度上较泼尼松强而快[2],且由于布比卡因穿透性强,无血管扩张作用,维持时间为普鲁卡因5~10倍[3],更有利于减少病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恶性刺激,改善局部环境,加快治疗速度。
综上所述,布比卡因复合液配方较为合理,其能使急性腰扭伤治疗时间缩短,优良率提高,无副作用,不需皮试,节省人力和时间,比普鲁卡因复合液优越,有临床应用价值。
4 参考文献
1 宣蛰人主编.软组织外科学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114
2 桂林医学专科学校主编.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32
3 刘俊杰,赵俊主编.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11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湛江524001), 百拇医药(姚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