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指标”有待“硬化”
——业界认为病人满意度等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可操作性需加强“长期以来,我国医疗机构普遍使用的医疗质量考核标准是治愈率、出院率等,而忽略对过程的质量管理及病人的心理感受。应当建立一些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意识的指标,如病人对治疗过程的满意度、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病人所承担的经济负担等。考核与评价的指标体系要符合国际上医院质量管理的总体趋势。”本版10月27关于“中国医院质量评价标准”论坛相关报道中,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这一席话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及热论。对此,有医院管理人士提出,虽然目前《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中有相关要求,但还不能称为真正的“指标”,而是可操作性较弱的“软指标”,这些“软指标”有待“硬化”。
“软指标”可操作性较弱
据了解,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是反映医疗质量特征的一个具体数值表现的统一体,目前国内医院普遍使用的考核指标包括门诊与入院诊断符合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等诊断质量指标以及治愈率、出院率、死亡率等终末指标,其中终末指标更是医院关注的焦点。
“这些指标与病人生命息息相关,的确是值得关注的焦点。但事实上,医院管理这一块还有很多软指标需要硬化,如病人满意度。”江苏省人民医院发展办主任邱夕来对此颇有感触。他告诉记者,这些指标如果不硬性制定,在未来医疗国际化、全球化的竞争态势下,即使进入中国的外资医院诊疗水平不如国内的医疗机构,但是在老百姓最能直接感受到的人性化服务意识和服务细节等方面,依然能够使自身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所以,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内涵在这方面迫切需要扩充。”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卫生事业管理系主任陈家应也告诉记者,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对各国卫生系统绩效评价的报告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