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信息
编号:11289955
医话小语:说说产后病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32期
     新产后血虚程度如何,除综合全身症状外,还可以根据其有汗与否而定。如每餐时额上小汗出者,标志着气略虚,血稍损,为新产后应有现象。若产前体弱,产后进餐时无汗.象征着阴血大虚,盖“汗为心之液”,“心主血”,“夺血者无汗”。医者应予重视,一方面要做到认真观察,另一方面予以补血益气之剂。

    妇女产后一般是多虚多瘀。《金匮·妇人产后病》篇中指出:“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三者病证虽各别,但“亡血”、“亡津液”的情况则是相同的。此外,分娩时出血所产生的败血或恶露不行而形成的瘀阻,加之女子常因肝气郁滞,肝体失柔而用独亢,因此,血虚、伤津、血瘀、气滞四者是妇女产后的病理机制的特点。由于新产后气血大伤,各种致病因素每易乘虚而入,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产后病多表现为正虚邪实,不能与平昔病情等同视之!妇女产后亡血多虚,而血为气母,气附于血,血亏于先,则气无所附而随之亦虚。所以《丹溪心法·产后》篇云:“产后无得令虚,当大补气血为先,虽有杂证,以末治之。”因为扶正即所以祛邪,正胜邪自却。即或邪盛正实,如因寒凝、风冷、气滞、血瘀等而引起的产后诸症,需要“急则治其标”时,于邪去证情稳定后,仍应养血益气以扶正。可用当归补血汤(黄芪宜生用),此方有补养气血、实表固卫、敛汗防邪内袭之功。

    至于紫河车一类的血肉有情之品亦宜选用。产后常因血虚气弱,气血运行不畅,因虚而致瘀。兼之产程中离经败血,若不及时排出,亦可致瘀,导致腹痛、痛经,甚至干血痨等。对此应消补兼施,寓消于补,使补不留邪而消不伤正。总之,产后多虚与多瘀,交织成产后特定的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的诸症,治疗时根据标本缓急,或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或消补兼施,随证化裁,灵活运用,不可拘泥。

    新产作会阴切开术后,尤其是旧法接生,或因产程太快而来不及赴医院生产,以致会阴呈Ⅱ~Ⅲ度裂伤,因愈合不好,形成瘢痕后疼痛者,用桃红四物汤加牛膝、香附等活血化瘀之剂颇验。, 百拇医药(王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