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82307
上路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13日 《医药经济报》 2006.11.13
     “高校有一堵围墙,尽管现在它变得矮了,围墙里外的相互交流和了解也多了,但它还是存在的。实际上,从药品研发到最后上市销售,整个过程涉及到很多环节,可是学校教育却没有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环节。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让高校不再有围墙。”

    ■本报记者 戴丹 魏

    ——一位药大毕业生眼里的药大变迁

    过去的大学,大抵与一个人一样,总有一些自己的风格。当个性发展到相当显著的时候,在人就成了所谓的性格,对大学来说也就成了所谓的校风或者校格。一个学生出自哪个学校,从他的言谈举止上就能推测个大概。也许正因为这一点,下面的采访或许可以看成是介于传统与新潮之间那一代人身上所会聚的历史与现实。

    80年代 不再青涩

    11月4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一架前往上海的波音747飞机等待起飞。马上就要通过安检的谢福明与前来送行的徐平师弟再次握手告别。此刻此景恰好映入了站在一旁的记者眼中:一天前,我通过徐平师兄认识了这位中国药科大学已故教授安登魁的大弟子;一天后,这位踌躇满志的师兄将经上海返回美国。
, 百拇医药
    尽管眼前这两个人比自己早出校门二十年甚至更早,但时空长期分隔所酝酿的同窗之情此刻迸放得如此热烈,我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改革开放的风潮刚刚吹入校园,并开始真正触及和影响学生的思想,他们的思想比他们的学长们明显活跃了许多,即使面对情侣,也不再羞羞答答。而现在,当时青涩的他们已经成为中国医药行业的梁柱——这恐怕是很多人心目中关于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的形象吧。

    他们在物质生活匮乏、精神生活单一的年代里度过了自己的儿童和少年时代,而当他们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辨别能力后,几乎亲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他们在成长时期所接受的很多教育早已远离现在的时代,但一浪高过一浪的时代潮流又给了他们最丰富的阅历。这让记者这个晚学后进者羡慕不已。

    从机场返回的路上,徐平告诉记者,谢福明此次回国主要是考察国内医药市场,顺便走亲访友。彼时,我们讨论起一个药大毕业生将来可能的人生轨迹。

    首先是出国。药大有不少像谢福明这样的校友,尤以美国为多。不过海外校友以“南药”自称者居多,毕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药大被简称为“南药”。其次是去企业。这类人比较多,长期以来甚至有“南药毕业去企业,沈药(沈阳药科大学)毕业去单位”的说法,如广州威尔曼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杰,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南京金陵制药厂厂长汤卫国博士等。这里的“单位”,如药监局等管理部门,现在可经公务员考试进入,不过这是一条比较漫长的道路;留校,目前学校自我繁殖现象非常明显,这也是目前中国高校的普遍问题;考研,其实这不算人生轨迹,只能算一段短暂的经历,很多时候仍然要走以上道路;转行,机会成本比较大,其实从选择这个学校开始,一个人最初的发展方向差不多就定了。
, http://www.100md.com
    90年代 悄悄改变

    其实,徐平的个人经历或者可以作为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这代药大人人生起航的一个缩影。1984年,南药本科毕业一年的徐平重回母校读研。三年后,硕士毕业的他去了广东一家小药厂工作。然而,当时医药工业企业的研发水平实在有限,所谓的实验室,有的只不过是一些烧杯量筒,没有仪器和经费,向上级打报告得不到批复,想进车间学习却被视为不务正业,满怀志向得不到实现,只能做打水、扫地甚至一些普通工人都不屑做的杂活。“那是一段苦闷的时光!”徐平说。

    没过多久,徐平便跳槽了。1994年,广东中山市成立了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一年后做到这个基地副总的徐平主要负责招商引资。看着越来越多的外资被引进基地,他也算从一个侧面见证了行业十年来的成长与变迁。

    十年后,在医药行业历练了近二十年、再次返校读书的徐平,看到了学校的变化。“毕竟,时代的发展、行业的变迁不仅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育也提出了新的需求。教育实践迅速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时候早就悄悄到来了。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的成立便是顺应医药市场需求的一次有意无意的变革。”
, http://www.100md.com
    重返校园的徐平,还对整个学校的教育体系进行了一番探讨:“高校有一堵围墙,尽管现在它变得矮了,围墙里外的相互交流和了解也多了,但它还是存在的。实际上,从药品研发到最后上市销售,整个过程涉及到很多环节,可是学校教育却没有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环节。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让高校不再有围墙。”

    21世纪 适时而动

    2005年初的一天,校友聚会上一位校友的话再次引发了徐平的思考。这位校友说:“如果一个人在一个企业干不满3年就要走,说明这个人有问题;如果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干了5年还没有变化,那么这个人也有问题。”

    此时,徐平已在中山市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工作了十年,这也的确是一件让很多人羡慕的工作。然而那一夜,徐平对自己职业生涯现状以及未来行业的走势,一一做了分析。第二天,徐平做出了一个决定——自己创业。

    2005年,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医药行业的调整,这让很多业内人士感到了巨大压力。不少人惊呼,医药行业的“冬天”来了。同样感到压力的徐平却认为,这只能说明竞争更激烈了。“好比在一个湖里捕鱼。以前捕鱼的人少,一网下去收获颇丰;但现在,有人一网下去只能捕到一两条,有人几网下去连一条鱼都没有,于是大家开始惊恐万分。而实际上,是捕鱼的人多了,鱼少了。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死守在一个‘湖’里,不如寻找其他的‘湖’,或者改进‘捕鱼’的工具和方法。同样的,作为关乎生命的药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监管标准只会越来越严格,就像高高在上的六楼,没有一定的资格,达不到一定的要求,生产企业是上不去的。而日化用品、保健食品与药品相比,就好比在楼下,有时从6楼撤下,进军其他相关行业,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 百拇医药
    徐平告诉记者,关于自己创业,从产生想法到下定决心,只用了短短的24小时——这是否说明这一代药大人已经多少具备了“适时而动,敏锐判断,社会经验丰富”的特征呢?

    不是结尾

    目前,徐平的儿子正在药大读大二。“我让他继承了我的专业,不管他将来是否继承我的事业!”说着话时,徐平一脸骄傲。

    最近,儿子给徐平说了一件学校的新事:11月初,药大在宣传栏和学校网站上贴出了一个《关于恢复“精业济群”校训的决定》,原有的“严谨、求实、团结、创新”校训以校风形式保留。

    徐平说:“早应改了。”与徐平持相同想法的人还不少,不久前有人在“中国药科大学粤港校友会”的网站上就发起“关于更改校训、校徽、校歌的个人建议”。发贴人提到,三者之中最应该改的是校训,而相较而言,“尚处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1936~1948.4)时期的校训‘精业济群’似乎更有特色一些。”

    “临近药大70华诞,学校对校训做如此更改,更显国立药专以来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特色,令人振奋!”徐平认为。,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