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剖生理角度简化认识内耳迷路
内耳;解剖生理角度,1从胚胎发生来理解,2从生理功能来理解
内耳属于颞骨岩部骨质内器官,体积甚小,肉眼很难观察到其全貌,要想看到完整的骨迷路形态,需采用显微解剖技术。内耳结构错综复杂,解剖学中以“迷路”一词来形容它是一个令人迷惑而不易理解的结构,对其各部结构的关系和整体位置的把握,需要运用思维想象,才可概括出印象。在多年教学工作中,我体会到掌握内耳形态结构比掌握其它器官要困难得多。骨迷路分为骨半规管、前庭和耳蜗三部分,对应的膜迷路分为膜半规管、椭圆囊、球囊和蜗管三部分,骨迷路和膜迷路的位置关系,如同地沟和沟内铺设的水管的关系。沟中的水相当于外淋巴,管中的水相当于内淋巴。内耳虽小,却包括了功能上不同的两个部分——听觉感受器和位置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指蜗管基底膜上的螺旋器;位置觉感受器包括膜半规管的壶腹嵴、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虽然它们的功能不同,但引起神经冲动而产生感觉的组织结构的组成部分大致相同;即触动纤毛的胶质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2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