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 2006年第17期
编号:11293439
无创BiPAP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泵衰竭及血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http://www.100md.com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6年第17期
心肌梗塞;脑钠素;C反应蛋白,,心肌梗塞;脑钠素;C反应蛋白,0引言,1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关键词】 心肌梗塞;脑钠素;C反应蛋白

     0引言

    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泵衰竭患者的治疗价值尚不明确[1-2]. 本文研究面罩BiPAP辅助呼吸对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泵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

     1方法

    急性心肌梗塞(Killip分级2级到4级)患者29例,随机分为BiPAP治疗组(BiPAP组 16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13例). 常规治疗组的治疗措施为抗血小板、硝酸酯类药物、强心、利尿剂、急诊PCI等. BiPAP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BiPAP治疗72 h. 于入院即刻和入院后24 h分别记录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变化. 于入院即刻、入院后24, 72 h分别抽静脉血测定血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方差分析. P<0.05有统计学显著性.

     2结果

    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构成、合并疾病、平均发病时间以及生命体征、Killip分级、动脉血气结果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6例BiPAP治疗患者中13例在治疗后2 h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