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6年第11期
编号:11295752
肛裂分类及其术式选择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11期
肛裂,1关于肛裂病因、病理问题,2关于肛裂症状和检查注意事项,3关于肛裂分类及治疗原则,4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闭合式)和肛裂切除皮瓣移动术,【参考文献】
     肛裂是肛管上皮损伤后反复感染所致的棱形溃疡性病变。肛肠科门诊仅次于痔占门诊量的第二位。由于病变的轻重不同,肛裂病灶和周围组织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病理分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目前较好的手术方式是采用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和肛裂切除(加内括约肌切开)皮瓣移动术。其次是肛裂切除(加内括约肌切开)创面开放术。本文对肛裂分类及其术式,谈谈个人的体会。

     1 关于肛裂病因、病理问题

    肛裂病因至今尚未完全认识一致。有肛管上皮损伤说、局部感染说、内括约肌痉挛说、肛门狭小说、解剖说等。目前多数人认为肛裂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一般情况是排便用力,肛管上皮损伤,反复感染形成棱形溃疡。由于内括约肌持续性痉挛,创口引流不畅,反复感染溃疡加深可继发乳头肥大,哨兵痔,肛管痕性狭小,甚至继发内盲瘘等病变,给手术治疗带来了不同方法。如脱离肛裂分类,只采取用单一手术方法就会影响治疗效果和后遗症发生。

    肛裂有不同的病理改变。初发表现为肛管上皮撕裂,如数日至2周不能自行愈合,就会因反复感染形成糜烂和溃疡。组织学表现为病灶充血、毛细血管出血、白细胞、淋巴细胞渗出、间质水肿。长期慢性炎症,溃疡加深,内括约肌增生性肥厚,病灶和周围组织纤维性增生,瘢痕性肛管狭小,乳头肥大,哨兵痔加重,甚至继发肛隐窝炎和内盲瘘。从病理生理上看,内括约肌痉挛是促使肛裂病变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肛管上皮外侧有联合纵肌的分支纤维即“肛管皮肤肌群”(又称 parks 韧带)。其神经属骶神经和内脏神经支配。“肛管皮肤外肌群”主要是从贯穿内括约肌的部分组织,由于肛管上皮受体神经支配,神经末梢密布,排便时刺激创口引起疼痛,通过“肛管皮肤外肌群”神经传导引起内括约肌痉挛(内括约肌生理功能之一是引起不随意的持续性收缩)。内括约肌痉挛使肛管缩小,创口引流不畅,病灶有潜在的小死腔,在反复感染的基础上溃疡加深,病灶和周围组织纤维性增生。典型的病理特点是具有肛裂溃疡,内括约肌露出、乳头肥大、哨兵痔、瘢痕性肛管狭小、肛隐窝炎、内盲瘘七个特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6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