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缘:伺机而动
“百姓缘”成立于2003年1月1日,第一家店以“老百姓”的惯用招术“平均降价45%”引起轰动。到2004年9月18日开出第4家直营店为止,“百姓缘”的门店发展到7家,4家直营店完成了在合肥市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布点,成为安徽当地最有名的平价药店,许多药店纷纷要求加盟。在一片大好形势下,“百姓缘”迈上了跨省发展之路。在南京开店的同时,其老总还在各地考察市场,其中包括北京和上海。(资料图片)
2005年7月23日,在业内一片质疑的目光中,安徽百姓缘大药房在南京的中华路开出经营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平价药店,把南京作为跨省发展的首块“试验田”。“百姓缘”董事长吴斌当时打算在1年之内在南京开出10家店,最终只开出2家。
跨省秘笈:平价文化
平价药店的最大不足是没有像国美那样形成一种文化,即使“老百姓”也只是医药行业内的品牌,不像肯德基那样人人皆知,所以跨省发展便会遇到不同区域品牌的“狙击”。
“当时看到‘老百姓’、‘开心人’发展很快,就想尝试到省外发展。”“百姓缘”总经理助理李晓对记者解释,“选择南京,主要是考虑到南京离安徽比较近,跨区配送的难度较小。虽然南京已有几家平价药店,但感觉在规模上还没有做起来。”
正如业内人士所预料,“百姓缘”在南京的发展并不顺利,与其他没有医保定点资格的平价药店一样,同样感受到了医保定点资格对销售额的重要性。李晓对记者说:“医保定点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此外还受到管理、品牌、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比如说,在合肥管理一家平价药店只需要几个人,在南京就需要十几个人。”
出师不利使“百姓缘”重新把发展重点放回安徽,专注于本地的“精耕细作”,力求先把区域市场做透。李晓说:“待成熟与转型都初具端倪时再考虑跨省发展的问题,至于何时形成一个具体的思路现在还不能确定。”
李晓表示,前几年是平价药店发展的最好时机,如今这个有利因素不复存在,因此平价药店在跨省的道路上会暂时停下脚步,将来的发展方向一是靠人才,二是靠营销。, 百拇医药(本版撰稿: 陈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