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药学版 > 临床应用
编号:11297058
几种吸入麻醉药的药理作用及特点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1日
     >一、氟烷

    氟烷(fluothane, halothane)又名三氟氯溴乙烷,1951年由Suckling合成,1956年Raventos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详细研究,1956年Johnston首先应用于临床,从此氟烷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

    【药理作用】

    (一)中枢神经系统

    氟烷为强效吸入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但镇痛作用弱。与其它吸入麻醉药有相同的扩张脑血管作用,使颅内压升高。

    (二)循环系统

    氟烷对循环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心肌和扩张外周血管。氟烷麻醉时,血压随麻醉加深而下降,其下降程度与吸入氟烷浓度相关。血压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氟烷直接抑制心肌,使心排出量中等度减少;又有轻度神经节阻滞作用,使外周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也随之下降。由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中枢性抑制,削减了去甲肾上腺素对周围循环的作用,从而降低交感神经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有效作用,使氟烷对心血管的直接抑制得不到有效的代偿。由于压力感受器的敏感度改变,限制了交感肾上腺系统作出相应的反应。

    氟烷引起的心排出量减少,虽与其它麻醉药的程度相似,但因失去交感神经反应,血压下降表现的更为明显。

    氟烷能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给氟烷麻醉的大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后可产生室性心动过速。但氟烷应用于人时,若PaCO2正常,并不出现室性心律失常;而CO2蓄积的病人或存在内源性儿茶酚胺增加的其它因素时,则可出现室性心律失常。

    氟烷麻醉中低血压伴心动过缓时,宜慎用阿托品,因阿托品可使迷走神经张力完全消失,从而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三)呼吸系统

    氟烷对呼吸道无刺激性不引起咳嗽及喉痉挛,小儿可用做麻醉诱导,且有抑制腺体分泌及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术后肺并发症较少。氟烷对呼吸中枢的抑制较对循环的抑制为强。随着麻醉加深,通气量减少,直至呼吸停止。氟烷使支气管松弛,易于进行控制呼吸。

    (四)消化系统

    术后很少发生恶心和呕吐,肠蠕动恢复快,但对肝脏影响较大。

    (五)肾脏

    氟烷麻醉中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血流量只在血压下降时才减少,血压恢复后即恢复,不似甲氧氟烷可引起肾损害。

    (六)肝脏

    由于氟烷是卤化合物,对肝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动物实验未能证实。随着氟烷的普及推广,临床上出现了氟烷损害肝的报道,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观察与研究。氟烷麻醉后肝损害表现为麻醉后7天内发热,同时伴有胃肠道症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并出现黄疸,病死率高。肝组织检查有肝小叶中心坏死,周围空泡变性,脂肪变性,与病毒性肝炎在组织学上不易区别。

    通过大量研究对比,氟烷麻醉对肝损害与其它全身麻醉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但在一个月内接受两次以上氟烷麻醉者,则对肝功能影响较大,黄疸发生率亦较高,病死率远高于病毒性肝炎,可能与氟烷的致敏作用有关。亦有人认为多次氟烷麻醉后肝炎的发生率高是抑制了免疫反应所致,因此再次施行氟烷麻醉,应间隔3个月以上。

    (七)子宫

    浅麻醉时对子宫收缩无大影响,麻醉稍深即可使子宫松弛,收缩无力,用于产科内倒转术虽较理想,但易增加产生出血。

    (八)内分泌系统

    ADH、ACTH、肾上腺皮质醇,甲状腺素血中浓度稍增加,较乙醚引起的改变轻微。血中儿茶酚胺在浅麻醉时升高,而加深麻醉后则不增加。人类生长激素及胰岛素几乎不增加。此外,对血糖的影响轻。

    【临床应用】

    1. 优点及适应证 ①无燃烧爆炸性,可使用电灼及电刀的手术;②麻醉效能强,适用于各科手术,尤其适合于出血较多需行控制性降压者;③对气道无刺激,诱导和苏醒迅速,适用于吸入诱导,尤其适合于小儿的麻醉诱导; ④有扩张支气管作用,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或湿肺病人有利;⑤不升高血糖,因此适应于糖尿病病人的麻醉;⑥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2.缺点及注意事项 ①因有较强的呼吸、循环抑制作用,因此对于心功能不全、休克病人及中毒性心肌损害的病人禁用;②使心肌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增高,需并用肾上腺素者禁用;③安全范围小,须有精确的挥发器;④镇痛作用弱,最好并用其他镇痛药;⑤肌松作用不充分,需要肌松的,最好与肌松剂合用;⑥对橡胶,金属有腐蚀作用;⑦可发生严重肝损害,所以急慢性肝脏疾病禁用;⑧由于对子宫的松弛作用,剖宫产术禁用。由于氟烷麻醉有以上缺点,目前已不主张单独使用。近年来使用精确的环路外挥发器,并与其它麻醉药(如氧化亚氮、其它静脉麻醉药或麻醉性镇痛药)复合应用,以减少氟烷的用量和浓度,氟烷仍在临床上继续应用,尤其是在小儿。

    3.使用方法

    (1)用于小儿:因略有果香味及不刺激气道,所以最适用于小儿麻醉的诱导。一般在口服术前药的小儿,入手术室后可用半开放回路(如Bain回路)或F型多用途回路直接面罩吸入氟烷(由0.5%逐渐增加到1%)及50%~60%的氧化亚氮来完成麻醉诱导。同时进行静脉通路的开放,当肌松药经静注后即可行气管内插管。同时,氟烷也可并用50%~65%氧化亚氮的吸入进行麻醉维持。但对于曾经用过氟烷吸入麻醉的病例,尤其是近期(三个月)内用过的,最好不再选择吸入氟烷麻醉,因可诱发急性坏死性肝炎。

    (2) 用氟烷蒸发器半紧闭法施行高流量或低流量麻醉,也可作全紧闭法麻醉。临床上一般不单独应用氟烷的吸入麻醉,经常与其它吸入麻醉药或静脉药物复合应用。在做全紧闭法氟烷麻醉时,尤其并用氧化亚氮复合麻醉时,除要有比较好的麻醉机外,还要有相应的监护设备,如氧浓度监护仪、二氧化碳以及呼出末麻醉药浓度或麻醉深度监护仪等,此外,在低流量或全紧闭麻醉时还要注意二氧化碳吸收剂可降解氟烷生成具有毒性作用的不饱和复合物。在复合麻醉时,要相应减少各麻醉药物的用量。

    二、恩氟烷

    恩氟烷(enflurane,ethrane)由Terrell合成后,1963年由Krantz用于动物实验,1966年Virtue作了进一步的动物实验与对人的应用研究,目前在世界上已广泛应用。

    【药理作用】

    (一)中枢神经系统

    随血中恩氟烷浓度升高,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逐渐加深,脑电图呈高电压慢波。吸入3%~3.5%恩氟烷,可产生爆发性中枢神经的抑制,有单发或重复发生的惊厥性棘波。临床上可伴有面及四肢肌肉强直性阵挛性抽搐。在脑电图上还可以看到恩氟烷能增强对视、听刺激的诱发反应。惊厥性棘波是恩氟烷深麻醉的脑电波特征,PaCO2低于正常时棘波更多。当PaCO2升高时,棘波的阈值也随之升高。所以减浅麻醉与提高PaCO2值,可使这种运动神经受刺激的症状立即消失。对儿童若吸入3%恩氟烷并有中等度PaCO2下降,即见到癫痫样脑电活动。临床应用的资料与动物实验都没有证明恩氟烷会引起持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

    恩氟烷麻醉时若动脉压保持不变,则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压升高。

    恩氟烷是较强的大脑抑制药。麻醉愈深,脑氧耗量下降愈多。吸入3%恩氟烷,中枢氧耗量降低50%。恩氟烷麻醉出现癫痫样活动时,则代谢率升高,但也只增高到接近麻醉前水平。

    (二)循环系统

    恩氟烷对循环系统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剂量增加而加重。以离体心脏乳头肌进行实验研究,比较几种全身吸入麻醉药的抑制作用,发现恩氟烷的抑制作用大于氟烷与甲氧氟烷。但1978年Smith对人进行的研究结果却表明,恩氟烷对心血管系统抑制较氟烷轻,心脏麻醉指数(心脏衰竭浓度/麻醉所需浓度)为3.3,较氟烷(3.0)大。

    恩氟烷降低心排出量。吸入1MAC的恩氟烷即可产生抑制;2MAC可严重减少心排出量。心排出量的下降是由于每搏量降低所致,并与PaCO2值有关;PaCO2升高时,心脏指数明显增加。

    恩氟烷麻醉时心率变化不定,与麻醉前的心率相关。麻醉前心率略快者(90次/分),麻醉后可减慢;心率略慢者(65次/分)则可增快。

    恩氟烷降低动脉压的程度与减少心排出量的程度一致或更重。由于低血压与麻醉深度成正比,临床上把血压下降作为恩氟烷麻醉过深的指标。吸入1和1.5MAC恩氟烷,可使血压分别下降30.0%±3.3%与38.3%±4.0%.恩氟烷1.5MAC对血压及心排出量的抑制程度相当于氟烷2MAC。血压下降是恩氟烷直接抑制心肌与扩张血管的结果。术前血压高的病人经恩氟烷麻醉后血压下降较多,无手术刺激时降低最多。手术开始后由于刺激可使血压回升到正常,减浅麻醉、输液或用血管收缩药,也可使血压回升或恢复正常。

    恩氟烷和氟烷、乙醚、甲氧氟烷一样,抑制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恩氟烷麻醉时心律稳定。心电图上虽可见到房室传导时间延长,但对心室内传导无影响。即使出现室性期前收缩,也往往持续时间短,改善通气即可消失。恩氟烷不增加肾上腺素对心律反应的敏感性。吸入1.25MAC恩氟烷麻醉时,50%病人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的肾上腺素用量是10.9μg/kg,而在1.25MAC氟烷麻醉下则是2.1μg/kg.

    (三)呼吸系统

    临床应用的恩氟烷浓度,对呼吸道无刺激作用,不增加气道分泌。增加吸入浓度亦不引起咳嗽或喉痉挛等并发症。

    与其它吸入麻醉药相比,恩氟烷是一种较强的呼吸抑制药,对体弱病人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1978年Wolfson用大白鼠作实验证明,“呼吸麻醉指数”(呼吸停止浓度/麻醉所需浓度)较甲氧氟烷、氟烷均低。在小儿,甚至未达手术麻醉深度便发生严重呼吸抑制。呼吸抑制主要为潮气量下降,虽然呼吸频率增快,但不足以代偿潮气量的降低。通气量下降程度与麻醉深度成正比,PaCO2升高亦与麻醉深度相平行。1966年Virtue等对健康人的研究表明,用1MAC恩氟烷,PaCO2为61 mmHg;用1.5MAC则为76 mmHg;若用2MAC,则可发生呼吸暂停。手术刺激可对抗一部分恩氟烷的呼吸抑制作用,各项呼吸参数趋向恢复到对照值水平。

    恩氟烷能降低肺顺应性,恩氟烷浓度为1.0%时降低8.3%,为2%时则降低14%,但停药后肺顺应性迅速恢复至原有水平。有少数研究表明恩氟烷麻醉引起支气管收缩反应,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的病人,恩氟烷与氟烷麻醉均可收到同样好的效果。也有研究表明,恩氟烷能抑制犬气管粘膜纤毛运动,抑制程度与剂量相关,随着麻醉药的排出,抑制作用消失。

    (四)肝脏

    通过对麻醉后血清酶的检查证实,恩氟烷对肝功能的影响很轻。恩氟烷对肝脏无毒的结论也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1978年Stacey等调查卤族麻醉药对鼠肝细胞的毒性作用,以细胞内钾离子逸出和丙氨酸转氨酶释放作为毒性作用指标,结果表明恩氟烷不影响细胞对钾的通透性与丙氨酸转氨酶的释放,甚至使用最高浓度60 min也不发生变化。有些研究结果表明了重复应用恩氟烷不产生明显肝功能损害,多次吸入氟烷后37%的病人肝功能试验异常,而多次恩氟烷麻醉者只有14%肝功能试验异常。因此短期内需反复麻醉的病人,用恩氟烷较氟烷安全。此外,临床上也有恩氟烷麻醉后肝功能损害的报道,但不能肯定肝损害与恩氟烷的应用有直接的关系。即使所报道的病例与恩氟烷有关,其发生率也极低,不超过1/250,000。

    (五)肾脏

    恩氟烷能产生轻度肾功能抑制,但麻醉结束后很快恢复。恩氟烷麻醉时,尿量无明显变化,有时也降低尿量。肾小球滤过率可减少20%~25%。肾血流量减少23%,麻醉停止后2h内上述变化均恢复正常。

    恩氟烷麻醉后血清无机氟有一定的变化,最高可达22.2μmol/L,但未超过损害肾功能的阈值(50~80μmol/L)。这说明短时间恩氟烷麻醉后肾脏损伤的危险性很小。氟离子对肾小管的毒性除与氟离子浓度有关外,还与肾小管上皮细胞接触高浓度无机氟离子的时间长短有关。恩氟烷麻醉后尿中排氟率最高可达180μmol/L,但至24h急骤减少至15μmol/L,说明排氟浓度高的持续时间越短,对肾小管损伤越小。苯巴比妥不增加恩氟烷的代射。重复麻醉也不增加尿中无机氟排出量。对于术前有肾脏疾病的病人,恩氟烷麻醉后发生暂时性肾功能损害,并且血清氟化物浓度增高。有报道无肾功能的病人,恩氟烷麻醉后血清氟化物的峰值与肾功能正常者无差异,说明肾脏不是清除血内氟化物的唯一器官,骨组织可能是清除氟化物的有效器官。但对术前已有肾脏疾病者,或手术过程中有可能累及肾功能者,使用恩氟烷仍应慎重。

    (六)子宫与胎儿

    恩氟烷有松弛子宫平滑肌的作用,0.5MAC恩氟烷对子宫肌肉的松弛作用轻微,但吸入1.5MAC时,抑制子宫肌收缩的程度可达74%。由于无论处于产程的何阶段,均可出现与剂量相关的宫缩减弱,甚至出现宫缩无力或产后出血。

    (七)对神经肌肉的作用

    恩氟烷单独使用或与肌松药合用所产生的肌松作用可满足各种手术的需要。恩氟烷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与剂量有关,1.25 MAC时对肌肉刺激表现为收缩无力,进而抑制强直反应,强直后易化作用消失。新斯的明不能完全逆转其阻滞作用,故推测恩氟烷对神经肌肉的作用方式有别于非去极化肌松药。恩氟烷抑制乙酰胆碱引起的运动终板去极化,可能是干扰离子通过膜通道所致。

    恩氟烷对氯化筒箭毒碱、潘库溴铵等非去极化肌松药有强化作用,其程度随恩氟烷肺泡气浓度增加而增强,作用时间也随之延长。恩氟烷麻醉时,氯化筒箭毒碱的用量只需氟烷麻醉时的1/2。

    (八)眼内压

    恩氟烷能降低眼压,故适用于眼科手术。

    (九)内分泌

    除使血中醛固酮浓度升高外,对皮质激素、胰岛素、ACTH、ADH及血糖均无影响。

    【临床应用】

    1. 优点及适应证 ①化学性质稳定,无燃烧爆炸危险;②诱导及苏醒快,恶心呕吐少;③不刺激气道,不增加分泌物;④肌肉松弛好;⑤可并用肾上腺素。以上优点也就决定了其适应证,恩氟烷吸入麻醉适应于各部位、各年龄的手术;重症肌无力手术;嗜铬细胞瘤手术等。

    2.缺点及禁忌证 ①对心肌有抑制作用;②在吸入浓度过高及低PaCO2时可产生惊厥;③深麻醉时抑制呼吸及循环。禁忌证应包括:严重的心、肝、肾脏疾病,癫痫病人,颅内压过高病人。

    3.麻醉方法

    (1)低流量紧闭法 ①用环路内蒸发器,多用各种简易装置,应注意用药量及密切观察麻醉深度的临床体征;②用环路外蒸发器,例如能精确提供预定浓度的恩氟烷蒸发器,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不同时间的恩氟烷用药量,并用氧化亚氮时,氧流量不得低于每分钟耗氧量,充分排氮,维持量应递减。

    (2)半紧闭法:可并用氧化亚氮,方法与氟烷麻醉相同,只是吸入浓度应是氟烷的2倍左右。

    (3)复合麻醉:与氧化亚氮同时吸入或与静脉麻醉药、硬膜外阻滞等复合麻醉,此时各麻醉药的用药剂量必须相应减少。

    在临床上单独应用恩氟烷麻醉时,从麻醉诱导直到麻醉结束都应该逐步加深麻醉,同理也应逐步减浅麻醉,否则病人可能出现痉挛抽搐或术后恢复期间特别不平稳。

    三、异氟烷

    异氟烷(isoflurane,forane)由Terrell合成于1965年,后经Krantz、Rudo和Dobkin等进行了实验研究,阐明了其药理作用。1975年Dobkin,Byles,Stevens及Eger先后在犬、猴身的实验中证实了长时间应用异氟烷麻醉,无论有无二氧化碳蓄积或低氧血症,肝肾均无损害,无毒性作用。而Corbett通过鼠实验说明了异氟烷可致肝癌,由此当时停止了推广使用。1978年Eger等进行大量相同实验,结果证明异氟烷无致癌作用后,开始在世界上先后大量应用。

    【药理作用】

    (一)麻醉效能

    异氟烷的组织及血液溶解度低,血/气分配系数仅1.48,高于地氟烷及七氟烷,但低于恩氟烷和氟烷,其肺泡气浓度/吸入浓度见图19-16。异氟烷的MAC在31~55岁是1.15%,20~30岁是1.28%,55岁以上是1.05%,如并用70%氧化亚氮则分别降至0.50%、0.56%及0.37%.低温、妊娠、利多卡因和镇静药可降低异氟烷用量。清醒较氟烷、恩氟烷稍快(为7~11 min)。

    图19-16

    (二)中枢神经系统

    异氟烷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与用量相关。在1MAC以内,脑电波频率及波幅均增高;超过1MAC时,波幅增高,但频率减少;深麻醉时两者皆减。1.5MAC出现爆发性抑制,2MAC出现等电位波。深麻醉时、PaCO2低或施加听刺激等不产生恩氟烷样的抽搐。0.6~1.1MAC异氟烷麻醉时,不脑血流量增加;1.6MAC时,脑血流量倍增,但增加幅度仍不如氟烷麻醉,故颅内压升高亦少。对开颅病人异醚氟在低PaCO2条件下可防止颅内压升高,而氟烷及恩氟烷则不易达到此目的。

    (三)循环系统

    异氟烷对心功能的抑制小于恩氟烷及氟烷,心脏麻醉指数为5.7,大于恩氟烷(3.3)及氟烷(3.0),2MAC以内则较安全。随吸入浓度的增加,心排出量明显减少。与相同MAC的氟烷相比,异氟烷使动脉压下降的幅度相似,而心排出量几乎不减,说明异氟烷降低血压主要是由于周围血管阻力下降所致。异氟烷能减低心肌氧耗量及冠状动脉阻力,但并不改变冠状血管血流量。

    异氟烷使心率稍增快,但心律稳定,对术前有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应用异氟烷麻醉维持期间并不增加发生心律失常的频率。异氟烷与氟烷相比,在1.5MAC条件下,异氟烷麻醉引起的50%动物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肾上腺素剂量为氟烷麻醉时的3倍多。Homi等在异氟烷麻醉时观察到将PaCO2增至70 mmHg,亦不产生室性期前收缩,而氟烷麻醉时则易产生。

    (四)呼吸系统

    异氟烷抑制呼吸与剂量相关,能严重地降低通气量,使PaCO2增高,且抑制对PaCO2升高的通气反应。Flemming等认为其抑制呼吸的作用小于氟烷,在1.1MAC时呼吸对CO2的反应仍为清醒时的85%,同样深度的氟烷为清醒时的68%,约2MAC时所有麻醉药的反应曲线均等于零。麻醉浓度增高时呼吸停止。

    异氟烷和其它吸入麻醉药一样,抑制人和犬对PaO2下降的呼吸反应。所有麻醉药浓度大于0.1MAC时,上述反应即受到抑制,1.1MAC时完全消失。异氟烷麻醉增加肺阻力,并使顺应性和功能残气量稍减。

    (五)肝脏

    由于异氟烷的物理性质稳定,对抗生物降解,这就提示可能无肝毒性或毒性甚小。

    临床证明异氟烷对肝无损害。肝酶血清水平(SGOT、SGPT和LDH)在异氟烷麻醉后加上手术创伤,仅有轻度增加。

    (六)肾脏

    异氟烷降低肾血流量,使肾小球滤过率和尿量减少,与恩氟烷、氟烷或氧化亚氮差距很小。异氟烷麻醉后不残留肾抑制或损害。异氟烷由于代谢少和迅速经肺排出,肾功能没有或只有轻微影响。长时间麻醉后血清尿素氮、肌酐或尿酸不增加。

    (七)子宫

    异氟烷对子宫肌肉收缩的抑制与剂量相关。浅麻醉时并不抑制分娩子宫的收缩力、收缩率和最大张力,在深麻醉时有较大的抑制,因而分娩时若用异氟烷麻醉较深时易引起子宫出血。浅麻醉时胎儿能耐受;深麻醉时,由于子宫血液灌流降低,对胎儿可产生不良影响。

    在终止妊娠的手术中,异氟烷和氟烷一样增加吸刮时的子宫出血,故施行这类操作时不宜用异氟烷麻醉。

    (八)神经肌肉

    异氟烷能产生足够的肌肉松驰作用。其肌松作用大于氟烷,可增加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随麻醉加深,肌松药用量减少。正常人2MAC异氟烷麻醉下,氯化筒箭毒碱ED50为1.6mg/m2,ED90为3 mg/m2,为氟烷麻醉下的1/3~1/20。异氟烷还能增强琥珀胆碱的作用,而恩氟烷及氟烷则无此作用。由于异氟烷本身有良好的肌松作用,并可免用或少用肌松药,适用于重症肌无力病人的麻醉。

    【临床应用】

    1.优点及适应证 ①麻醉诱导及苏醒快,无致吐作用;②无燃烧、爆炸危险;③循环稳定;④肌松良好;⑤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心肌缺血的病人;⑥对颅内压无明显的升高作用,适合于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临床应用的适应证与恩氟烷相同,而优于恩氟烷,异氟烷对老年人、冠心病病人影响较小,对此类病人可以应用。由于不引起抽搐,可用于癫痫病人。在临床麻醉深度对颅内压影响不大,可用于颅内压增高病人。此外,低浓度的异氟烷吸入还适应于ICU病人的镇静。

    2.缺点及禁忌证 ①价格贵;②有刺激性气味影响小儿的诱导;③增加心率。禁忌证:因增加子宫出血,不适于产科手术。

    (一)麻醉方法

    与恩氟烷相同,如吸入异氟烷5~10 min,肺泡气中异氟烷浓度为吸入浓度的50%,也可以说诱导时所需的吸入浓度是肺泡气浓度的2倍。一般诱导时若肺泡气浓度大于MAC的50%,便可加速脑平衡。与70% N2O合并应用时肺泡气中异氟烷浓度需1.1%,单纯吸氧时则需要1.7%,按此推算吸入气中所需的异氟烷浓度应分别为2.2%及3.4%。麻醉维持期间,可降低吸气浓度,只需要补偿组织异氟烷平衡所需量即可。在监测呼气末异氟烷浓度,保持为1.3MAC的条件下,来调节异氟烷的吸入浓度。

    在异氟烷吸入麻醉时,由于阻力血管的扩张作用,经常会出现血压的下降,尤其是在术前禁食水时间过长或应用了脱水药物、胃肠道的准备后,麻醉后血压下降的更为明显,应与麻醉过深相鉴别。最好是在麻醉前或麻醉中补充一定的液体后进行麻醉,可以避免血压和心率大幅度的波动。

    四、氧化亚氮

    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俗称笑气。1779 年由Priestley制成, 1779年 Davy 发现有麻醉作用,1844年 Wells用于拔牙麻醉,当今仍为广泛应用的吸入麻醉药之一。

    【药理作用】

    (一)中枢神经系统

    麻醉作用极弱,吸入30~50%氧化亚氮有镇痛作用,80%以上时有麻醉作用,氧化亚氮MAC为105。

    吸入75%氧化亚氮时的麻醉效能相当于氟烷0.5%~1.0%。氧化亚氮有升高颅内压作用,对脑肿瘤病人吸66%氧化亚氮可使颅内压平均升高26.7 mmHg。有研究表明,吸0.2%氟烷的犬再吸60%氧化亚氮,脑血流量增加达2倍。

    (二)循环系统

    对心肌无直接抑制作用,对心率、心排出量、血压、静脉压、周围血管阻力等均无影响。但在氟烷麻醉下,吸入氧化亚氮时出现平均动脉压、右房压、食管温度升高,全身血管阻力增加,瞳孔增大。另外,氧化亚氮可使肾血流量减少,认为氧化亚氮有α-肾上腺素能作用。

    (三)呼吸系统

    对呼吸道无刺激性,亦不引起呼吸抑制,但术前用镇痛药的病人,硫喷妥钠诱导时产生呼吸抑制,再吸氧化亚氮时增强呼吸抑制作用。

    【不良反应】

    (一)对骨髓的作用

    为治疗破伤风、小儿麻痹等连续吸氧化亚氮3~4天以上的病人,可出现白细胞减少,以多形核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最先出现。骨髓涂片出现渐进性细胞再生不良,与恶性贫血时的骨髓改变相似。因此,吸入50%氧化亚氮以限于48h内为安全。

    (二)体内气体容积增大作用

    由于氧化亚氮弥散率大于氮,氧化亚氮麻醉可以使体内含气腔隙容积增大,麻醉3h后容积增大最明显,故肠梗阻、气腹、气脑造影等体内有闭合空腔存在时,氧化亚氮麻醉应列为禁忌。

    (三)弥散性缺氧

    氧化亚氮易溶于血中,在氧化亚氮麻醉结束时血中溶解的氧化亚氮迅速弥散至肺泡内,冲淡肺泡内的氧浓度,这种缺氧称为弥散性缺氧。Shaffer等在氧化亚氮麻醉后 3~5 min(此时氧化亚氮呼出量最大),自主呼吸状态下吸空气时的测定结果PaO2由69 mmHg下降至54 mmHg,而PaCO2由50 mmHg减至42 mmHg。因此为防止发生低氧血症,在氧化亚氮麻醉后继续吸纯氧5~10 min是必要的。

    【临床应用】

    1. 优点及适应证 优点:①只要不缺氧,氧化亚氮并无毒性;②麻醉诱导及苏醒迅速;③镇痛效果强;④对气道粘膜无刺激;⑤无燃烧性。适应证:①与其它吸入麻醉药、肌松药复合可行各类手术的麻醉;②对循环功能影响小,可用于严重休克或重危病人;③分娩镇痛。

    2. 缺点及禁忌证 缺点:①麻醉作用弱,使用高浓度时易产生缺氧;②体内有大的闭合空腔时,引起其容积增大。禁忌证:①肠梗阻、空气栓塞、气胸等病人;②能增加空气栓塞可能的手术,如体外循环或部分体外循环的病人;③麻醉装置的氧化亚氮流量计、氧流量计不准确时禁用。

    3.使用方法

    一般临床上不单独使用氧化亚氮麻醉,均与其它吸入麻醉,或静脉麻醉药或硬膜外阻滞等联合应用。临床上使用的氧化亚氮浓度一般为50%~66%,也有用40%或30%的。当开胸手术或颅内手术时,即氧耗量相对较大时,应将氧化亚氮的吸入浓度降低至50%以下,防止组织缺氧。

    近些年来,氧化亚氮也被应用于低流量麻醉或全紧闭吸入麻醉,使氧化亚氮的临床麻醉应用范围更加扩大。采用氧化亚氮低流量或全紧闭吸入麻醉时,一定要根据麻醉医师的知识水平、具有的临床经验以及监护设备等来决定,不可盲目实施。

    五、七氟烷

    七氟烷(sevoflurane)于1968年由Regan合成,于1971年Wallin等最先报道并于1975年对其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及毒理学进行了评价,1976年由Holaday、1984年由池田和之分别进行临床一期试验,1986年完成了三期临床试验,1990年日本国正式批准临床使用。

    【理化性质】

    七氟烷的化学结构为FCH2OCH(CF3)2,化学名为氟甲基-六氟-异丙基醚。为无色透明、带香味无刺激性液体,血/气分配系数为0.63。对医用高分子材质如传导性橡胶、丁茎橡胶、聚氟乙烯、聚乙烯的吸附性低于氟烷及恩氟烷,对铜、铝、不锈钢、铁无腐蚀性。分子量为200.05,沸点58.6℃ ,20℃ 时饱和蒸气压156.9 mmHg。临床使用浓度不燃不爆,但在氧中浓度达到11%、在氧化亚氮中达10%时可燃烧。七氟烷化学性质不够稳定与碱石灰接触可产生五种分解产物(P1~P5):P1是氟甲基二氟(三氟甲基)乙烯醚,为七氟烷的脱羟基氟化产物;P2 是氟甲基甲氧二氟(二氟甲烯)乙醚;P3是氟甲基甲氧二氟(三氟甲基)乙醚;P4和P5氟甲基甲氧二氟(三氟甲基)乙烯醚有相同的质谱峰,可能是同一结构的顺式与反式。其产生与温度有关,室温及40℃ 时只产生P1,此物质为七氟烷中的不纯物,有微弱的麻醉作用,对机体无害。其余分解产物在45℃以上出现,其中P3对机体毒性尚不明确,半紧闭法时不出现、全紧闭法有时产生需要注意。

    【药理作用】

    (一)中枢神经系统

    用4%七氟烷、氧面罩吸入诱导2 min病人意识消失,脑电出现有节律的慢波,随麻醉加深慢波逐渐减少,出现类似巴比妥盐出现的棘状波群。用1%七氟烷行慢诱导,10 min意识尚不消失,脑电也无变化。七氟烷抑制中脑网状结构的多种神经元活动,且与剂量相关。七氟烷麻醉过深时也可引起全身痉挛,但较恩氟烷弱,临床上无此顾虑。七氟烷也增加颅内压、降低脑灌注压,但此种作用较氟烷弱。

    (二)循环系统

    给犬吸入0.9%~7%(约0.4~3.0MAC)七氟烷,在一定的前负荷及心率条件下,左室收缩功能降低,此作用与剂量相关,其抑制程度与异氟烷相似,而较氟烷轻微。对人在心超声上2%(约1.2MAC)及4%(约2.4MAC)七氟烷,左室收缩及心泵功能皆降低且与剂量相关,4%(约2.4MAC)七氟烷的抑制与1.5%(2MAC)氟烷的抑制大致相等或略轻。

    吸入2%~3%七氟烷(自主呼吸下、PaCO2约50 mmHg)收缩压约下降11%,吸2%~4%七氟烷(机械呼吸、PaCO2保持正常情况下)使平均动脉压下降约15%,动脉压的下降与心功能抑制、心排出量减少及阻力血管扩张有关。七氟烷对心率的影响不明显。使用10%七氟烷诱导时,心率减少约5%,但用2%~3%七氟烷维持期(自主呼吸下、PaCO2约50 mmHg),可恢复至麻醉前值。在正常PaCO2条件下吸1.5%氟烷时心率减慢、但吸2~4%七氟烷有心率增加倾向。动物实验犬吸 5%(约2MAC)七氟烷,可出现中心静脉压升高,吸1.8%~3.15%(约0.8~1.3MAC)心每搏量减少,但随心率的增加减轻心排出量的下降。

    吸入麻醉药与肾上腺素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心室纤颤心肌敏感评分,七氟烷为9.7,氟烷为34,两者有显著差异。犬1.3MAC七氟烷、氟烷、恩氟烷时的ADE(arrhythmogenic dose of epinephrine)及此时的血中肾上腺素浓度,由低至高的顺序为:氟烷,恩氟烷,七氟烷。在1.25MAC时的ADE及血中肾上腺素浓度与异氟烷相似。2MAC七氟烷与异氟烷比较,降低冠状血管阻力的程度无明显差异。

    (三)呼吸系统

    七氟烷对气道的刺激非常小,经常通过面罩吸入进行小儿的麻醉诱导,与氟烷相似。

    七氟烷随麻醉加深呼吸抑制加重。以CO2反应曲线及PaCO2为指标检查呼吸抑制作用,1.1MAC的七氟烷与氟烷抑制程度相等。1.4MAC七氟烷麻醉时,可使PaCO2升高至55 mmHg。动物实验证明七氟烷不抑制肺血管对低氧的收缩作用,但七氟烷可松弛土泼鼠的气管平滑肌,抑制乙酰胆碱、组胺引起的支气管收缩作用,此作用与氟烷、恩氟烷一样与剂量相关。七氟烷可治疗实验性喘息,故可用于喘息病人的麻醉。

    (四)肝脏

    七氟烷麻醉后肝血流量下降,但麻醉结束后迅速恢复正常。门脉血流也减少,且在麻醉后恢复较慢。七氟烷麻醉时总肝血流量维持正常,上述肝血流减少与七氟烷麻醉深度相关。七氟烷麻醉对肝细胞线粒体呼吸活性及细胞能量负荷均无明显影响。临床中七氟烷麻醉后血清GOT有轻度增高,一周内恢复正常。大白鼠在卤化麻醉药麻醉和低氧状态下可引起肝损害,12%氧浓度的低氧状态下,氟烷引起肝损害为100%,异氟烷为88.5%,七氟烷为86.8%,而在14%氧浓度的低氧状态下出现的肝损害分别为95.7%、57.1%和42.3%。可以认为七氟烷较氟烷和异氟烷对肝损害少。麻醉及手术引起的肝损害是多因素的,今后需要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研究。

    (五)肌松作用

    七氟烷麻醉下应用潘库溴铵时,从剂量反应曲线求得的ED50,氟烷麻醉下潘库溴铵用量为1、七氟烷麻醉为0.6。显然对潘库溴铵的肌松作用有强化作用,而对维库溴铵作用更强。各种吸入麻醉药加强维库溴铵作用的顺序是七氟烷>恩氟烷>异氟烷>氟烷。

    (六)肾脏

    含氟麻醉药在体内的代谢程度若很高,用药后血清氟浓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并持续一定时间,便可造成肾脏损伤。七氟烷的组织溶解性较低,化学性质较稳定,在体内的代谢相对较低。与甲氧氟烷相比,七氟烷麻醉后血清氟离子浓度约为甲氧氟烷麻醉后血清氟离子浓度的1% 左右。在大鼠,用0.5%的甲氧氟烷麻醉3h和用1.4%的七氟烷麻醉4h比较,血清中氟离子浓度分别为26.3±0.8μM和11.5±1.8μM。七氟烷麻醉后,尿中氟离子排出量约为甲氧氟烷的1/3~3/4。七氟烷麻醉后血清氟离子浓度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48h和4天。目前尚未见有七氟烷造成肾脏损伤的报道。Cook等人用七氟烷麻醉大鼠长达10h,并未发现损害,而甲氧氟烷麻醉1~3h,就能引起中度多尿和抗ADH性的肾毒性。

    【临床应用】

    1. 优点及适应证 优点:诱导迅速、无刺激味、麻醉深度易掌握。适应证:凡需要全身麻醉的病人皆可应用。

    2. 缺点及禁忌证 缺点:遇碱石灰不稳定。禁忌证:①1个月内施用吸入全麻,有肝损害者;②本人或家属对卤化麻醉药有过敏或有恶性高热因素者;③肾功差者慎用。

    3.麻醉方法

    可用静脉诱导插管或用七氟烷-氧、七氟烷-氧-氧化亚氮面罩诱导插管后用高流量10~20 min后改用低流量吸入麻醉维持。

    因诱导及苏醒快,可用于小儿或成人的门诊小手术或检查性手术的麻醉,此时用面罩吸入法。因七氟烷与钠石灰作用后产生有毒的分解产物,尤其是在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温度升高至45℃时,有害代谢产物更多,故不宜使用钠石灰的全紧闭麻醉,需要时可用钡石灰并降低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温度。

    六、 地氟烷

    1959年至1966年Terrell等合成了700多种化合物,其中第635个即地氟烷(desflurane),因合成时用氟元素有爆炸危险很难合成,且蒸气压接近1个大气压,不便使用标准蒸发器而被摒弃。因门诊的或需要当天出院的手术越来越多,这些手术要求麻醉后苏醒快、无并发症,故对地氟烷要求愈加强烈。1988年9月在加州大学首次通过鉴定,1990年初Jones首先在临床试用,而后英、美等国许多学者都相继报道了地氟烷的应用研究。由于地氟烷具有组织溶解度低、麻醉诱导快、苏醒快、对循环功能影响小和在机体内几乎无代谢产物等特点倍受青睐。

    【药理作用】

    (一)中枢神经系统

    地氟烷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程度与用量有关,脑电图表现为脑皮质电活动呈剂量相关性抑制,但不引起癫痫样改变,也不引起异常的脑电活动。地氟烷与异氟烷脑皮质抑制相似,在相等的MAC浓度作用下地氟烷与异氟烷脑电图的参数变化相同;浓度增加,脑电图波形的振幅及频率均降低,表明抑制程度增加。PaCO2正常时,吸入0.8MAC或1.2MAC的地氟烷或异氟烷均出现单一的偶发尖波,它与外界刺激无关,可能是正常脑电图变化;在低二氧化碳血症时,地氟烷与异氟烷的高频电活动略有增加,爆发性抑制轻度减少,但恩氟烷相反,易发展为爆发性癫痫样的异常脑电活动。地氟烷和其它吸入麻醉药一样,大剂量时可引起脑血管扩张,并减弱脑血管的自身调节功能。地氟烷对神经元的抑制程度与其剂量呈正相关。

    由于地氟烷的低溶解特性,所以麻醉后恢复迅速,比七氟烷、异氟烷、氟烷更快。鼠吸入1.2MAC持续2h后,恢复至肌肉能协调运动所需的时间,地氟烷为4.7±3.0 min,七氟烷为14.2±8.1 min,异氟烷23.2±7.6 min,氟烷为47.2±4.7 min,差异明显。

    (二)循环系统

    对健康志愿者,在控制呼吸维持正常的PaCO2条件下地氟烷和异氟烷一样降低血管阻力及平均动脉压,升高静脉压,此作用与剂量相关。与异氟烷不同的是浅麻醉(0.83MAC)下心率无明显变化,但在深麻醉时(1.24和1.66MAC)出现与剂量相关的心率增加。与氟烷不同的是地氟烷升至1.66MAC时心排出量不变,并能维持良好的心室射血分数(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和其它现代挥发性麻醉药一样,地氟烷能抑制心血管功能,然而在一定MAC下并用氧化亚氮能减轻地氟烷的循环抑制及心率加快作用,如与1.66MAC的地氟烷/O2麻醉相比,1.74MAC的地氟烷/氧化亚氮麻醉不出现心动过速。若以地氟烷麻醉7h与麻醉最初90 min相比其抑制循环却呈减轻。

    在冠心病病人,地氟烷能抑制劈开胸骨的血压反应,从而保持正常的心脏指数及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二)呼吸系统

    地氟烷抑制呼吸,减少分钟通气量、增加PaCO2,并降低机体对PaCO2增高的通气反应,其抑制作用与剂量有关。但地氟烷对呼吸的抑制程度不如氟烷、异氟烷强,由此可通过观察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变化来估计麻醉的深度。

    (三)肝脏

    Jones给10名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吸入3.6%地氟烷89 min,分别测定吸入地氟烷后4、24、72、192h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浆天冬氨酸酶、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环化酶和碱性磷酸酶,结果在地氟烷吸入前后所测定的上述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说明对肝脏功能影响不大。

    (四)肾脏

    对肾功能的影响包括观察吸入地氟烷后24、72h肌酐清除率、尿浓缩能力和尿中RBP(Retinil-binding protein)和NAG(β-N-acetyl-D-glucose-aminidase)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测定值在用药前后无显著变化。其中NAG反映药物诱发的肾脏毒性作用,RBP是反映有无肾小管损伤的敏感指标。

    (五)毒性反应

    地氟烷是已知的在机体内生物转化最少的吸入麻醉药,在血和尿中所测到的氟离子浓度远小于其它氟化烷类麻醉药。Koblin在小鼠实验中,先注射苯巴比妥后,分别吸入氟烷、异氟烷和地氟烷,结果表明氟烷组血浆和尿中氟离子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异氟烷组轻度增高,地氟烷组则无显著变化。Jones同样用术前注射苯巴比妥的小鼠,以1.2MAC的氟烷、异氟烷和地氟烷麻醉1h,24h后发现,氟烷组小鼠肝细胞肿胀、坏死,异氟烷组有轻度的肝细胞肿胀,而地氟烷则无显著的肝组织表现。

    【临床应用】

    1.优点 ①血、组织溶解度低,麻醉诱导及苏醒快;②在体内生物转化少,对机体影响小;③对循环功能干扰小,更适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④神经肌肉阻滞作用较其它氟化烷类吸入麻醉药强。

    2.缺点 ①沸点低,室温下蒸气压高,需用特殊的电子装置控制温度的蒸发器;②有刺激气味;③药效低,价昂。

    3.麻醉方法

    由于地氟烷对气道的刺激性,临床上很少单独加氧气用于麻醉诱导。一般是先用静脉麻醉诱导后,单纯吸入地氟烷或加用60%氧化亚氮进行麻醉。临床上可用硫喷妥钠4~8 mg/kg静注后,按40:60比例吸入地氟烷和氧化亚氮的混合气体,顺利完成气管插管。许多静脉麻醉药或镇痛药均可降低吸入麻醉药的用量,静注芬太尼3 mg/kg可使地氟烷-氧化亚氮的MAC下降20%。术前用药也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吸入麻醉药的用量,术前0.05 mg/kg咪达唑仑可使地氟烷MAC从6.0±0.3下降至4.7±0.3。麻醉维持用2.3%~3.0%地氟烷加60%氧化亚氮和O2,也可并用静脉麻醉药、阿片类镇痛药或相应部位的硬膜外阻滞均可降低地氟烷的使用量及单独应用所引起的副作用。

    当前吸入麻醉应用于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在防止术中知晓方面取得好的作用。同时,与短效阿片类镇痛药联合应用更适应于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以及快通道手术病人的麻醉。

    七、 氙

    氙(Xenon)虽然在1951年由Culen提出,但将其作为吸入麻醉药进行深入研究只有十几年。氙是无色、无味,并且无环境污染的气体麻醉药,化学符号中Xe,相对分子质量为131.2,密度是空气的4倍,熔点为-111.9℃,沸点为-108.1℃。氙的水/气分配系数为0.085(37℃)~0.095(25℃),血/气分配系数为0.115,油/气分配系数为1.8~1.9(37℃),最低肺泡气浓度MAC 0.71。故麻醉诱导及苏醒快,麻醉效能大于氧化亚氮。

    目前氙不能人工合成,只能通过空气液化提取,纯度可达99.995%。若将70%的氙和30%的氧气混合后通过普通的重复吸入的呼吸环路(新鲜气流量0.5L/min)中,2h后实际进入呼吸环路的氙<20%.约80%的氙漏入大气中。所以当前用氙做麻醉只能通过紧闭方式来完成。此外,氙具有与氧化亚氮同样效能的镇痛作用。

    氙不影响心肌的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也不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致心律失常的敏感性,对肠系膜血管阻力也无明显变化,不抑制心肌的收缩性,因此适用于心血管手术的病人。虽然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轻,但有增加脑血流的可能性。对呼吸的影响是可轻度增加气道阻力。

    由于氙目前不能人工合成,价格昂贵,临床上尚未推广应用。, 百拇医药(45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