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培养诊断婴儿肠道病毒感染需改进
美国Faden等认为,通过粪便培养来鉴别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婴儿无症状肠道病毒感染,在方法学上存在问题,因为粪便中存在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毒素和非特异性毒素会对组织培养产生影响。[Pediatr Infect Dis J 2006,25(8):687]
该研究的起因是3例肠道病毒感染婴儿先后被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在调查是否存在院内感染时,其他31例婴儿也被发现感染了肠道病毒,但只有1例为真正阳性,其余30例均为假阳性。
该研究是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目的是确定诊断程序中存在的问题。资料来自病历记录、感染控制记录和实验室记录。
结果显示,便培养被用于确定无症状感染。研究者发现在诊断肠道病毒感染的程序中存在几个问题:① 粪便标本没有被正确过滤;② 未使用足够多的组织培养细胞类型;③ 粪便中的非特异性毒素以及存在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毒素可以在组织培养中产生致细胞病变效应;④ 没有很好的封闭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导致肠道病毒鉴定错误。
研究者根据上述结果及文献回顾,提出了对实验室诊断肠道病毒感染常规程序的改进措施:① 培养检测肠道病毒时优先选择鼻咽分泌物和脑脊液标本;② 标本运输液中的粪便和直肠拭子标本应被混匀、离心和过滤;③ 如果24小时内出现细胞病变,结果值得怀疑;④ 用作荧光染色的标本事先应使用脱脂牛奶处理以封闭非特异性染色;⑤ 肠道病毒阳性的粪便标本应使用PCR来确诊。, 百拇医药
该研究的起因是3例肠道病毒感染婴儿先后被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在调查是否存在院内感染时,其他31例婴儿也被发现感染了肠道病毒,但只有1例为真正阳性,其余30例均为假阳性。
该研究是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目的是确定诊断程序中存在的问题。资料来自病历记录、感染控制记录和实验室记录。
结果显示,便培养被用于确定无症状感染。研究者发现在诊断肠道病毒感染的程序中存在几个问题:① 粪便标本没有被正确过滤;② 未使用足够多的组织培养细胞类型;③ 粪便中的非特异性毒素以及存在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毒素可以在组织培养中产生致细胞病变效应;④ 没有很好的封闭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导致肠道病毒鉴定错误。
研究者根据上述结果及文献回顾,提出了对实验室诊断肠道病毒感染常规程序的改进措施:① 培养检测肠道病毒时优先选择鼻咽分泌物和脑脊液标本;② 标本运输液中的粪便和直肠拭子标本应被混匀、离心和过滤;③ 如果24小时内出现细胞病变,结果值得怀疑;④ 用作荧光染色的标本事先应使用脱脂牛奶处理以封闭非特异性染色;⑤ 肠道病毒阳性的粪便标本应使用PCR来确诊。,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