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危害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 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生理损害的一种现象。本文概述了网络成瘾对人格、人的社会化过程、人际关系、工作学习动机以及生理健康的影响,揭示了网络成瘾的危害性。
【关键词】 网络成瘾 人格 人际关系 危害性
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生理损害的一种现象[1]。它是一种与上网有关的包括病态行为和认知不良的心理障碍,用户因反复使用互联网,其认知功能、情绪情感功能以及行为活动甚至生理活动偏离现实生活而受到严重伤害,但仍然不能停止使用互联网[2]。近年来,国内外媒体陆续报道由于使用互联网对人身心发展伤害的个案,心理门诊中因为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情绪障碍、家庭矛盾、社会适应问题的来访者也日渐增多,不断发展的互联网对上网人群健康的影响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就网络成瘾对成瘾个体危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1 网络成瘾对人格的影响
人格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3]。人格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的,当这个形成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后,人格必然会随之变化。网络构筑了虚拟的“第二现实世界”,一切可感知的世界在网络上都可以模拟,营造在网络中的一切都是虚拟的,不确定的。长期生活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中,必然使现实社会中形成的人格特质发生变化。网络成瘾者按照网络亚文化圈的行为模式去组织生活方式,规范行为,最终导致心理层面的模式化,导致网络人格变异。网络人格变异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1.1 分裂型人格 主要表现为网络角色错位、性别置换、谎报年龄、性格退缩、情绪冷漠,在网上以个体愉快为主,很少与人分享。
1.2 偏执型人格 主要表现为网上初次相识就疯狂询问对方情况,强认为好友,要对方的地址、电话号码等,固执自傲,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
1.3 癔病型人格 主要表现为不能控制自身行为,在欲望不能满足时,随意宣泄自己的情绪,在网上聊天谈话颠三倒四,文不对题。
1.4 反社会型人格 主要表现为对一切事情都报有仇恨态度,网上攻击性行为增加,将网友视为敌人,伤害对方。
1.5 强迫型人格 主要表现为不仅将自身的思维模式强加给别人,而且强迫自己进入网络社会,视网络生活为自己的整个生活,但网上所做的一切又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总有一种做事不完善的感觉,表现死板。
1.6 依赖型人格 主要表现为在网上的活动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必须在网友的帮助、指导下进行活动,缺乏自主独立性的行为。
1.7 自恋型人格 主要表现为过分地自我关心、自夸自尊,缺乏合作性,往往想入非非、沉湎于幻想中,不能替别人着想、不能理解别人的难处和苦衷。
2 网络成瘾影响人的社会化过程
人的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人的每一个阶段的社会化,都是以前一阶段的社会化为基础的,如果前一段的社会化没达到预定目标,则后一阶段的社会化会出现明显的困难。现实中,周围的人会按照现实生活的标准要求个体,以现实社会的价值标准来衡量个体的所作所为。上网过程中,个体形成了新的社会认知图式,对自我的社会角色有了新的定位,而这些认知图式和角色定位与现实社会是不相符合的。这样,当个体由虚拟世界回到现实社会生活中时,会因为价值观的不同而感到无人理解,感到孤单。所以,尽管好多网络成瘾者想摆脱这种病态的上网,却又常常不由自主地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网络上,满足其潜意识中的不为正常社会意识所容许的各种需要和愿望。Kraut等人[4]发现过多使用互联网会导致孤独和抑郁的增加,并会导致社会卷入的减少与心理幸福感降低。Turkletlsl[5]也发现青少年过度上网交友将导致社会孤立和社会焦虑。
3 网络成瘾引发人际关系的问题
网络成瘾造成个体现实人际关系障碍,使网络成瘾者人际关系冷漠,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缺乏兴趣,与亲人朋友之间的交往减少,对周围的人或事采取逃避或对抗的态度,使抑郁和孤独、焦虑等消极情绪增加,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和正常的人际关系。
网络成瘾者过度沉溺于网络中的虚拟角色,减少了实际生活中的社会卷入度,必然会减少个体现实交往的时间,“人-机-人”的交流模式取代了“人-人”面对面的交往模式。对于网络成瘾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以机器为中介,极大的减少了人际直接交往的机会,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对网络的依赖所取代。人类情感的真实表达需要手势、语言、表情等媒介,而网络中的交往仅仅停留在运用简单的符号来传递,缺乏现实情感的体验。由于网络人际关系具有短暂性、不稳定性和不可靠性,网络成瘾者人际情感的远程交流冲击了原有的亲情感。当人们越来越多地在网上寻求情感满足的时候,心理上必然会对网络产生依赖感,也必然导致个体对现实情感的疏远。在网络中,虚拟的人际范围变大,但实际上缩小了个体现实的交往圈子,同时,网上形成的对自我的高度认同、以自我为中心、过于感性的交友方式,也是现实的理性的人所不能接受的。由此,网络成瘾造成网络沉溺者对现实人际关系的不满,使成瘾者现实的人际关系变得更糟。
4 网络成瘾导致工作、学习的动机减弱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外在基础,当网络已经成为个体的必需时,上网相应也提升为主导动机。网络成瘾者的兴趣和注意力大部分转移到网上,上网成为其生活的主题。Young[6]在1996年所做的一份调查显示:58%的学生报告网络的过度使用导致学习兴趣减弱,成绩下降,并使逃课现象明显加剧。据报道[7],上海某高校退学、试读和留级的237名学生中,约有80%的人是因为无节制地沉溺于电脑游戏、网上聊天而荒废了学业。由此可见,网络成瘾大量消耗了工作和学习的时间,造成了严重分心,削弱了工作和学习的动机,破坏了学习秩序,降低了效率。
5 网络成瘾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上网时间过长,使得大脑相关高级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这些改变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化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从而诱发各种疾患,如心脑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同时由于眼睛长时间注视电脑显示屏,导致视力下降,眼睛暗适应能力降低,长期在电脑前坐立,易引起腕关节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一系列生理性疾病,严重影响生理健康[8]。在我国首届网络生存测试中,心理学家对11名经过3天完全的网络生活参加者,进行了一系列检测后发现,在经历72h后,他们的注意力、反应能力、稳定性等几项客观指标均有明显下降,网络成瘾导致的身体症状有:视力下降、肩周肌肉劳损、生物钟紊乱、睡眠不够、食欲不振、体重下降、体能下降、免疫功能变弱等。此外,国内外一些调查阐述了网络成瘾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诺丁汉Trent大学心理学家Griffiths的研究认为“过分迷恋上网有碍身心健康,严重会导致心理变态,其危害不亚于酗酒和吸毒”[9]。Young[6]通过电话交谈和在线调查两种形式研究了496名被试者的网络使用情况以及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按照网络成瘾鉴别标准筛选出396名为网络成瘾组、100名为非网络成瘾组,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普遍反映使用网络对他们的学业、人际关系、经济状况造成了中等或严重影响。
综上所述,网络成瘾严重威胁着成瘾者的身心健康,对成瘾者的生活、工作、学习都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让上网者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性,尽可能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减少上网人群网络成瘾现象的发生,保护上网人群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林绚晖.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1):74-76
[2]林伟,黄子杰.网络成瘾的鉴别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J].中国校医,2004,18(4):381-383
[3]周郁秋,卢桂珍.心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6-60
[4] Kruat R,Patterson M,Lundark V,et al.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1017-1031
[5] 崔丽娟,王小晔.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EB/OL.http://www.edu.cn/3095783_2.shtml,2003,12:10
[6] Young KS.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C].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ugust,15,1996,Toronto,Canada
[7]张宏宇,魏文风.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心理分析及应对[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323-324
[8]冯小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学分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6(4):5-7
[9]杨雄.网络对我国青年的影响评价[J].青年研究,2000,4:7
作者单位:临潼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高飞)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韩蕾)
邮编 710613, 百拇医药(高飞 韩蕾)
【关键词】 网络成瘾 人格 人际关系 危害性
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生理损害的一种现象[1]。它是一种与上网有关的包括病态行为和认知不良的心理障碍,用户因反复使用互联网,其认知功能、情绪情感功能以及行为活动甚至生理活动偏离现实生活而受到严重伤害,但仍然不能停止使用互联网[2]。近年来,国内外媒体陆续报道由于使用互联网对人身心发展伤害的个案,心理门诊中因为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情绪障碍、家庭矛盾、社会适应问题的来访者也日渐增多,不断发展的互联网对上网人群健康的影响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就网络成瘾对成瘾个体危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1 网络成瘾对人格的影响
人格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3]。人格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的,当这个形成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后,人格必然会随之变化。网络构筑了虚拟的“第二现实世界”,一切可感知的世界在网络上都可以模拟,营造在网络中的一切都是虚拟的,不确定的。长期生活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中,必然使现实社会中形成的人格特质发生变化。网络成瘾者按照网络亚文化圈的行为模式去组织生活方式,规范行为,最终导致心理层面的模式化,导致网络人格变异。网络人格变异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1.1 分裂型人格 主要表现为网络角色错位、性别置换、谎报年龄、性格退缩、情绪冷漠,在网上以个体愉快为主,很少与人分享。
1.2 偏执型人格 主要表现为网上初次相识就疯狂询问对方情况,强认为好友,要对方的地址、电话号码等,固执自傲,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
1.3 癔病型人格 主要表现为不能控制自身行为,在欲望不能满足时,随意宣泄自己的情绪,在网上聊天谈话颠三倒四,文不对题。
1.4 反社会型人格 主要表现为对一切事情都报有仇恨态度,网上攻击性行为增加,将网友视为敌人,伤害对方。
1.5 强迫型人格 主要表现为不仅将自身的思维模式强加给别人,而且强迫自己进入网络社会,视网络生活为自己的整个生活,但网上所做的一切又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总有一种做事不完善的感觉,表现死板。
1.6 依赖型人格 主要表现为在网上的活动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必须在网友的帮助、指导下进行活动,缺乏自主独立性的行为。
1.7 自恋型人格 主要表现为过分地自我关心、自夸自尊,缺乏合作性,往往想入非非、沉湎于幻想中,不能替别人着想、不能理解别人的难处和苦衷。
2 网络成瘾影响人的社会化过程
人的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人的每一个阶段的社会化,都是以前一阶段的社会化为基础的,如果前一段的社会化没达到预定目标,则后一阶段的社会化会出现明显的困难。现实中,周围的人会按照现实生活的标准要求个体,以现实社会的价值标准来衡量个体的所作所为。上网过程中,个体形成了新的社会认知图式,对自我的社会角色有了新的定位,而这些认知图式和角色定位与现实社会是不相符合的。这样,当个体由虚拟世界回到现实社会生活中时,会因为价值观的不同而感到无人理解,感到孤单。所以,尽管好多网络成瘾者想摆脱这种病态的上网,却又常常不由自主地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网络上,满足其潜意识中的不为正常社会意识所容许的各种需要和愿望。Kraut等人[4]发现过多使用互联网会导致孤独和抑郁的增加,并会导致社会卷入的减少与心理幸福感降低。Turkletlsl[5]也发现青少年过度上网交友将导致社会孤立和社会焦虑。
3 网络成瘾引发人际关系的问题
网络成瘾造成个体现实人际关系障碍,使网络成瘾者人际关系冷漠,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缺乏兴趣,与亲人朋友之间的交往减少,对周围的人或事采取逃避或对抗的态度,使抑郁和孤独、焦虑等消极情绪增加,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和正常的人际关系。
网络成瘾者过度沉溺于网络中的虚拟角色,减少了实际生活中的社会卷入度,必然会减少个体现实交往的时间,“人-机-人”的交流模式取代了“人-人”面对面的交往模式。对于网络成瘾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以机器为中介,极大的减少了人际直接交往的机会,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对网络的依赖所取代。人类情感的真实表达需要手势、语言、表情等媒介,而网络中的交往仅仅停留在运用简单的符号来传递,缺乏现实情感的体验。由于网络人际关系具有短暂性、不稳定性和不可靠性,网络成瘾者人际情感的远程交流冲击了原有的亲情感。当人们越来越多地在网上寻求情感满足的时候,心理上必然会对网络产生依赖感,也必然导致个体对现实情感的疏远。在网络中,虚拟的人际范围变大,但实际上缩小了个体现实的交往圈子,同时,网上形成的对自我的高度认同、以自我为中心、过于感性的交友方式,也是现实的理性的人所不能接受的。由此,网络成瘾造成网络沉溺者对现实人际关系的不满,使成瘾者现实的人际关系变得更糟。
4 网络成瘾导致工作、学习的动机减弱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外在基础,当网络已经成为个体的必需时,上网相应也提升为主导动机。网络成瘾者的兴趣和注意力大部分转移到网上,上网成为其生活的主题。Young[6]在1996年所做的一份调查显示:58%的学生报告网络的过度使用导致学习兴趣减弱,成绩下降,并使逃课现象明显加剧。据报道[7],上海某高校退学、试读和留级的237名学生中,约有80%的人是因为无节制地沉溺于电脑游戏、网上聊天而荒废了学业。由此可见,网络成瘾大量消耗了工作和学习的时间,造成了严重分心,削弱了工作和学习的动机,破坏了学习秩序,降低了效率。
5 网络成瘾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上网时间过长,使得大脑相关高级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这些改变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化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从而诱发各种疾患,如心脑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同时由于眼睛长时间注视电脑显示屏,导致视力下降,眼睛暗适应能力降低,长期在电脑前坐立,易引起腕关节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一系列生理性疾病,严重影响生理健康[8]。在我国首届网络生存测试中,心理学家对11名经过3天完全的网络生活参加者,进行了一系列检测后发现,在经历72h后,他们的注意力、反应能力、稳定性等几项客观指标均有明显下降,网络成瘾导致的身体症状有:视力下降、肩周肌肉劳损、生物钟紊乱、睡眠不够、食欲不振、体重下降、体能下降、免疫功能变弱等。此外,国内外一些调查阐述了网络成瘾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诺丁汉Trent大学心理学家Griffiths的研究认为“过分迷恋上网有碍身心健康,严重会导致心理变态,其危害不亚于酗酒和吸毒”[9]。Young[6]通过电话交谈和在线调查两种形式研究了496名被试者的网络使用情况以及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按照网络成瘾鉴别标准筛选出396名为网络成瘾组、100名为非网络成瘾组,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普遍反映使用网络对他们的学业、人际关系、经济状况造成了中等或严重影响。
综上所述,网络成瘾严重威胁着成瘾者的身心健康,对成瘾者的生活、工作、学习都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让上网者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性,尽可能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减少上网人群网络成瘾现象的发生,保护上网人群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林绚晖.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1):74-76
[2]林伟,黄子杰.网络成瘾的鉴别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J].中国校医,2004,18(4):381-383
[3]周郁秋,卢桂珍.心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6-60
[4] Kruat R,Patterson M,Lundark V,et al.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1017-1031
[5] 崔丽娟,王小晔.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EB/OL.http://www.edu.cn/3095783_2.shtml,2003,12:10
[6] Young KS.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C].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ugust,15,1996,Toronto,Canada
[7]张宏宇,魏文风.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心理分析及应对[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323-324
[8]冯小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学分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6(4):5-7
[9]杨雄.网络对我国青年的影响评价[J].青年研究,2000,4:7
作者单位:临潼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高飞)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韩蕾)
邮编 710613, 百拇医药(高飞 韩蕾)
参见:首页 > 专题 > 热点 > 青少年网络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