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2006年第10期
编号:11303808
麻黄及其复方制剂中麻黄碱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新) 2006年第10期
麻黄,1薄层扫描法(TLCS),2气相色谱法(GC),3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5其他方法,参考文献: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其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1]。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植物矮麻黄(分布四川、西藏、云南)、丽江麻黄(分布云南、四川)、膜果麻黄(分布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 、双穗麻黄(分布东北、新疆)等的草质茎,亦作麻黄使用[2],但未载入中国药典。草麻黄茎含生物碱1%~2%,其中40%~90%为麻黄碱(Ephedrine),其次为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麻黄碱的含量常作为评价药材品质、保证用药安全及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指标,近10年来国内对麻黄碱的分离测定方法的研究有了较大进步,现综述如下。

     1薄层扫描法(TLCS)

    目前普遍采用双波长双光束反射锯齿形扫描法[3~8],该法既可补偿因薄层厚度不匀而引起的基线噪音,又可克服斑点不规则而引起的误差,定量方法一般采用外标法。由于麻黄碱属仲胺衍生物,碱性较强,在硅胶(显弱酸性)层析板上能形成盐,使Rf值很小或拖尾,所以常用碱性展开剂或碱性薄层层析板,使分离的斑点集中,Rf值适宜(0.2~0.8)。另外,麻黄碱的分子量较小,和一般生物碱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本身不发荧光,亦不易和多数生物碱显色试剂发生反应,所以显色方法一般是根据麻黄碱属于苯丙胺衍生物而可与茚三酮试剂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的原理进行显色检识[3~7]。徐先祥等[3]采用硅胶G板,氯仿—甲醇—浓氨水(20∶5∶0.5)展开,0.3%茚三酮乙醇溶液加热后显色,测定咳喘平颗粒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张岱州等[4]采用硅胶G板,乙醇—氯仿—水—氨水(10∶1∶4∶0.5)展开,晾干后喷以0.2%茚三酮乙醇溶液加热后显色,测定防风通圣颗粒中的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吕琳等[5]采用硅胶G板,以氯仿—甲醇—浓氨试液(5∶0.5∶1滴)展开,晾干后以茚三酮试液显色,测定感冒软胶囊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吴新荣[6]采用碱性硅胶GF层析板,以氯仿—正丁醇—乙醇(1∶1∶1.5)展开,用碘蒸气熏8 min,置室温下待碘挥发后,再用0.5%茚三酮乙醇溶液加热后显色,测定盐酸麻黄碱合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崔丽华等[7]以4%醋酸钠代替水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制得碱性的硅胶G板,以正丁醇—乙醇—水(24∶12∶4)展开,0.5%茚三酮溶液显色,测定咳喘宁颗粒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赵忠孝等[8]用硅胶G板以氯仿—甲醇—水(20∶5∶0.5)展开,晾干后置碘蒸气中显色,双波长反射式锯齿扫描测定小儿肺炎冲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也可简便、准确的控制制剂的质量。

     2气相色谱法(GC)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7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