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 2006年第9期
编号:11305445
扩散张量成像在脑梗死中的运用及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9期
张量成像,1DTI基本概念简述,3DTI在脑梗死中的临床运用及进展,[参考文献]
     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由Basser等[1]在1994年首次提出,是扩散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发展和深化,是无创性显示和分析白质纤维束的一项新技术。近几年来,DTI技术发展迅速,目前主要用于脑部肿瘤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等脑神经功能方面的研究,对脑梗死的研究也正方兴未艾地进行着。

     1 DTI基本概念简述

    1.1 原理 在人体生理条件下,水分子的自由运动受细胞本身特征及结构的影响,在具有固定排列顺序的组织结构中,如白质纤维束,水分子在三维空间内各个方向上扩散运动的快慢不同,水分子通常更倾向于沿着白质纤维束走行的方向进行扩散,而很少沿着垂直于白质纤维束走行的方向进行扩散,这种具有方向依赖性的扩散即称为扩散的各向异性(anisotropic),其运动轨迹近似一个椭球体。椭球体的半径称为本征向量,其中最大半径称为主本征向量。因DWI主要反映三维方向扩散运动状况,不能反映各向异性,而DTI是在DWI基础上,正是利用水分子的这种扩散特征,在180°脉冲前后于GXGYGZ 3个梯度通道上施加2个对称的斜方形梯度脉冲,至少于6个方向(多则甚至上百个)依次施加扩散敏感梯度,每一方向上均使用相同较大b值(通常为1000 mm2/s),计算出各个方向上的扩散张量(即水分子扩散的各向异性),并对基础的T2WI-EPI像及DWI-EPI像进行多次采集,将其信号平均,并利用所得多种参数值进行成像来获得较高信噪比的扩散张量图像[2]。

    1.2 DTI的量化

    1.2.1 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 反映扩散运动快慢而忽略各向异性,为各个方向扩散大小的平均值,常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平均扩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DCavg),实际上前者只代表扩散梯度磁场施加方向上水分子的扩散特点,不能完全、正确地评价不同组织各向异性的特点;后者能更全面反映扩散运动快慢,是扩散张量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之和的算术平均值,反应的是所有水分子在各个方向上的位移。

    1.2.2 各向异性指标 包括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相对各向异性(relative anisotropy,RA)及容积比(volume ratio,VR)等,FA值的范围为0~1,FA值实际是各向异性的扩散程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32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