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研究动态
编号:11308784
艾滋病之"疫毒"与传统意义上的"疫毒"不同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3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44期
     河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组提出

    艾滋病之“疫毒”与传统意义上的“疫毒”不同

    在日前召开的“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理论创立与临床证治规律研究”成果鉴定会上,当记者就艾滋病的病因病机研究等问题访问项目组负责人李发枝教授时,他介绍说,根据河南省的具体情况,我们在5市9县(区)开展了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大范围系统地应用中医药对艾滋病进行辨证施治,通过1792例临床观察并对收集的临床资料和部分病例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对艾滋病病因病机有了进一步认识。项目组认为,艾滋病有很强的传染性,临床表现具有症状相似的特点,故其病因应属中医学“疫毒”范畴,正如《素问·刺法论》所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但艾滋病“疫毒”(HIV)与传统意义上的“疫毒”在传播途径,病因性质等方面迥然不同。

    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来看,传统意义上的“疫毒”乃天地之气的异常变化所产生,如《素问·刺法论》所论五疫,明代张景岳注曰:“即五运疫疠之气……疫疠乃天之邪气。”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疫疠病候》曰:“其病与时气温热等病相类,皆因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雾露不散,则民多疾疫。”明代吴有性《温疫论》亦说:“疫者,感天地之厉气。”由于天气通于鼻,地气通于口,故传统意义上的“疫毒”必自口鼻而侵入人体,正如吴有性所说:“盖温疫之气,邪自口鼻而感。”而艾滋病“疫毒”则是通过血液、性接触或母婴传播而侵入人体,因此,二者虽均称为“疫毒”,但传播途径不同。
, 百拇医药
    从艾滋病的病因性质来看,艾滋病“疫毒”与传统意义上的“疫毒”在具有较强传染性这方面是一致的,但在其他性质方面却又不同。传统意义上的“疫毒”由于是天地异常之气的变化所产生,故其性质不外风寒暑湿燥火,但与一般六淫相比,其性更烈,传染性更强。虽然东汉张仲景《伤寒论》所说为寒疫,但其后的疫病多为温热之邪,故明代吴有性在《温疫论》中说:“夫温疫之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温,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但其论中又说:“夫疫乃热病也,邪气内郁,阳气不得宣布,积阳为火,阴血每为热搏,其热淫之气浮越于某经,即能显示某经之证。”吴有性所说的“异气”在性质上仍有热邪(兼有湿邪),从我们所观察的艾滋病患者来看,多数患者在较长时期内表现为五脏气血阴阳虚损,尤其是脾气亏虚为主要病机的证候。虽然患者在病程的某一阶段也可表现为六淫中某些病邪如风寒、风热、湿热等所致之证,但既无规律性,也无特异性。

    此外,虽然艾滋病患者的发病早晚、病情轻重与正气强弱有一定关系,但其感染“疫毒”与否却与正气强弱无关,这与传统意义上的“疫毒”易感正气亏虚之人也有不同。因此,艾滋病“疫毒”是通过血液、性接触或母婴传播侵入人体,以首先损害脾脏,导致脾气亏虚,进而致五脏气血阴阳俱虚为主要病机的特殊“疫毒”,与传统意义上的“疫毒”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 百拇医药
    从艾滋病的病理病机来看,项目组认为,艾滋病“疫毒”首先损伤脾脏。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脏受损,运化功能失常,一方面水谷精微不能吸收输布,气血化生无源,渐而导致心、肝、肺、肾受损,终至五脏气血阴阳俱损;另一方面脾运化不健,则湿邪内生,故脾气亏虚伴有内湿,进而导致五脏气血阴阳俱损是贯穿艾滋病全过程的基本病机。临床上艾滋病在无症状期,舌质多偏淡,舌苔多偏白;进而出现消瘦、倦怠乏力、易感外邪、汗出、食少便溏、泄泻、咳嗽气喘、皮疹、肢麻等症状,正是这种基本病机的反映。

    病人五脏气血阴阳俱虚,一方面卫外功能不固,易受外邪之侵,而外邪又有风寒暑湿燥火之不同;另一方面,五脏功能受损,则易产生痰饮水湿、气滞血瘀、化风化火等病机变化。故在艾滋病病变过程中,其病机错综复杂,变化多端,并非能以单一的脏腑病机、气血津液病机、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三焦病机等加以概括。

    总之,通过两年来对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临床观察,我们认为艾滋病之“疫毒”与中医学传统意义上的“疫毒”在传播途径、病因性质、病理变化等方面都有显著不同。一般而论,艾滋病无症状期,或其症状经治疗而缓解或消失后,其病机为五脏气血阴阳俱虚,尤其是脾肺气虚,此期以正虚为主,当临床症状突出时,其病机多以虚实夹杂或邪实为主,但也有以正虚为主者,如久泻、久喘、长期发热等。我们以上述认识为指导,对河南5市9县(区)1792例艾滋病患者进行辨证论治,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http://www.100md.com(田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