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发现15个寒证基因
本报四川讯 近日,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遗传教研室的王米渠等研究人员在一项国家“973”项目中,采用基因芯片技术,从一寒证家系的寒证患者中,检测出15个与能量等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占此实验中已知功能基因的52%。这一发现,对中医证候的基因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证候是中医理论研究的瓶颈,特别是寒热辨证,它是中医八纲辨证中基本的两大纲,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近年来,王米渠等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在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乡发现一具有明显家族聚集性的典型寒证家系,于是便围绕该家系进行了深层次的虚寒证家系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据介绍,该寒证家系祖孙三代15人中,虚寒证患者有7人。为确保研究的集约可比性,研究人员选择该家系男性寒证者曹某及其2女1子共4名虚寒证患者作为实验组,另以曹某的姐姐和2个妹妹及其子辈2女1男共6名正常人为对照组,分别抽取两组人员的血样,应用基因芯片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分析研究。
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该家系中筛选出虚寒证患者与正常人有8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未知功能及功能尚未明确的基因51个,已知功能的基因29个,而这29个中,与机体能量等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15个(下调8个,上调7个),占已知功能基因的52%,其他的已知功能基因均为与人体生长发育、肿瘤发生、细胞膜内外信息传递以及与细胞分化、末稍循环障碍、神经紧张等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研究发现,这些功能基因的表达与中医寒证症状相关。如脂蛋白脂肪酶1基因,其下调时,可导致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改变,影响心脏疾病的保护作用,这些功能活动的改变,可考虑与中医寒证中的心肾阳虚证候相关,即表现为心悸胸闷、畏寒倦怠、夜尿频多等症状。
王米渠等研究人员认为,采用基因芯片研究寒证证候的基因组,是一个更集中、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本研究集约于家系,一次发现15个与机体能量等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这对虚寒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有方向性的提示作用。若能继续完善家系证候的研究方法,它有可能成为中医基础科学研究的有力武器。
(吴一福), 百拇医药
证候是中医理论研究的瓶颈,特别是寒热辨证,它是中医八纲辨证中基本的两大纲,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近年来,王米渠等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在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乡发现一具有明显家族聚集性的典型寒证家系,于是便围绕该家系进行了深层次的虚寒证家系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据介绍,该寒证家系祖孙三代15人中,虚寒证患者有7人。为确保研究的集约可比性,研究人员选择该家系男性寒证者曹某及其2女1子共4名虚寒证患者作为实验组,另以曹某的姐姐和2个妹妹及其子辈2女1男共6名正常人为对照组,分别抽取两组人员的血样,应用基因芯片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分析研究。
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该家系中筛选出虚寒证患者与正常人有8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未知功能及功能尚未明确的基因51个,已知功能的基因29个,而这29个中,与机体能量等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15个(下调8个,上调7个),占已知功能基因的52%,其他的已知功能基因均为与人体生长发育、肿瘤发生、细胞膜内外信息传递以及与细胞分化、末稍循环障碍、神经紧张等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研究发现,这些功能基因的表达与中医寒证症状相关。如脂蛋白脂肪酶1基因,其下调时,可导致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改变,影响心脏疾病的保护作用,这些功能活动的改变,可考虑与中医寒证中的心肾阳虚证候相关,即表现为心悸胸闷、畏寒倦怠、夜尿频多等症状。
王米渠等研究人员认为,采用基因芯片研究寒证证候的基因组,是一个更集中、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本研究集约于家系,一次发现15个与机体能量等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这对虚寒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有方向性的提示作用。若能继续完善家系证候的研究方法,它有可能成为中医基础科学研究的有力武器。
(吴一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