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0年第19期
编号:11316210
流行性出血热4例诊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0年第19期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出血、低血压(或休克)、肾脏损害、电解质紊乱为主要特征[1]。1996年以后盐源县境内才确定有本病发生。1997年6月~1998年3月我院收治该病人4例,由于临床分期有时不太明显,相互重叠,其表现呈多样化,给诊治带来困难。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例患者均为青壮年男性,发病季节2~6月,散在发病。病员皆为从事野外劳动者。4例中1例与鼠有密切接触史;1例与流行性出血热病人有密切接触史;1例入院前一周曾因玩鼠而被鼠咬伤其手指;1例曾经省防疫站作血清学检查,抗体阳性。

    1.2 临床表现 (1)起病较急骤,发热4例占100%,最高为41℃,发热时伴寒战1例,恶心、呕吐、厌食、腹痛3例占75%,腰痛2例占50%,头痛3例占75%,精神差、表情迟钝4例占100%,烦躁1例占25%,眼睑轻度浮肿4例100%,咽部充血2例占50%。(2)出血倾向出现时间为发病后1~4天,出血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见皮下瘀点,重者为全身性,患者可同时伴有呕血、便血、咯血、结膜下出血。(3)低血压(或休克)3例占75%,最低1例血压测不到。(4)少尿4例占100%。其中2例为完全性尿闭。(5)多尿,除2例死亡之外其余2例均在治疗后一周开始进入多尿期(共持续2~3周)。(6)未死亡的2例患者发病后20~30天肾功能开始恢复。(7)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增高3例占75%,最高为19.3×109/L,血小板检查3例均属正常。小便检查除1例入院后完全性尿闭无法取标本外,其余3例均有蛋白(±~++),1例有颗粒管型0~2;大便隐血检查4例,3例阳性占75%。电解质检查:钾4例,1例增高占25%,最高为5.33mmol/L;钠4例,1例增高占25%,最高为158.18mmol/L;氯4例全正常。肾功能检查4例,BUN增高3例占75%,最高为24.27mmol/L,Cr全部增高占100%,最高为420μmol/L;Hb测定4例有3例大于150g/L。

     2 治疗

    2.1 发热期补充热量及足量的液体 在迅速补充有效血容量纠正低血压时应同时兼顾治疗血管张力,心机能不全、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低血容量纠正后,如血压仍不稳定,可酌情使用血管舒缩药物。

    2.2 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采用氢化考地松200mg,每日2次静脉滴注,用药3~5天停。应用激素对降热、减少中毒症状、加强升压作用、减轻病情缩短病程等有一定疗效。

    2.3 及早使用抗病毒药 病毒唑注射液40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病毒唑注射液为一广谱抗病毒药物,体内外试验证明,能抑制多种病毒性出血热病毒,是理想的临床治疗药物。

    2.4 改善微循环 复方丹参注射液14ml静滴,每日1次。本药能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障碍,提高微循环灌注,降低血液粘滞度。

    2.5 少尿期至恢复期的治疗 即循环衰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在少尿期要严格控制摄入量,注意保护肾功。使用速尿,最大剂量为200mg,每日2次,静脉推注。此药能抑制肾髓袢升支的髓质部及皮质部钠和氯的再吸收,促进钠、氯、钾的排出和影响肾髓质高渗透压的形成,从而干扰尿的浓缩过程而发挥较强的利尿作用,其副作用较小,可较大剂量地用。多尿期注意水及电解质的补充,加强营养,加强支持治疗和防止继发感染。

    2.6 对症处理 对出血、腹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心功能不全、肺水肿等应加强对症处理。

    2.7 加强护理 采用专人守护,以便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治疗中出现的新问题能得到及时处理。

     3 诊治体会

    (1)本病在临床上常习惯分为五期,即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但由于上述各期并非每一病人都有,轻型或非典型病人可缺少低血压期或少尿期。病期划分有时不太明显,如发热期和低血压期或低血期和少尿期常相互重叠。因此,在条件较差的基层医疗单位,无血清学检测手段帮助时,要全面观察分析病情,不能因上述情况而轻易排除其应做的诊断,以致错失抢救治疗良机。(2)本病按病情可分为轻型、中等型和重型。轻型在上述的分期中其特点为或缺某期或症状轻,因此极易误诊或漏诊,应引起注意。重型则症状多而重,治疗成功直接关系到死亡率的降低,应积极予以治疗。各种治疗措施要权衡利弊,讲求疗效。(3)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2]。无论是对帮助患者渡过低血压期还是缩短少尿期都有明显疗效,应做到不失时机地使用。(4)本病是由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唑注射液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应常规使用。(5)由于有的患者的低血压期(或休克)和少尿期常相重叠,因此在抗休克补充血容量时提出的“迅速”,在仅有测定血红蛋白条件而不能做中心静脉压测定的基层单位,在血容量的观察上就应多做血红蛋白测定来确定血容量的补充情况。迅速过量补充只能加重少尿期症状而进一步损害肾功能,应高度警惕,严防矫枉过正。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十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10-316.

    2 上海第一医学院.实用内科学编写组编.实用内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83-86.

    作者单位: 615700 四川盐源,盐源监狱医院

    (编辑:海 涛), 百拇医药(王致荣,夷朝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