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研讨
编号:11318763
眺望中医的未来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51期
     中医历史悠久,积淀丰厚,在传统与时尚的撞击中遍尝光荣与尴尬,在梦想与现实的交会中承受惊喜与失落。历史、现今与未来相承,需要从事者既有铸造未来的雄心,又有熟谙历史的渊博。现在的中医人,别无选择走到了中医的历史与未来之间,今天的一切将成为后人评说的历史,并影响未来。

    中医首先具有民族性。中国创造的辉煌影响了历史进程,岁月流转,中医成了我们今日能领先的少数领域之一,更需在中医领域保持强势,因为它是民族的。第二具有传统性。传统是历史上发生并流传至今的思想、文化等。中医形成可上溯春秋战国,但在现代它仍生命力强大,作用不可替代。第三具有科学性。中医的科学性有目共睹,未来也会对医学和科研有启迪、裨益。第四具有人文性。自然和人文科学是不同概念,都是人类思想的结晶。医学是自然科学,即使研究过程理性、抽象,但最终面对的是人,相对于现代医学,中医更富人文精神。

    当然,中医不能因优势而无忧。实际上,尽管中医仍望闻问切,辨证论治,中药和针灸仍发挥治疗保健作用,但在现代医学的巨力之下,中医临床多数情况下失去单独面对病人的条件,优势在流转中消损。中医理论越来越不易被现代人理解接受。尽管我们慨叹于遗产丰硕,惊讶于名医神功,但跟中医相配的社会思想文化环境已成为过去,现代科学文化的普及使中医不可避免走向孤独。
, 百拇医药
    事实上中医的未来取决于它自身的生机。中医植根于我们深爱的土地,建立了丰硕业绩,遇到了难解困惑,中医是在未来消亡?是在努力与期盼下中兴?或自生自灭?牵动我们的心弦,拷问我们的智慧。中国走向世界,不能两手空空,得有礼物奉献的,才对得起国家、民族和历史。

    科技使信息传达,经济大同,但文化及它所承载的性格、情感和思维方却永远是民族的。中医是医学科学,也承载传统的文化,二者并非截然可分,不同的国度里产生的科学,总带有特有文化的印记。今天,中医甚至可以解决现代医学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中医的认识和方法,将永远是人类医学中具有特殊魅力的部分。从这一点上看,中医是我们的科学强项,文化强项。

    科学植根于文化,文化孕育科学,科学又属广义文化。文化的多元性毋庸讨论,不同人群总会有迥然的情感和思考。当民族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巨潮中被湮没后,人们明白:我们不能生活在同一种空气中。于是,承认其价值并保护成为伤痛后的觉醒。多元文化对于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太重要了。我们承认也希望文化多元,那么,科学是否一元呢?天大的问题,不敢妄论,但多一种选择,多一次机会。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不同的思维模式和科学形态。当希波克拉底把“肺中的小泡性干啰音比作醋沸腾”时,医和则认为自然界的阴阳风雨晦明“六气”过度致灾。东西方医学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早就不同。那么西方现代医学是惟一模式吗?我们不否认其价值,不认同其惟一。对有越来越高追求的人类来说,一种基于整体、感觉、征象、自然、感情、人文、非还原式、甚至感觉朦胧的医学模式,是需要,是福泽。从这一点,中医一定会走向未来。
, http://www.100md.com
    未来中医什么样子?如何研究发展?是其自身发展的结果,由其特点和生机决定。例如用还原论研究中医,若将黄连“还原”为小檗碱就算完,葛根芩连汤为什么还被称道?名医们的思想、经验真能被完整还原吗?用还原论研究,并非不可,但不是主体和惟一。中医基于整体论和个体思维的发展方式,提示我们只有按中医自身特点去研究,才真正有效,也更负责,也该成为主要方法。当然,无论能否被“还原”,无论采用什么方法研究对待,它终将走向未来,在未来的“大宴”上,中医可能成为我们奉献于人类的大餐。

    “让中医五年内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的“签名运动”引起争论,而“中医不科学”是出发点。在“废止中医案”过去近一个世纪,在科学进展并重新评价传统,在思考是否只能“呼吸同一种空气”的今天,“老调重弹”又多了一种“近视”:人类的曲折行程告诉我们,历史不是过去的定格,而是与今天相关的生动,而“今天”也只是历史中的一个薄截面。认定“现代的”就一定并且是惟一正确的,的确看得不够长远。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自身规律,往往出现与人们预期相悖相反的结果,否则便没有值得总结的历史教训了。当人类茹毛饮血之时,“躬耕而读”是梦境,而“躬耕而读”的人们也不曾预测网络时代。因此,“凡是现存的便是合理的”,尊重事物发展的自身规律,并为之提供条件,是我们要考虑和要作为的,也是上对古人下对后人的责任,至于动辄便要“取消”,不止是梦呓,更是罪过。, 百拇医药(焦振廉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