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TC全国优化抗菌治疗学术年会纪要
CROTC学术年会由刘又宁教授主持。9位感染领域专家分别就临床微生物学及药理学、呼吸道感染分型特点和初始经验治疗的思考等专题与参会医师交换了意见。
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和耐药状况及防突变浓度
北京协和医院王辉教授介绍了2003年至2004年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流调、2004年至2005年早发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谱流调及2005年至2006年呼吸道病原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我国流调结果表明,CAP主要致病原为肺炎链球菌(10.33%)、流感嗜血杆菌(9.18%)、肺炎克雷伯菌(6.07%)等,其中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1.48%。在2005年全国5家医院监测的G+球菌耐药现状研究中,青霉素中介(PISP)和青霉素耐药(PRSP)株的发生率分别达到25.0%和21.2%;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对80株肺炎链球菌的敏感率为100%,其次是莫西沙星(96.2%)。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肖永红教授就MPC做了进一步介绍。研究发现,不同药物对细菌耐药的诱导作用不同。MPC一般是最小抑菌浓度(MIC)的4~8倍,MIC与MPC之间的浓度范围被称为耐药选择窗(MSW),MSW越宽,细菌越易出现耐药。研究表明,临床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PC值不同, MSW也有较大差异,如MPC90从低到高依次为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由此可见,莫西沙星在临床治疗中能有效关闭MSW,使致病菌产生耐药的变异率在以上药物中最小。
, 百拇医药
呼吸道感染主要疾病类型及初始经验治疗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曾军教授介绍了老年肺炎合并吞咽障碍的诊治。老年CAP患者的初始治疗应尽可能覆盖常见致病菌,并考虑到可能合并吸入因素的患者感染了厌氧菌。CAPRIE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5天后,莫西沙星组老年CAP患者临床症状消退率明显高于左氧氟沙星组;莫西沙星组的总体临床治愈率也高于左氧氟沙星组,且安全性更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康健教授介绍了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抗菌治疗策略及MOSAIC研究。AECOPD反复出现可严重损害肺功能并增加临床治疗失败率,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细菌感染是AECOPD的主要原因,抗菌治疗不仅需要考虑快速缓解急性发作,更应关注患者的长期预后。MOSAIC研究结果表明,莫西沙星组AECOPD的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莫西沙星组的发作间期更长(132.8天对118.0天,P=0.03)。
, 百拇医药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瞿介明教授介绍了早发性HAP的诊断和治疗。由于HAP在病原学和临床诊治上的复杂性,2005年美国胸科学会(ATS)将HAP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早发HAP是指患者入院后48小时至5天内发生的肺炎,其致病菌与CAP有一定的相似性,需强调初始经验性治疗,待分析过病原学报告后再有针对性地调窄抗菌谱。为此,ATS指南推荐包括莫西沙星在内的呼吸氟喹诺酮类药物初始经验性治疗早发HAP。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张劲农教授介绍道:“吸入性肺炎在老年或伴卒中、吞咽困难等疾病患者中最常见。在对其初始经验治疗中,应充分考虑可能的误吸因素,并覆盖厌氧菌。以莫西沙星为代表的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常见G+球菌、G-杆菌和非典型致病菌均有效,同时耐药率低,而且对厌氧菌有很好的疗效。针对吸入性肺炎的MAP研究也充分验证了这一点。”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施毅教授认为,在近年的CAP病原谱中,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率不断上升,其中嗜肺军团菌占2%~15%,并多见于重症患者,其抗菌治疗已从红霉素转向新大环内酯类和新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即为重要的可选药物之一。
, http://www.100md.com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陈旭岩教授介绍了急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对于危重患者应选择覆盖面广、杀菌力强、起效快、具备诊断及排除诊断双向意义的有效抗感染药物,尽量做到一开始即选择正确的治疗策略。莫西沙星作为抗呼吸系统和腹腔感染的初始经验性一线用药,为急诊科医师提供了更理想的治疗选择。
德国Hampel博士介绍了即将完成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PULSE,旨在探讨COPD缓解期预防性使用莫西沙星脉冲疗法是否可减少AECOPD反复发作且不引起耐药。1020例患者已完成研究及最后的随访和评估。研究结果将于2007年中期公布。
(陈玮娜 整理 解放军总医院 刘又宁 教授审校)
此次会议详细信息,请浏览CROTC网站(www.crotc.org),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