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治疗临床研究进展与动向
编者按 高血压并发症是当前全球的最主要死因之一,有关抗高血压治疗研究也因此非常活跃,这不仅表现为抗高血压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及新型降压药物的问世,也表现为对一些已有的包括已在临床应用多年的抗高血压药的重新评估和降压治疗药物及方案选择的优化。为使肾脏病专科医师更好地了解高血压及抗高血压治疗研究的新进展,更新降压治疗理念,在本次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年会期间,大会特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研究所张维忠教授在赛诺菲-安万特公司11月4日举办的卫星会上做了“降压治疗临床研究进展和动向”报告。在报告中,张维忠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血压控制目标、优化降压治疗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s)研究新动向等热点内容。现对这些内容整理如下。
血压控制新目标:24小时血压和血压晨峰
目前血压控制目标是指诊所血压应达到的水平。然而,血压存在时间上的差异,即不同时间,血压不同。降压治疗进一步的血压控制目标,将不仅只限于诊所血压,而将延伸到24小时血压和血压晨峰(MBPS)。许多研究证实,夜间血压对病人终点事件影响最大,其次是24小时血压和白天血压,诊所血压影响相对最小。研究还证实,即使病人诊所血压已经达标,24小时血压和MBPS仍然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目前,在诊所血压控制达标的病人中, 60%病人仍存在MBPS。
使用长效且强效的降压药物是控制MBPS的可行手段之一。不同类型降压药物控制诊所血压的能力往往相似,但在控制给药后第18~24小时血压能力上差异较大。一些降压药物如新型ARBs[厄贝沙坦(安博维)、替米沙坦、坎地沙坦等]及长效钙拮抗剂可有效改善降压效应的谷/峰比值及平滑指数,在18~24小时期间降压能力较强,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可每天给药一次的药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