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49期
编号:11324619
优化抗菌治疗 推动医学进步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29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49期
     新闻沟通会和CROTC全国优化抗菌治疗学术年会报道

    抗感染治疗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然而“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现状及问题”一直是医务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国呼吸道感染优化治疗协作组(CROTC)于2006年12月8日、9日分别在北京和厦门召开了“优化抗菌治疗”新闻沟通会及CROTC全国优化抗菌治疗学术年会。本版将主要内容报道如下。

    “优化抗菌治疗”新闻沟通会概况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鸣武教授主持了新闻沟通会,刘又宁教授、何礼贤教授、孙铁英教授、王睿教授、康健教授及王娟教授等莅临会议。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教授首先介绍了“抗感染药物使用现状及问题”,并就医学界及其他行业过度广泛应用抗感染药物、适应证掌握过宽、过分依赖注射剂、使用频率高、疗程长及耐药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他指出,目前抗感染治疗正面临如何提高疗效及如何减少耐药发生等重要课题。

    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所长何礼贤教授就“优化抗菌治疗的概念和临床意义”与媒体进行了沟通。“优化抗菌治疗”的核心思想是:“提高感染性疾病初始治疗的成功率、缩短抗感染治疗疗程和减少耐药发生”。提高初始治疗成功率的前提是进行正确诊断,充分评估宿主因素及致病病原体,尽可能选择正确的初始抗感染治疗方案;缩短抗感染治疗疗程是指在保证临床疗效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疗程,减少耐药发生。目前,随着对抗感染药物新认识的出现,防突变浓度(MPC)逐渐成为选择抗菌药物的一项新指标。1998年至2004年,加拿大研究者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的监测数据显示,肺炎链球菌菌株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随着MPC特性优越的新喹诺酮(尤其是莫西沙星)的广泛应用,2002年以后出现了显著下降。

    新闻沟通会上,CROTC向广大临床医师发出“优化抗菌治疗,推动医学进步”的倡议。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社、中华医学杂志社及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社等15家专业媒体与专家们就“CROTC今后将为优化抗菌治疗开展的工作”等内容进行了沟通与探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