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之中看中医
不能用西医标尺衡量中医,中医发展需要符合自身规律,教育能保住中医的,“,基因,吗,中医发展离不开合理的价格政策
2006年发生的两件大事,使中医药备受瞩目。其一,我国正式启动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我国政府今年公布的第一批51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中医药有9个项目: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中药文化、藏医药。
其二,网上发帖“取消中医”,认为中医药对民众的健康没有发挥过重要作用,中医药应全面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这些观点立即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时表明态度,坚决支持中医药、支持国家发展中医药事业。
回顾年内中医药发展的这两大事件,中医药怎样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仍然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
不能用西医标尺衡量中医
几年前,河南省一些艾滋病人开始使用中药治疗,其中一些病人甚至能重新下地干活。但因为中药没能降低艾滋病病毒载量,这样的成果得不到认可。在对肿瘤病人的治疗中,也存在只重指标不重人的现象。中药治疗下的患者长期与瘤共存,减少了痛苦,改善了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却因为“没有确切证据”而被漠视或否认。
在现行医学理念与制度下,中医的诊病、治病与疗效评价,中药新品种的开发评审与推广,以及中医药的科研成果、教育成果等,基本都是沿用西医标准来判定,因为中医尚未制订符合自身学术特点和规律的标准体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认为,中医标准化工作的滞后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医现代化的发展,尤其突出表现在对中医疗效的认同上。
著名中医肿瘤专家林洪生教授认为,中医在改善肿瘤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的长处,只要有合理的疗效评价指标,医学界是完全能够认同的,国外抗癌药健泽以建立生存质量量表来说明疗效的做法就是例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0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