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 2006年第10期
编号:11333980
骨肉瘤的CT诊断(附45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10期
     骨肉瘤的CT诊断(附45例分析) (pdf)

    目前,CT因其明显的优越性已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骨肉瘤是一种恶性骨肿瘤,多见于年轻患者,骨骺是生长最活跃的部位。CT对其有独特的显像能力。骨肉瘤的特征性CT表现及影像特征,能提高对骨肉瘤的定性诊断水平,对术前定位、定性及术中路径选择提供了直观的手术视野。骨肉瘤有特定的好发部位,但在以往普通X线检查过程中,因分辨率的差异而不能清晰地反映在图像上,在诊断过程中给放射科医师带来巨大困难,使很多患者得不到正确的诊断,许多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延误了治疗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CT对骨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骨肉瘤,男32例,占71.1%;女13例,占28.9%。年龄7~70岁,平均38.5岁。33岁以下25例,占55.6%;44岁以下6例,占13.3%;46岁以上5例,占11.1%;50岁以上9例,占20.0%。

    1.2 临床表现 45例均有疼痛,功能障碍36例,明显肿胀42例,骨折畸形31例,软组织肿块38例,13例有外伤史。发病部位:胫骨远端12例,占26.7%;股骨远端10例,占22.2%;肱骨近端9例,占20.0%;肩胛骨10例,占22.2%;髋骨6例,13.3%。骨皮质骨肉瘤18例,占40.0%;软骨肉瘤8例,占17.8%;成骨肉瘤10例,占22.2%;尤文瘤2例,占4.4%;棱形细胞肉瘤5例,占11.1%,滑膜肉瘤4例,占8.9%。病程15天~1年余。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患部CT检查。

     2 结果

    骨膜反应28例,表现为弧形状和葱皮样,其中18例可见Codman三角,髓腔侵犯骨质,骨小梁模糊,破坏明显;软组织肿块38例,软组织肿块环绕骨干生长,低密度,呈网格状,CT值18.0~39.6 HU,肿瘤边缘欠清晰;成骨型骨质改变27例,表现为骨密度增高,肿瘤新生骨形成;溶骨型骨质改变13例,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质密度减低,松质骨正常纹理消失,骨质破坏致髓腔开放;40例出现残留骨及骨皮质断裂、骨松质溶冰样破坏、错位,被肿瘤性软组织取代;皮质骨肉瘤18例,骨皮质间隙狭窄、缝隙消失,高密度及局部骨皮质相连增厚,瘤骨块呈包绕骨干生长。混合型19例,骨皮质破坏,松质骨表现为虫蚀状或斑片状缺损,呈不规则变薄8例;骨皮质中断、变薄、多孔及边缘粗糙。

     3 讨论

    骨肉瘤是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好发于青少年,中老年发病次之。CT扫描可清楚地显示骨质内、软组织内斑片状的瘤骨(图1),骨肉瘤常有坏死组织、出血,CT扫描显示坏死组织、高密度为出血,部分出现液—液平面(图2);可以显示软组织大小、肿块与膜的关系,可准确判断肿瘤的生长方式及肿瘤新骨的分布(图3)。骨肉瘤在CT检查诊断中应建立在X线平片基础之上[1],CT片上不易显示X线片上骨膜反应较轻的征象,两者间CT对显示结构复杂、重叠部位的骨肉瘤病灶有明显优势。CT的局限性是空间分辨率差,对骨肉瘤的跳跃病变会漏诊,CT在确定肿瘤范围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在脂肪组织相衬下,CT能将软组织及周围组织器官的结构与肿块关系较好显示(图1)。CT对判断肿瘤真实大小、范围以及邻近组织是否受侵犯是非常重要的[2]。骨肉瘤在其原发灶以外出现跳跃性病灶,CT扫描能清楚显示髓腔开放软组织充填,骨髓腔内密度增高,骨松质溶冰状破坏,骨皮质变薄、断裂及骨皮质破坏。本组尤文瘤2例,病理和影像学表现与骨肉瘤非常接近[3],但是尤文瘤发生于干骺端与骨肉瘤在影像表现上无质的区别;诊断骨肉瘤是瘤骨的形态参差不齐,呈棉絮状、骨针状、斑片状(图1),不成熟的瘤骨组织,肿瘤直接成骨,骨内无正常骨小梁,无论是哪种类型肿瘤,瘤骨均有存在;即使是溶骨型并非全无瘤骨形成,只不过因瘤骨少不被注意[4],骨肉瘤最早起源于骨髓腔[1]。CT图像具有高分辨率、图像直观,定位准确,全方位的影像平面,显示髓腔密度增高。骨肉瘤的CT诊断为外科手术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依据,可直观病损的横断面是否发展到骨外以及与肌肉、神经和血管的关系;CT对术前判断骨肉瘤侵袭范围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干骺端骨肉瘤(图4),常规的手术范围要经关节切除肿瘤,局限性显而易见,对于肿瘤侵及关节者,必将导致肿瘤扩散,对于一些肿瘤未侵及骨骺者,也可能会使患者失去保留骨骺切除肿瘤的机会[5]。因此,CT扫描准确地对肿瘤侵及骨骺和关节的情况做出判断至关重要,有利于制订手术方案和选择路径,且对截肢术或根治切除后置入假体的肢体保留术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孟悛非,陈应明.骨肉瘤的CT征象.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3):193.

    2 丁成龙,刘爱华,王广军.骨肉瘤的CT表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11(4):291.

    3 路淮英,姜振杰,宋宁宇,等.骨肉瘤的临床与影像学诊断(附36例分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8):811.

    4 刘国荣,黄尧生.骨肉瘤的影像诊断.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2,11(1):5.

    5 Canadell J,Forrion F,Cara JA.Removal ofmetaphyseal bone tumors with preservation of the epiphysis.J Bone Joint Surg (br),1994,76(1):127-123.

    作者单位: 1 662416 云南元阳,元阳县民族医院

    2 400037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放射科

    (编辑:朱兆耘), 百拇医药(张福平,孙清荣,刘卫金)